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888938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终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 最终一课讲述的是什么样的一件事?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描述老师的?想要借此表示什么思想感情?跟着xx看看,期望对您有用。一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她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她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个不日常的严厉的气氛。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她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她那顶三角帽,有以前的镇长,以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全部很忧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她把书翻开,摊

2、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她那副大眼镜。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厉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终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终一堂法语课,我期望你们多多专心学习。”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她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终一堂法语课!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她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准确;又说,我们必需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切记住她们的语言,

3、就仿佛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她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全部懂。她讲的似乎挺轻易,挺轻易。我以为我历来没有这么细心听讲过,她也历来没有这么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仿佛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她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可是她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她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她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她那本初级读本,跟她们一起拼这些字母。她感情激动,连声音全部发抖了。听到她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终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

4、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她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以为她历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好友们啊,”她说,“我-我-”不过她哽住了,她说不下去了。她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她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0.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利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答:_11.选文第一段插入对镇上人物的描述有什么作用?答:_12.画线句中的“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方什么?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_13.“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

5、响了,意味着什么?作者特意写钟声,用意何在?答:_1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答:_二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楚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她稍稍停留。随即她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广,好像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她给人显著的印象就是她能担负得起。这一天她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全部这些看上去全部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齐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她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大家能

6、够看见她那只有力的大手。客人带着仿佛敬畏又仿佛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她。她的脸上展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很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她的头上,仿佛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个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粗笨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她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如同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她。不过,“聋”即使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和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平静。她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15.请认真阅读并思索,本文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贝多芬?答:_16.从本文看,客人“带着仿佛敬畏又仿佛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她”,为何“仿佛敬畏又仿佛怜惜”?答:_17.本段选自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请依据文段来了解,为何称贝多芬为一个巨人?答:_看过的人还看了:1.最终一课预习教学设计2.课文最终一课预习题3.七年级下册课文最终一课预习学案4.最终一课预习优异教学设计5.一夜的工作预习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