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849490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种植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茶种植 油茶的种植技术要点一、油茶备耕种植的地理环境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5度以上,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岗、 平原等地类。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二、土壤要求油茶喜温暖、 湿润的气候, 最适宜生长在疏松、 湿润、 透气性好、 保水性强、 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 pH 值 5-6 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 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三、整地要求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深翻40-8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

2、-50cm 。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 2-3m,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往往是最好最肥的土质。四、油茶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米X3 米株距 ( 带宽 3 米以上的可以呈品字形) 进行种植, ?( 全垦地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mx 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 );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要因地制

3、宜确定合理种植。五、基肥施放为了提高土壤肥力, 在挖穴后, 适当施用垃圾肥、 稻草、 芒萁、 农家肥, 每穴加施石灰、复合肥,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5cm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六、油茶种植栽植时间选在 1 月底至 5 月中旬, 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 此时间段多有间断雨水, 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栽种前务必注意天气预报,尽量选择阴雨天, 通知苗圃取苗, 并即取即运, 运到后立即组织种植; 苗运到后, 要立即用添加了生根剂的泥浆浸泡茶苗根部; 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以提高成活率。每次运苗量应把握在

4、2-3 天内栽完为宜。栽植时 1 穴 1 株, 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应的种植穴, 将苗栽种。 栽时要求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实,根土密接,深度以栽种至比苗木根部高3-5cm 左右。栽后上面复一层松土,定植后最好浇透定植水,如遇多日干燥天气,要进行浇灌苗木,补充水分。坡地抚育必须水平带状进行, 坡面要求平整或内反倾斜, 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以保持水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修筑鱼鳞坑,增加截留雨水的能力。七、幼林抚育管理油茶种植后应及时进行抚育管理, 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 这是保证油茶成活和早结丰产的关键措施。一般需要连续抚育3 到 4 年。中耕除草:油

5、茶苗栽后当年实行免耕抚育,只拨穴内杂草,不锄不挖。第二年起,一般每年松土除草 2 次,第 1 次在 3-4 月份,第 2 次在 8 月份,松土深度一般 5-10cm ;三伏天表土炽热,不宜松土除草。为使油茶生长整齐,结合扶苗培土施肥,把杂草放在根的周围,用土覆盖,作为肥料。松土、锄草、培土、扩穴后,做成外高内低的树盆状,以保土蓄水。种后1-2 年内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株应在适宜种植季节进行补植,以保全苗。灌溉:油茶苗期要有充足的水分。遇夏季干旱,需及时浇水灌淋。施肥: 油茶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物质。 随着树龄的增长需肥量更多。为使油茶高产稳产,必须合理施肥,一般在3 月上旬

6、、 5 月下旬、 7 月中下旬各施 1次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氮、磷、钾配合使用。幼林施肥, 1 年 2 次,冬季每株施农家肥10-20kg ,春施速效肥,在春梢萌动前可施复合肥;还可用尿素兑水50kg 的液肥喷射叶面,对保花保果均有较好的效果。整形修剪: 为了形成合理的结构和丰产树冠, 对幼树必须分期分批修枝整形, 白花油茶在米(大果红花油茶在米)高处打顶,控制高生长,促进侧枝发达,形成冠幅。一般以形成“ 1 杆 3 枝 9 条梢” 的结构最合理。 成林树在采果后到春梢萌发前修剪为宜。 修剪的步骤是:先剪下部, 后剪中上部, 先修冠内, 后修冠外, 要求小空, 内饱外满, 左右不

7、重, 枝叶繁茂,通风透光,增大结果体积。一般剪去干枯枝、衰老枝、下脚枝、病虫枝、荫蔽枝等,对徒长枝、交叉枝根据情况合理修剪。八、成林管理深挖垦复:最佳时间是“冬挖夏铲”。冬挖从谢花后到根系萌动前进行更为适宜;夏铲一般为 7 月至 9 月。坚持“三年一深挖,每年一浅铲”。坡度 10 度以下的油茶山,采用全垦深挖或全面浅铲; 坡度 10 至 25 度的油茶山, 采用带垦或带状浅铲;坡度较较陡, 水土流失较严重,杂草稀少的油茶山,可采用穴垦或穴铲。垦复的深度,应根据季节的山场而定,做到:冬垦宜深,夏铲宜浅;平山宜深,山坡宜浅;荒山宜深,熟山宜浅;土山宜深,石子山宜浅;行间宜深,兜旁宜浅。一般深挖20

8、 厘米左右,浅铲5 厘米左右。防止水土流失: 每年 3 月至 6 月在油茶行间, 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 沟底宽 50 厘米、深 40 厘米,节长因地而定,一般1 至 2 米,沟距视山场坡度而定, 坡度 15 度以下为 10 米,15 至 25 度为 8 米。每年结合油茶垦复还应清除竹节沟内的淤泥。合理施肥:油茶施肥一般早春施氮肥和少量的钾肥,以促进抽梢、发叶、壮果;夏秋施磷肥, 以壮果、 长油, 促进花芽分化; 冬季施钾、 磷肥, 以固果防寒。 油花结果大年施氮肥、磷肥, 以固果和促进花芽分化。 施肥量一般每亩施复合肥40 至 60 公斤、 钾肥 10 至 20 公斤、氮肥 10 至 20

9、公斤。施肥时应掌握树大、花果多的多施,树小、花果少的少施。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沟施, 即沿树冠投影外缘挖深宽 30 至 40 厘米的坏状沟, 在坡度较大的油茶山, 应 于树冠的上方挖半月形沟,把肥均匀放入沟内,再复土, 以后逐年更换位置,以促进油茶吸收根的增加和扩展。成林修枝整形:一般冬春为宜 , 早春最佳 , 即 2 月下旬至 3 月中旬 . 修剪成林以疏删轻剪为主 , 主要剪去过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寄生枝、衰老枝和徒长枝。修剪的要领是:浓密的适当重剪, 稀疏的轻剪; 树冠下部枝和内膛枝的适当轻剪,树冠上中部上中部和外缘轻剪; 生长势弱的适当轻剪,生长势旺的重剪。 修剪的切口

10、要平滑, 剪下的病虫枝、寄生虫枝应尽快搬出林外烧毁。九、油茶病虫害防治油茶的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 油茶软腐病, 苗木菌核性根腐病; 主要虫害有油茶毒蛾、油茶尺蠖、茶梢蛾、金龟子,象甲,天牛,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防治方法:油茶炭疽病是危害油茶较大的主要病害, 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褐斑, 初栽 1 至 2 年幼树,发病高峰期的 7 月至 9 月,用1%波尔多液加2%的茶麸水喷3 至 4 次,或用退菌持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多菌灵500 倍液连喷 4 至 5 次。2、食叶害虫主要有油茶尺蝮、茶蚕、丽纹象甲等,可利用成虫趋光性,用灯光诱杀。幼虫期

11、可喷洒敌百虫、 敌敌畏 1000 至 1500 倍液, 也可应用白僵菌、 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毒杀,秋季结合垦复进行培土将蛹埋在60 厘米以下土中,使之不易羽化。3、危害枝干、果实害虫主要有茶织叶蛾、蚧壳虫和茶籽象甲,可利用其假死性,用人工扑杀或喷90%敌百虫1000 倍液喷杀;蚧壳虫在 3 月至 4 月用40%氧化乐果1000 倍液喷,效果很好。十、辅助经营栽种经济作物: 在油茶林未完全成林前, 可以在油茶苗之间栽种黄豆、 花生等非藤类作物,以增加经济收入,并且黄豆花生的苗、根,在黄豆花生收成后可以留在地里压青,作为有机肥料,增加土地肥力。其他杂粮、油料、药材等也可因地制宜地轮作套种,但不能栽种藤类作物,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im 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饲养蜜蜂或培养土蜂: 油茶是异花虫媒粉树种, 自花和风媒授粉坐果率很低。 土峰和蜜蜂蜂群在采粉时, 将不同植株的花粉进行频繁的传递, 起到多次花混合授粉的作用, 可以为 油茶提高结果率,提高产量。十一、果实采收一般在油茶果成熟期开始采收, 通常在霜降后即 10 月 20 日后开始采收最为适宜。 果实采回后,堆放不得超过4 天,堆放高度得超过米, 要及时晾晒脱壳、脱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