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8926789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习题(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水 肿一、名词解释1、水肿 2、积水 3、脑水肿 二 、填空题1、全身性水肿常见类型有、(4)。2、脑水肿可分为、。3、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的最常见原因是(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2)。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是(1)和(2)。5、肾病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1),肾炎性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2)。6、一般的,肝性水肿表现为(1),心性水肿最早出现部位是(2),肾性水肿首先出现于(3)。7、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与、有关。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三、单选题1、水肿是指A、血管内液增多 B、水在体内滞留 C、细胞内液过多聚 D、淋巴液增加 E、过多液体在

2、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2、在机体各器官组织中,抗水肿能力较强的是A、脑组织 B、心组织 C、肺组织 D、肝组织 E、肾组织3、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A、血栓阻塞静脉腔 B、肿瘤转移到静脉 C、瘢痕压迫静脉壁 D、右心衰竭 E、左心衰竭4、不会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是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E、淋巴回流受阻5、引起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肾小球滤过增加 E、静脉回流受阻6、脑水肿是指A、脑组织含水量增多 B、脑细胞内液增多C、脑细胞外液增多 D、

3、脑血量增多 E、脑容量增大7肾性水肿最先出现在:A、头面部 B、腰背部 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 D、腹腔 E、双上肢8、最易发生心性水肿的心脏疾病是:A、肺心病 B、心肌病 C、心肌炎 D、冠心病 E、高血压性心脏病9、肾性水肿首先发生于眼险部的主要因素是;A、水肿液的性状 B、组织结构疏松 C、重力效应 D、局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E、局部淋巴回流障碍10、肝性水肿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 B、门脉性肝便变 C、急性中毒性肝炎 D、早期原发性肝癌 E、肝内血管瘤11心性水肿一般首先出现在:A、头面部 B、双上肢 C、双下肢或身体下垂部 D、腹腔 E、 腰背部12最易引起肺水肿的疾病是

4、:A、肺梗塞 B、肺气肿 C、肺心病 D、二尖瓣狭窄 E、慢性支气管炎四、多选题1、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的疾病有:A、胃肠道功能障碍 B、肝功能障碍 C、肾病综合征 D、慢性消耗性疾病 E、长期饥饿2、肝性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A、肝静脉回流受阻 B、门静脉瘀血 C、钠、水储留D、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E、醛固酮分泌减少3、水肿按其原因命名有: A、显性水肿 B、肝性水肿 C、粘液性水 D、肾性水肿 E、心性水肿4、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疾病有: A、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肝硬化腹水 C、心力衰竭 D、肾小管坏死 E、失血性休克5、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基本因素有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

5、压升高 B、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D、醛固酮增多 E、淋巴回流受阻6、引起钠水潴留的重要因素有:A、心房肽分泌增加 B、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盐类摄入过多 E、心房肽分泌减少7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疾病有:A、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严重肝硬变腹水 D、严重贫血 E、急性肾孟肾炎8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障碍的因素有: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C、肾小球滤过宰降低 D、血浆肢体渗透压降低 E、淋巴回流障碍9引起肾小管重吸收增强的重要因素有: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心房肽减少 C、醛固酮增多D、肾小球滤

6、过分数增多 E、ADH降低 10渗出液和漏出液的主要鉴别有:A、细胞数量 B、蛋白含量 C、酸碱度 D、比重 E、液体量五、问答题1、简述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原因和机制。2、水肿时引起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附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2、积水:过多的液体在体腔中积聚。3、脑水肿:脑组织细胞内或细胞外水分增多引起的脑容积增大和重量增加。二、填空题1心性水肿 肝性水肿 肾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2血管源性脑水肿 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间质些脑水肿3静脉压增高/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4广泛的肾小球病变 肾血量明显减少5.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肾

7、小球滤过率降低6. 肝腹水 下肢 眼睑 7. 重力效应 组织结构特点 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8、(1)心输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障碍三、单选题 1 E 2 C 3 D 4 D 5 C 6 A 7 A 8 A 9 B 10 B 11 C 12 D四、多选题 1.ABCDE 2.ABCD 3.BDE 4.ACE 5 ABCE 6 BCDE 7 ABC 8 ABDE 9 BCD 10 ABD五、问答题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是指组织液的生成大于组织液的回流,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发生因素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见于心衰、静脉血栓等;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见于血浆清蛋白减少;微血管壁通透

8、性增加,见于各种炎症,包括感染、烧伤等;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淋巴管受压或阻塞,如肿瘤、丝虫病等。2、主要与肾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机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广泛的肾小球病变致肾小球滤过面积明显减少和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加:1)肾血流重分布2)醛固酮增加 3)抗利尿激素增加 4)心房利钠肽分泌减少 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第二章 缺氧 一、名词解释1、缺氧 2、循环性缺氧 3、组织性缺氧 4、低张性(乏氧性)缺氧 5、血液性缺氧二、填空题1、低张性缺氧,其动脉血气指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1)。2、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3、缺氧的类型有、。 4、发绀是血中(1)增加至(2

9、)时,皮肤粘膜呈(3)色。CO中毒时,皮肤粘膜呈(4)色。亚硝酸盐中毒时呈(5)色。严重贫血时呈(6)。5、低张性缺氧引起的代偿性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6、CO中毒引起的缺氧是(1)缺氧,其血氧指标变化为、(5)、(6)。7、缺氧性细胞损伤主要表现为、的变化。8、氧疗对(1)性缺氧效果最好。9、氧中毒的类型有、。10、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三、单选题1、缺氧的概念是:A、低氧血症 B、血液的氧分压降低 C、血液的氧含量降低 D、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E、血液的氧容量降低2、关于氧疗,哪一项是错的?A、CO中毒可用吸纯氧治疗 B、对低张性效果最好 C、局部组织缺氧一般不需全身吸

10、氧治疗D、高浓度氧和高压氧有引起氧中毒的危险 E、血液性、组织性缺氧因PaO2正常,没有意义3、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A、肠系膜血管痉挛 B、一氧化碳中毒 C、亚硝酸盐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肠道淤血4、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吸入气的氧分压低 B、肺部气体交换差 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差 E、组织血流量少5、最能反映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指标是:A、PaO2 降低 B、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 C、CO2max降低 D、CaO2正常 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6血液性缺氧血氧指标特殊变化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下

11、降 D、血氧容量降低 E、动-静脉氧差减少7一氧化碳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氧与血红蛋白结合速率变慢 B、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变 C、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 D、红细胞内2,3-DPG减少 E、氧离曲线左移 8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A、亚硝酸盐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肠道淤血水肿 E、肠系膜血管痉挛收缩9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性的是: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正常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血氧容量正常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加大10大叶性肺炎引起低张性缺氧时,血氧指标的变化是;A、血氧容量下降 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C、动脉血氧分压下降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11、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往往无发柑A、呼吸功能不全 B、组织用氧障碍 C、心力衰竭 D、静脉血掺杂E、室间隔缺损伴有向左分流 12急性缺氧时,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最明显的器官为A、心脏 B、肝脏 C、肺 D、胃肠道 E、脑四、多选题1、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形式有A、氧离曲线右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