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诉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889070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益相关者诉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利益相关者诉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利益相关者诉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利益相关者诉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利益相关者诉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益相关者诉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益相关者诉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益相关者诉求低碳经济视阈下天津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研究_姜仁良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角色定位1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它表示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 “下注 Have a 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20世 纪60年代斯坦福研究院最先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它 的开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 关键论点是弱化企业股东至上论,强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利益诉求。在利 益相关者理论中,利益相关者就是任何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群体或个人, 或者是在这

2、一过程中遭受其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约瑟夫?叩?炜斯,2022。20世 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利曼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的人或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 响的人或团 体 Freeman,R.E,1984。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 关者概念,从此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就成为人们在分析组织机构绩效和政策 决策影响中常用的一种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完善 和开展,主要用于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环境治理管理中的一个新 动向。而 如何在城市环境治理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各方利

3、益以实现环境治理整体 效益的最大化,那么是研究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职责分 工以便进行科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生态环境 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要利益相关 者的识别,利益需求分析,对保证治理效益最大化,激励各方参与环境管理具 有重要作用。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拓 展了治理的主体空间,强调了主体利益与其应当承当的治理责任需要对等。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如何治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上,单靠政府的方针政策, 甚至市场以至技术上的措施是不够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不仅仅是城市政府的 责任,而是一项复杂

4、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和环保组织等多方面 密切协作,优势互补,分工负责,共同推动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实现以最低的 环境保护本钱获取最大的环境效益。由于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目标取向、信 息的非对称性,带来了他们之间或主体内部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了复 杂的利益与责任关系。城市生态环境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城市政府、城市 居民(公众)、企业(包括环保企业)、环保NGO、社区自治体、其他政府组织(如 相邻区域或城市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这些各个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偏好要求 与实现途径互不相同,例如“政府偏好社会开展的总体绩效(即政绩),公众偏 好个人利益(包 括健康),企业偏好利润,环保N

5、GO那么偏好社会环境权益等。埃莉诺的模型证明:人类社会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事实上并不是依赖国 家也不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的,人们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是更为有效的解决公 共事务的制度安排。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面临公共事务困境 的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确定他们的制度安排,改变他们所处的情景结 构,从而防止“公地悲剧。治理主体多元化可产生多样化的鼓励模式。在治 理主体多元化的情形下,鼓励治理行为的内容可以是传统的基于对经济利益的 追求,或环境效益的追求,也可以是基于道德、利他主义甚至是生态环境至上 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在不同治理主体对自身环境权益的追求和保护的过程中, 可以产生一定的

6、相互制衡作用。2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主体选择及其角色定位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使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 不是“免费的餐,人类在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必须承当生态环境治理的义务。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其明显的正外部性使得良好的生 态环境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供应,社会自身也无法凭借其有限的力量从根 本上加以解决,而一旦环境治理供应缺乏,就会导致哈丁 “公地悲剧的出现。 生态环境治理主体是指负有某种特定职责、义务或出于保护社会共同利益的目 的而自愿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并在生态环境治理过 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群体或组 织。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生态环境治理活动的“利益相

7、关者都可以作为治理 主体而存在。生态环境治理需要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的治理结构。1. 政府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最广泛的公共意义。它代表了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从时间尺度来看生态环境治理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后代人的生存 权益。生态环境归根到底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而公共产品的提供,一定离 不开政府的参与。作为环境公共财产受托人,政府代表民意来行使环境管理权, 应在环境治理中发挥根底作用,即政府应当成为环境治理的筹划者、实施者和 监督者。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但凡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 人照顾的东西,人们关心着自己的所有,而无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 他至多只留心到

8、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而私人的事物那么往往受 到私人最大可能的照顾。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后危害的广泛性和责任某种模糊 性,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责任的非个体性,注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然要求政府在 此方面职能的更大更好的发挥。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标准地方政府在 生态建设和补偿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明晰对地方管理者的鼓励和责任追究,是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许多环境问题,或因价格不合理、或因产权无法界 定显示的市场缺陷,就必须由非市场的政府行为来进行 干预。政府的干预主要 是提供制度或鼓励性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通过立法、税收和 行政管制等 形式在环境问题上对各方行为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实施低

9、耗高效的开展战 略,进行污水处理、废物和垃圾的收集与处理,保证水体、空气、生活环境的清 洁优美,保证生态环境的平安等等,是任何现代政府环境治理的根本职能,即 政府应在经济开展中切实担负起生态责任。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 了政府将在环境管理中扮演起“掌舵者的角色。2.城市社区公众社区是指在共同经济利益根底上,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方面有着某些相 同属性的特定地理区域。社区是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地域载体,同时也是被鼓 励主体生存的空间,因而社区会对生态环境治理发生全方位的影响。由于社区 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高度依赖性和灵敏性,当经济开展或资源开发活动涉及社 区时,社区就会自然地表达对这些开发

10、活动的关注并试图参与和影响其决策过 程。环境状况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其生产、生 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 要求。在以社区为主体治理环境问题时不仅仅通过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来鼓励公众 参与环境保护,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种集体利益鼓励机制。这一集体利益吸引社 区成员自我组织、共同追求。社区治理的特征是:人们为了每个人的私益而结 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治理结构,这种结合方式不可能在市场体系下出现,也不 像政府那样依靠行政权力的方式处理事物,而更多的是依靠非权力的、社区特 有的社会资源:文化价值、社会纽带、民间权威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良好

11、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它关乎人类 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同时其解决又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只有千千万万的 民众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付诸实践,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才有希望解决。 公众参与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开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认为,“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团体的真正介入是实现可持续开展 的重要条件之一。依据环境管理的公共受托理论,全体公民委托政府作为委托代理人,公众作为委托人有权监督政府对于受托义 务生态环境治理的履行。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公众参与能保障政府基于全 体公民的利益来治理生态环境资源。公众是环境污染的最终承受者。公众是生 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主体,

12、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 可持续开展必须依靠广阔城市市民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投入,让“城市是我家, 环境保护靠大家的观念成为每个市民的自觉意识。提高社区公众对城市生态 环境治理的认识,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如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 享用权等法律赋予公众的根本环境权益。公众通过环境决策、环境信访、环境诉 讼等法律途径参与环境管理监督,是政府行为的一种补充。3.企业行业 协会环境治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环境治理必须与企业生 产建设更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先进的企业必然有先进 的环境治理工作,而先进的环境治理工作必然会支持企业提高综合素质,

13、加强 内涵开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企业环境责任在整个企业社会责任中的 重要性与日俱增。企业环境责任是指根据 企业在环境中所处地位在对环境整体 维护中应承当的责任。企业环境责任的性质同时属于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经 济责任的范畴。企业的环境责任分为污染防治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从环境角 度看,根据污染者负担原那么,污染企业应该对环境治理负最主要的责任。利用 者补偿也称谁利用谁补偿,是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 有关规定承当经济补偿责任。作为企业,要把追求经济利益和支持生态环境保 护工作相结合,积极履行生态环保这一社会责任。4.民间环保组织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区

14、域性乃至全球性的环境保护组织如 雨后春笋般开展了起来。全球范围的民间环境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 来越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2000多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在生态环境 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新兴力量。 他们大多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公众参与、组织环保公 益活动、发放宣传品、为国家环境事业谏言献策等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 此,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离不开更多更开放、更专业的民间环保组织。作为民间 环保组织,也应逐步提升自身本领,增强效劳环保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多 渠道、多形式募集环保资金、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等。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面向环境

15、资源的集体行动。治理绩效与治理主体拥有的资 源信息的数量和治理主体之间信息沟通的效率密切相关。环境治理的实践说明: 无论是政府管制还是市场鼓励都未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治理必须引进 其他治理主体。城市生态环 境治理出现了多中心的治理倾向,借助社会多元化 主体的财力与智慧,强调建立政府、市场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乃至国际 社会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将是环境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由于环境资源在空 间上分布极其分散,不同治理主体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政府以 外的其它治理主体的出现,并非是对政府作为治理的主体的替代,而是对政府 作用的补充和完善。它们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可根

16、据自身的 专业特点或利益取向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行为,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 监督、制约。彳艮明显各利益相关主体拥有的利益偏好是不同的,但是只要它们 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目标和职能、明确肩负的使命,就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各 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下绿色根底设施规划研究_贾铠针6.4.2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 管理策略6.4.2.1绿色根底设施规划建设实施与管理涉及利益相关者类型和作用基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的绿色根底设施规划建设已超越风景园林学 科,与诸多行业学科相互关联,诸如社会、经济、建筑以及环境等学科,基于此 绿色根底设施规划建设是一项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合作工程。一方面,绿色根底设 施规划也超越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并与多部门发 生联系。另一方面,绿色根底设施规划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这份 庞大的投入必然超出政府的能力范围,因此社会资本和非政府组织是绿色根底设 施规划建设中可以依靠的力量,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