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范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888937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勘察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勘察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勘察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勘察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勘察国家甲级(综合甲字008-kj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某国际项目边坡治理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浙江山川有色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二月目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1.3参照规范标准11.4工作概况与质量评述12勘察工作22.1边坡安全等级22.2勘探工作布置22.3工作完成情况23勘察区自然地理条件23.1气象23.2水文24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4.1地形地貌24.2区域地质构造环境34.3地层岩性34.4水文地质条件34.5水、土腐蚀性分析评价34.6场地地震效应44.7人类工程活动45边坡的基本特征45.1边坡地貌形态45.2边坡变形特征预

2、测.45.3边坡岩土体特征.46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46.1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46.2边坡破坏模式预测46.3边坡岩土测试成果及参数建议56.4边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56.5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107既有防治工程评述及滑坡防治方案建议107.1既有防治工程评述107.2防治工程方案布置原则107.3防治方案建议107.4防治工程设计参数建议107.5各类建筑材料分析与评价118结论与建议118.1结论与建议11附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1000)图1-1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图2-12-6钻孔柱状图(1:150)图3-13-61前百1.1工程概况我公司受内江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的委托,对内江天成国际北侧边坡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内江天成国际北侧边坡长约180.0米,边坡走向99134,边坡倾向189224。场地整坪标高333.95337.15m,场地地下室标咼325.30m。拟建边坡为土质边坡,破坏后果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拟修建桩板挡土墙。1.2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边坡综合治理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主要任务是: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及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资料;搜集场地的整平标高和挖方、填方情况;搜集场地及其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和边坡支护形式与参数。2、查明场地的

4、地形地貌特征;查明边坡的地层结构、岩土组成、厚度、坡度、埋藏深度、岩土体裂隙特征等变化情况。3、查明地下水分布条件和水质特征,评价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4、查明地质环境条件、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论证边坡稳定性,提出边坡治理建议、有关设计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施工注意事项。1.3参照规范标准1.3.1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主要依据下列技术规范进行: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5. 建筑地

5、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其他内容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3.2参考资料内江天成国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工作概况与质量评述本次勘察采用了资料收集、工程测量、钻探等综合勘察手段,为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实行项目负责制,组建了地质、测量、钻探等专业小组,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专业规程规范,精心施工,严格质量管理程序,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最终保证了各项成果完成的质量。1.4.1测量:勘探点孔位由我公司根据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和控制点坐标(X=76020.545,Y

6、=508066.420;X=76008.296,Y=508161.329),高程采用道路中心线交点(H=325.520m)为高程起算点,采用卫星定位仪器,按勘探孔的坐标准确测放孔位,同时测量各孔孔口高程,引测点已出图。勘探点标高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坐标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1.4.2钻探:本次勘察,采用2台XY-1型回转钻机施工,共施工钻孔12个,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及钻探操作规程进行,未出现安全质量事故。勘察工作严格按勘察纲要及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完成的各项工作均满足本次勘察要求,经室内综合整理可供施工图设计使用。2勘察工作2.1边坡安全等级场地边坡高度相对较大,多属于土质边坡(局

7、部为土-岩结合边坡),边坡破坏后果较严重,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第3.2.1条的规定,边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2.2勘探工作布置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要求,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采用钻探工程及室内外岩土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根据上述规范及委托书要求,并结合场地条件,沿设工程位置布置钻孔6个,在坡顶布置6个钻孔,共6条剖面,勘察采用的手段主要为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钻探等综合方法。2.3工作完成情况我公司接受勘察任务后,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把收集到的资料按技术委托书要求及现行有关规范编制

8、了岩土工程勘察方案。于2014年1月5日进场施工,2014年1月15日完成野外工作,共完成机械钻孔12个,钻探总进尺342.20米,土层标准贯入试验3次。参照该场地内江天成国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岩样试验35组,土腐蚀分析试验2组,水样试验2件。经检查,各项勘探工作符合规范有关规定,在系统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的本勘探报告,其成果满足治理工程的设计要求。3勘察区自然地理条件3.1气象内江受四川盆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内江冬暖夏热,平均气温15C28C,1月平均气温6C8C,7月平均气温26C28C,极端最高气温41C,极端最低气温-5.4C,活动积温5598C左

9、右。内江热量资源丰富,年总日照时数llOOh1300h,无霜期达330do全年有霜日数一般4d8d左右,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替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年降雨量1000mm以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3.2水文沱江是内江的主要河流,自古有“万斛之舟行若风叩勺繁忙景象描写。沱江水流缓急交替,滩沱相间,蜿蜒曲折,自然落差135.5m,平均比降4.5%o,水能蕴藏量有145000kW可供开发。沱江内江江段较大的支流有球溪河、濛溪河、清流河等,均有灌溉、

10、航运和发电之利,水能蕴藏量约有35000kW可供开发。加上沱江的水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9.2亿kWho沱江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茶坪山脉九顶山,出汉旺入成都平原,穿龙泉山后经资中进入内江,全长629km,流域面积27900km2,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800kWo清流河分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大清流河和小清流河在石子汇合后合称清流河,全长121.74km(内江河段全长94km),流域面积1538.3km2(内江河段523km2)。小青龙河经大治、太安,于小河口入沱江,全长56km,流域面积532km2o4区域地质环境条件4.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腹部的内江市东兴区,与六零七所子弟小学

11、相邻,交通便利,地形起伏较大,北高南低,场地地面标高介于320.03365.70m,高差45.67m。场地为川中丘陵地区。边坡长约180.0米,边坡走向99134,边坡倾向189224o边坡全景图见图4-1。图4-1边坡全景图4.2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内江地区新构造运动属微弱抬升区,位于自贡一叙永地震带的边缘,地震震中均在内江以外的大观、宜宾、叙永等地,内江属地震的波及区,区内无深大的断裂构造,无灾害性地震发生,为自贡一叙永较不稳定地段中之稳定地块。4.3地层岩性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l)、耕土层(Q4pd)和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i+pi),下伏

12、侏罗系下统遂宁组(J3sn)砂质泥岩,其岩性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层(Q4ml)1、耕作土(Q4pi):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砂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20.8m。2、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较湿,堆积年限为1年,由建筑垃圾、粘性土、块石、碎石等组成,分布不均,厚度040.20m。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i+pi)粉质粘土:黄褐、褐黄色为主,含铁锰质、钙质结核,湿,可塑软塑,层厚1.705.70m。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分布不均匀。侏罗系下统遂宁组(J)砂质泥岩3sn紫红、褐红色,泥质结构,薄厚层

13、状构造,钙泥质胶结,裂隙不甚发育。强风化层厚度1.703.70m,岩芯破碎,呈碎石状,由于成分差异及构造裂隙造成岩石的差异风化,强风化中局部偶见中风化夹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中等风化岩质较硬,岩芯完整,呈柱状。由于成分差异及构造裂隙造成岩石的差异风化,中等风化中局部偶见强风化夹层。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W级,在砂质泥岩中偶夹薄层泥质砂岩,本次勘察揭露最大厚度5m,本次勘察未揭露该层。4.4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受为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并通过地下迳流、蒸发等方式排泄。剥蚀残丘地下水贫乏,沟谷地段

14、地下水较丰富。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9.932.0m,水位变化幅度0.501.00m。勘察期为枯水期,水量不大。4.5水、土腐蚀性分析评价参考该场地内江天成国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水、土腐蚀性报告判定:勘察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4.6场地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处于抗震设防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属于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根据内江天成国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波速成果报告,其等效剪切波波速为155387m/s,平均等效剪切波波速为265

15、m/s,场地地微动卓越周期为0.529s,场地覆盖层厚度0.639.40m,场地地基土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处可建设一般地段。4.7人类工程活动场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对山体进行开挖,形成高陡的土质边坡,工程开挖易诱发坍塌、滑塌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强烈。此外在暴雨、地震等条件下,地表水通过土体孔隙周而复始的大量渗入,易诱发崩塌,威胁拟建建筑和场地的安全。5边坡的基本特征5.1边坡地貌形态天成国际北侧边坡为人工堆积填土形成的,位于场地东北侧,现状坡高较大,坡度较陡,坡高一般为24.636.8m。主要为人工堆积的杂填土。由于工程建设场地整平,边坡高度会适当减小。5.2边坡变形特征预测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特征,边坡潜在变形主要表现为表层土体溜滑和整体滑动(滑坡)。土体溜滑主要是由于坡体开挖,边坡将具备有利的临空条件,表层土体在重力及暴雨等作用下顺着坡体向下滑动。边坡整体滑动,即滑坡,是由于坡脚开挖,边坡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原始平衡被打破,在暴雨和地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坡体沿着一定软弱带发生大规模的滑动,破坏力强。5.3边坡岩土体特征边坡岩土体组成主要为杂填土。杂填土松散,较湿,堆积年限为1年,由建筑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