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889083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平xx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平xx崖旅游根底设施建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工程背景一工程区的根本概况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界施秉县,南接台江县和凯里市,西连黔南州的翁安、福泉两县,北邻遵义的余庆县,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穿过县境内的三个乡镇,县城至火车站30公里,至抗战时期修建的军用机场26公里,新三、湄黄两条省级公路贯穿县境,县城至省会贵阳180公里,至州府凯里53公里。全县总面积1669平方千米,辖9乡5镇,252个行政村,2002年末,总人口3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9万人,占总人口的64.2%。2002年全县国内消费总值4633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479.1万元。县境已内开通国

2、家电网和通讯光缆,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四季皆宜出游,同时黄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黄平xx崖的重要景区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开展前景广阔,在舞阳河十大风景名胜区中,黄平就拥有xx崖、重安江、旧州古镇、上舞阳河四大景区。县境内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是当今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二xx崖景区概况在黄平县众多的旅游景区点中,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环境冠誉黔中的xx崖景区位于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凯镇公路穿过景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黄平xx崖的十大

3、景区之一,1982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崖据东坡山麓,因其间有一天然奇特钟乳石,壁立数十仞,檐展数十尺,崖壁垂珠滴乳,姿态万千,形状酷似浓云腾飞故而得名。崖内溶洞奇特,崖前双峰竞秀,银瀑飞泻,青溪旋绕,古木参天,鹤翔鸣于树梢,鱼阵沉浮于溪中,风光旖旎,环境幽雅,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赞曰“人境有此,难乎名矣!。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游僧德彬,指挥使常智在此创立月潭寺,后经历代官员增修扩建,遂行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景区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现保存有xx崖牌坊、藏经楼、长廊、滴翠亭、碑亭、接引阁、小官厅、童子亭、月潭寺牌坊、云在堂、养云阁大官厅、大雄宝殿等十余座单体建筑,并有花

4、园、井池散缀其间。这些亭台楼阁、殿宇厅堂,或建于平地,或置于山巅,或巧嵌于崖壁,每栋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既表达了贵州山地建筑艺术特色,同时又把xx崖天然奇秀妆点得更为绚丽壮观,赢得了“黔中第一奇境、“黔南第一洞天的殊誉。明代大学士王阳明先生盛赞此崖曰:“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民族英雄林那么徐亦赞之“xx崖天然奇秀,真如金枝玉叶,轮禾葱郁,生长于西子湖畔的清代学者、云贵总督吴振域在七度游览xx崖后仍然赞道:“西湖甲天下,奇妙无此山!清代学士、大贪官和王申也留墨于此。众多的文人题咏赋予了xx崖独特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xx崖还有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少数民族

5、集会,浓郁的民族风情又给此景区频添异彩。xx崖景区不仅是介绍黄平旅游文化的窗口,而且是贵州古代民族文化交融、南北文化交流的历史场所,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二、 工程提出的必要性和根据一工程提出的必要性1、黄平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 “旅游兴县的战略口号,我县的旅游事业得到了极大开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这片古老、神秘、纯朴、美丽的热土必将成为国内外游客旅游的热点,而处于舞阳河旅游黄金线上的xx崖景区却因起步较晚、根底设施落后、开发力度不够,旅游空间狭小,景区整体资源得有到开发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地影响了xx崖景区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制约了黄平旅游业的快

6、速安康开展。2、xx崖景区综合开发将使黄平的旅游资源得以持续开发利用,加快高品位、多元化、富有特色个性的黔东南旅游事业建立,使黔东南州、黄平县更快、更好地走近国际视线。贵州是公园大省,黔东南是园中之园。黄平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宏大的开展潜力,是园中之亮点,线上之明星。xx崖景区的综合开发将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前来旅游观光,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从而促进黄平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开展。因此,xx崖景区综合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工程提出的主要根据1、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施行西部大开发的决定。2、1999国务院批复的舞阳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3、1999年8月黄平县旅游业

7、开展总体规划20002021年。4、2001年3月黄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五方案和2021年总体规划三、 工程建立的有利条件1、黄平县地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的西大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xx崖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省内外久赋盛名,而且位于东进施秉县、镇远县的交通要道上,区位优势十清楚显。2、国家、省、州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对xx崖文物古建筑群的保护和维修力度,使文物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进一步进步了xx崖的品牌形象。当地村民保护文物、保护生态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xx崖景区的综合开发得到省、州各级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

8、视,已制订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投资政策,景区群众希望通过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开展的热情很高。4、飞崖景区森林植被较好,植被覆盖率占景区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保存有大量的名木古树和野生动物以及古文化资源,是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四、 工程区自然条件一地理位置工程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的第一站,处在东进施秉县和镇远县的必经要道上,离县城仅12公里,距施秉22公里,距谷陇火车站30公里,公路、铁路畅通,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在距xx崖2公里处有云中漂流仙景xx大峡谷,使整个景区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组合。二气候条件工程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年平均气温14.7C,年降雨量为10001400毫米之间

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四季旅游。三旅游资源工程区历史悠久,文化兴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的旅游景区还有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雄奇险峻壮观的xx大峡谷、原始古朴的苗革风情。五、工程区客源市场分析黄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开发,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相继推出了野洞河、xx大峡谷两个漂流景点及旧州舞阳湖等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xx崖景区因其悠久的历史、深沉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县乃至我州境内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因此,景区的开发与建立将有效地充实我县以及整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的人文旅游景观,同时由于xx崖景区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贵州东线旅游的必经景区

10、,如把这一景区建立好了,将与野洞河、xx大峡谷等景区连成一片,形成漂野洞河、品古镇风韵、赏云崖奇观、游峡谷风光、览苗革风情的旅游大网络,势必将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第一站黄平县的旅游业推向一个新的顶峰。按照黄平县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20002021年的概算,今后,xx崖景区的客源市场非常可观,我们力争到达:近期接待游客23万人次;中期接待游客5万人次;远期接待游客10万人次。六、工程建立内容及规模一建立内容:xx崖景区公路改线、xx崖古桥、古驿道的恢复、xx崖环山生态旅游步道、休闲凉亭等旅游根底设施。二建立规模1、xx崖公路改线工程根据黄平县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20002021年的要求,x

11、x崖改线公路全长1.5公里,路基宽7.0米,行车道宽6.0米,路面采用沥青外表处治路面,其各项指标分别为:1技术标准xx崖改线公路,按交通部部颁山岭 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进展改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设计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行车道宽度:6.0米路基宽度:7.0米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最大纵坡:9%合成坡度:10%最小坡长:60米竖曲线半径:极限最小值100米,一般最小值200米。停车视距:20米超车视距:100米路面类型:3厘米厚沥青外表处治路面。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汽车一20级,挂车一100。2建立地点的初步设想xx崖改线公路,公路起点为东坡后屯,即在现有公路新

12、三线未到达xx崖牌坊之前的500米处接省道S304新三线K15+500,改线公路从现有公路向右岔线,跨溪沟、过梯田,然后迁回到老路接S304新三线K152+000处。3建立内容A、路基工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修筑挡土墙、砌石镶边、砌石排水防护工程、设置平安设施。B、路面工程:铺筑砂石路面基层、铺设沥青外表处治路面面层。 C、桥涵工程:新建涵洞、桥梁。4 4 主要工程数量A、路基土石方;35,指标单位1000立方米。其中:土方:21,指标单位1000立方米。石方:14,指标单位1000立方米。B、路基镶边:9,指标单位100M。C、挡土墙及排水防护工程:35,指标单位100立方米。D、涵洞工程

13、:6道50延米。E、桥梁工程:小桥1座长50延长。F、路面工程:9,指标单位1000立方米。 G、征 地:田23亩。2、xx崖景区环山旅游步道建立工程根据黄平县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20002021文件的要求,xx崖环山旅游步道建立规模为:(1)建一条长1300米,宽1.2米的青石墁铺环山旅游步道。另建一条长300米,宽1.2米的青石踏步上山步道。(2)在山崖东西两面及山崖中部各建一个仿古六角休闲凉亭。(3)游客咨询中心1个。(4)其它设施。3、xx崖古桥、古驿道恢复根据黄平县旅游业开展总体规划20002021年文件要求xx崖古桥、驿道恢复规模为:(1)古桥恢复100米、宽4.5米,古驿道恢复30

14、0米,宽1.4米。(2)恢复古桥所需工程量:挖土方1000立方米,增补阶条石20立方米。(3)古驿道恢复所需主要工程量:挖土方1000立方米,增补阶条石50立方米。七、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比例xx崖旅游根底设施开发建立工程总投资1680万元。八、工程主要建立措施(一) 技术措施全县现有交通工程技术人员1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人,助工6人,技术员7人,文物古建专职技术人员3人,并有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仿古工程施工队,在工程技术上完全有保障。(二) 组织措施以县人民政府牵头,由交通、旅游、城建、国土、文广、沿线乡镇政府为成员单位的工程指导小组。指导小组下设技术、财务、行政三个办公室详细负责各职工作

15、。九、工程施行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xx崖景区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无工业污染,原始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山清水秀,空气明晰,自然环境优越,旅游根底设施开发建立是对景区现有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能为下一步整个景区的综合开发奠定良好的根底。改道后各种车辆远离景区核心位置,减少了汽车尾气及噪音污染对古建筑的破坏;古桥古驿道的恢复,让历史的原貌再现。景区环山生态旅游步道的开发建立将有助于对原始自然植被的管理,进一步营造景区的良好生态环境,增强景区的资源优势;同时景区的开发可强化其周边村寨环境的生态保护,通过开发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改变他们以砍材为生破坏植被的原始生活方式。进而到达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开展。因此xx崖景区旅游根底设施的开发建立生态效益十清楚显。二经济效益xx崖景区旅游根底设施的开发建立必将进步景区的整体优势,增强景区的品牌意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展,旅游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xx崖景区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丰富,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全县各旅游景点的逐步开发与完善,黄平旅游网络的逐步形成,到xx崖参观的游客量必将大量增加。同时景区旅游根底设施的开发建立还可以带动其他各行业的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