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9105514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最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知识点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 角 相等、对应 边 相等2判定: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SAS、ASA、AAS.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独有的方法: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二. 等腰三角形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3. 推论: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即“ 三线合一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

2、 3 条对称轴.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直角三角形1. 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13,4,5;25,12,13;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 它所对应的直角边 等于 斜边 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斜边 的一半。要点诠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一定

3、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方法四.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线段两端点 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五. 角平分线1.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角两边 的距离相等;判定:在一个角的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

4、线上.2.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叫心六多边形的角和与外角和: 任意边形的角和为 3;任意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不等式的根本性质1. 掌握不等式的根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 改变 。2. 比拟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一般地: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

5、a-b是正数,那么ab;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如果a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由此可见,要比拟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b同大取大xaaxb无解三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平面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2、点的坐标:点的坐标用a,b表示,口诀: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隔开用逗号,莫忘加括号。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象限;

6、点P(x,y)在第二象限;点P(x,y)在第三象限;点P(x,y)在第四象限。4、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点P(x,y)在x轴上,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y为任意实数;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5、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相等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6、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一样。 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一样。7、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口诀记忆法:关于什么轴对称,什么坐标不变;关于原点对称,横变纵也变8、点到坐标轴与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轴的距离等于;2点P(x,y)到y轴的距离等于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补充公式:假设,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四函数与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2、函数的三种

8、表示法:1公式法 2列表法 3图像法3、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五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b为0时,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是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过原点0,0的直线4、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5、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实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k0中

9、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第三章 平移和旋转一.图形的平移1. 概念:在平面,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2. 性质:1平移前后图形全等;2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二.图形的旋转1. 概念:在平面,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2. 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三.中心对称1.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

10、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2. 根本性质: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图形旋转的一切性质。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 中心对称图形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如果将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整体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反过来,如果把一个中心对称图形沿着过对称中心的任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第四章 因式分解一因式分解的定义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

11、一个多项式;(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二. 提公共因式法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X k B 1 . c o m 如: 三. 运用公式法1.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2. 主要公式:(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第五章 分式一. 分式1. 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

12、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2.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 3. 进展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展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根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4. 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根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二. 分式的乘除法1. 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 , 2. 分式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即: 逆向运用,当n为整数时,仍然有成立

13、.3.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三. 分式的加减法1. 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根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2. 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上述法那么用式子表示是:(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上述法那么用式子表示是:四. 分式方程1.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2.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审清题意; 设未知数;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并验根; 写出答案. 第6章 四边形四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互相平分中心对称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互相平分且相等轴对称中心对称菱形对边平行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