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榆林市国企如何重组做大做强的调研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KB
约6页
文档ID:439091570
榆林市国企如何重组做大做强的调研_第1页
1/6

榆林市国企如何重组做大做强的调研--------------------------------------------------------------------------------------------------------------------来源:决策征询委    作者:    日期:-10-8底榆林国企改制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毕如何做大做强地方国企成为全市上下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近期,我们就《榆林市国企如何重组做大做强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项调研初步对我市国企改革重组的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一、榆林国企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榆林国企以轻纺工业为主体,榆林轻纺工业为榆林的发展做出过很大奉献,榆林毛纺厂曾实现利税2228万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3,曾进入全国纺织公司500强第164位;羊绒分梳厂引进日本羊绒分梳生产线,从英国、意大利等引进染色、纺纱、针织、整顿全套设备、成为全国四大羊绒生产加工基地之一;榆林皮革厂,通过技改曾形成年产110万张皮革加工、皮衣10万件,皮鞋20万双的能力轻纺工业曾发明了“绣鸡”、“天坛”、“长城”、“四九”、“天舟”等毛线、皮鞋、防寒服及羊绒衫等全国、全省出名品牌。

1994年,榆林有国家二级公司2户、省级先进公司15户、1997年全市纺织业产值达到2亿元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榆林国企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1997年之后,轻纺工业走上了下坡路,盲目扩张、债务沉重、效益下滑、亏损严重、等待观望、畏难退缩、产权改革受阻,改革半途而废,许多公司从此进入亏损和停产的状态,虽然尝试了多种扭亏举措,但由于公司改革不彻底,债务沉重,新机制建立不起来,旧体制也无法正常运营,历史遗留问题越积越多,最后使这些轻纺工业走入底谷相反,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兴起,能源化工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以来,榆林矿业集团、榆林水务集团、榆林资源勘探公司、华奥盐田公司、榆林城投集团、榆林能源投资公司等国有独资和控股公司相继成立目前国资委监管的10家能源化工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36户(涉及国有农场、林场、公共服务类),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总额297亿元,其中市属公司13户,其中3户破产方案已通过,其他10户公司中2户为投资公司,其他均为能源化工类公司,资产总额238亿元;县属公司23户,资产总额59亿元。

国有公司上缴税金7.488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46%    总的看,榆林市国企数量少、规模小,虽然在能源化工领域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和央企、外企、省企的博弈中所占份额较少;虽然改制基本完毕,发展形式呈现多样性,但公司资产、利税、产业开发、管理机制、技术创新、市场开拓、集聚效应、辐射带动能力,公司家队伍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和条件趋同的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榆林国企既不大、又不强二、榆林国企及地方公司不大不强的因素1、产权改革不彻底    榆林国企改革起步并不晚,但时至今日国企改革的任务仍然没有彻底完毕,最重要的因素是产权改革不彻底早在1994年,榆林大部分国企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公司、公司集团,但这些改制后的公司当产权改革触动到各方面的利益,遇到来自职工、社会种种阻力时,往往是放慢改革脚步,踌躇不决,半途而废,或调换公司领导人,致使改革停滞搁浅,公司随之陷入亏损---停产---倒闭的怪圈,国有资产有形无形流失严重,资不抵债后来,随着改革政策的变化、物价的上涨、矛盾的积累 ,使得改革和重构成本越来越大,改革进展越来越困难----榆林失去了改革重组的最佳时机2、公司内部机制创新滞后    与否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是判断国有公司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体制改革打破了老式管理模式,却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公司运营机制,换汤不换药,成了翻牌公司公司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不到位,重要表目前:一是法人治理构造不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行政手段办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二是经营者的市场化配备尚未实现,国企领导人行政任命、调配,符合公司特点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三是没有建立起公司发展的内生鼓励和动力机制,公司行政化色彩浓厚,公司领导人没有压力、鼓励机制和动力机制缺失 3、公司家队伍成长的环境不佳    在榆林,始终以来由党政官员作为“虚拟公司家”来行使公司家的职能长期以来,弃商从官是榆林国企领导人的第一追求为什么榆林地方公司“长不大”?为什么某些公司家“不长寿”?为什么榆林出不了大公司家?重要因素是公司、公司家成长的环境不佳一是老式文化的制约,榆林地处西部内陆,长期以来以农耕文化为主,对外开放不够,重农轻商、恋土保守、怕担风险的意识和习惯束缚了一大批聪慧能干的人二是官本位文化对国有公司的制约,用搞政治的思维模式来办国企,,难以让真正的公司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公司体制机制不健全,缺少公司家成长的外部环境和内生机制。

在“改善投资环境”的时候,只注重引进公司的投资环境,但却忽视了我们身边公司家的成长环境国企改革20近年了,榆林本土公司家仍然没有形成群体  4、老式陈旧观念的制约阻碍了改革的步伐    榆林国企改革始终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没有把握改革的目的是“实现产权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使公司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的主线在我们的调研中,还总能听到这样的疑问“某公司发展得较好,为什么要改制?”某些特殊公司如民爆、公共事业公司、以及某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公司始终没有列入改革范畴如国资委监管公司大多不在改革范畴之内重要因素是受到观念的束缚, 开始时“紧张国有资产流失”,当触动到产权改革时畏首畏尾,整个改革半途而废常常把国企改革理解为“改制就是拍卖、发售、破产、关门”,“改革就是国资所有退出”,“改制就是甩包袱”,“好公司不需要改制”等等虽然榆林非公经济参与了购买国企,但大多非公产业仅仅是运用了土地和房产另起炉灶,与本来产业的发展没有关联,致使榆林老式产业全面瘫痪三、 做大做强榆林国企的思路    回忆二十年来的国企改革历程,我们进行了艰苦的摸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加大国企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的力度,为公司家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地方公司的竞争力,打好国企重组壮大攻坚战,成为目前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务。

1、解放思想,调节思路    (1)总结经验教训,解放思想,调节思路,淡化“国企”、“民企”的界线,把做大做强国企作为国企改革的立足点和归宿市委市政府要高度注重,在短时间内,下决心将久拖不决的国企改制问题“一帐清”,同步尽快研究制定扶持地方公司(国企、民企)做大做强的一揽子方案    (2)认真研究贯彻贯彻5月7日出台的《国务院有关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7月22日发布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告知》打破垄断,推动民间资本向能源化工、重大基本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重大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兴战略性产业、第三产业等领域流动,壮大地方公司实力同步对国企的发展形成竞争态势和倒逼机制 2、加快国企改革重组,调节国企布局    市委市政府要高度注重国企重组与构造布局问题,将榆林能源化工类国企重组,按照产业链调节为4到5个公司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吸引民间资本,推动规模扩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形成国内有影响有实力的煤--电;煤--化工(煤-油);天然气——化工;盐--化工、投资集团等产业的龙头公司集团,在两区六园中发挥纽带和中枢作用,以企引企,以资引资,强化与央企、省属公司的合伙与产业发展的联系,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集中度 。

3、强化国企的引领作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鉴于榆林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榆林国企要在公共事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要发挥引领作用诸如,榆林国资委可以按照市场化手段吸取社会资本组建榆林公交集团、榆林文化产业集团、榆林旅游集团公司等等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整合都市公共交通,推动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振兴旅游业,运用市场化模式推动社会事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公司进入良性发展的时候,国有资本可以根据实际状况选择进退4、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    榆林国有公司改革重组的核心问题,是真正实现公司体制机制的彻底革命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脱胎换骨的变革,而非形式上名称上的变换明晰产权,建立现代公司制度,这是做大做强国企、地方公司的核心所在一方面,要把国企资产重组与产权改革结合起来,实现产权多元化国企一方面要清产核资,明晰产权在此基本上通过增资扩股引导我市大型优势能源化工公司实行跨市县(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谋求与央企、省企、地方中小公司多种类型的合伙,逐渐实现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进入,能民营的要尽量民营化第三,创新公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使公司真正成为的市场竞争主体。

如果不能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真正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构造和全新的公司鼓励约束机制,目前重组建设的10个大型公司集团,迟早有一天还会走老式公司的老路实现产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构造,是做大做强榆林国企的体制机制基本只有体制机制保障,才干激发公司扩张发展的欲望,才干真正使市场成为公司合伙竞争、产业关联集中的平台5、哺育强势公司上市,带动地方公司整体实力的提高,实现产业升级    国有资产只有流动起来,才干发挥最大的效力,才干做到有效保值增值,因而,推动我市国企资产资本化、资我市场化、资本证券化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市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告一段落之后,必须要在资本运作上下功夫,要在资本证券化方面有所突破榆林要要加快哺育、支持有实力有潜力的国企、民企上市,通过上市过程的的规范化规定,增进地方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起规范的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制度    榆林要尽快成立“榆林市公司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在对重点骨干公司认真调研的基本上,拟定2-3户公司作为首批扶持上市的重点公司进行哺育、,尽快达到上市的规定,早日进入资我市场,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构造的调节鄂尔多斯随着四大集团的上市,催生了地方公司方阵的形成,福建晋江成立“公司上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仅就有10家中小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在金融危机中实现了产业升级。

榆林要学习借鉴她们的经验,通过公司上市,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实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公司制度,这是榆林国企重组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6、强化国资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我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虽然已经建立,但真正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做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尚有大量工作要做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强化国资委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既要当好国有资产的"守护神",通过加强监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又要当好公司战略重组的“红娘”,增进央企、省企、民企与地方公司的联姻,壮大国企、地方公司     成立“榆林市国有资产控股运营公司”,通过公司化、市场化方式调控国企资产重组,提高国有资本的汇集和转化能力国有资产控股运营公司以公司重组、债务处置、股权管理为重要职能,有效整合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重要行业和核心领域集中处置国企改革发展中的不良金融债务,妥善化解改制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出资人授权,依法向出资公司委派股东代表,承当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以所持有的国有股权和优质资产为依托,整合优化股权构造,吸引社会资本,打造整体信用平台,运用国有资产(房产、地产等优质国有资产)进行抵押融资,放大国有资产融资功能,扩大融资规模,减少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