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8495815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2、;         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及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等等,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

3、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一切概念都要通过词语来表现,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物理意义)的揭示,条件是对概念外延(适用范围)的限制。任何一门学科,如果没有一些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也就失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因此概念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

4、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 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众所周知,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合。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中

5、学物理涉及的概念约四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

6、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形变、熔解、反射、折射、干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反射性、核反应、质量亏损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下面就讨论一下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感知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     感知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感知

7、和间接感知。 直接感知是通过观察、实验、参观、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对象,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 间接感知是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两种感知方式应当相互配合使用,互为补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概念。 理解 理解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分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

8、确切地得出慨括性的结论。这是属于抽象思维阶段。 运用 运用是由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 运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和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达到巩固、深化、灵活应用概念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可慨括为如下表所示:   认识阶段 知识掌握 能力发展感知阶段 表象、概念 观察、实验能力理解阶段 科学概念 思维能力运用阶段 巩固、深化、应用概念&nbs

9、p;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掌握概念的标志,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是从哪些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二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什么本质属性和联系,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的范围如何。 三是看学生是否能应用概念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以致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物理问题。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是: 首先,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待研究的事物有一个较深的印象。在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达到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掘问题和勤于思考的目的。&

10、nbsp;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最后,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以及进行适当的练习应用,来巩固、深化概念的目的。 以上的程序,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其中的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方式、选取那些具体事例、选择那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总之,要教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故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