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税收与就业研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08KB
约2页
文档ID:438387339
税收与就业研究_第1页
1/2

税收与就业研究 税收与就业研究 【摘要】当前,就业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税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应当在就业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税收影响劳动力供应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我国现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 【关键词】税收;劳动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难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不仅要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还要靠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政府应拓展就业渠道,解决就业的矛盾本文从税收影响劳动力供应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我国现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 一、税收影响劳动力供应的理论分析 税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 征税对人们的劳动、闲暇选择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税收的收入效应即由于征税直接减少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纳税人为维持原有的消费满足程度而减少闲暇,增加劳动时间,也就是增加劳动供应二是税收的替代效应即征税会降低闲暇的相对价格,促使纳税人以闲暇替代劳动,减少劳动时间两种效应的作用相反,相互抵消税收对劳动力供应的总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之间的净效应因此,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应将起到鼓励作用,它促进人们增加工作,增加劳动;如果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这时征税对劳动力供应将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将会选择闲暇来替代劳动,减少劳动。

税收对劳动供应最直接的影响表达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税种上,因为个人所得税直接课征个人合法所得,包括工资所得,改变了人们税后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人们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如对高收入者增税会促使其更多地选择闲暇,这样不仅减少了其自身的劳动供应量,还促进了提供闲暇享受的第三产业的开展另外,消费税等对商品课征的税收,会使商品的价格上涨,使一定量货币工资的实际购置力下降,也会影响人们对劳动与闲暇的选择 税收影响劳动者素质的上下 劳动者素质的上下是决定经济能否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劳动者素质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先天因素,还取决于包括教育、培训等作用的结果在内的后天因素,它是参与劳动过程的劳动者的能力、性质和特点等特质的综合反映,后天因素主要通过教育来形成,接受教育程度的上下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一个国家税收收入的规模制约着该国对教育投资的规模和能力,税收对人们收入的调节影响着劳动者对人力资源投资的选择我国目前下岗失业群体中,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而不能满足一些岗位的要求,导致劳动者失业和岗位闲置并存,这就造成了结构性失业适当的税收政策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如对员工培训支出的鼓励可以表达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税种上,政府可采用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流向教育行业,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教育本钱,到达顺利解决制约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资金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的综合素质的效果。

二、我国现行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实施效果 税收可以在宏观层次上通过影响经济增长而间接影响就业水平,可以在微观层次上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和就业愿望,影响企业吸纳劳动者的能力和愿望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税收促进就业的直接效应 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统计,在全国已实现再就业的440万下岗失业人员中,扣除120万人因属于公益性岗位就业不能享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外,在余下的320万人中,已有227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了各项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占应享受政策人数的71%;在227万已享受了各项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中,主要是给予劳动效劳型企业、新办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107.12亿元,其中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减少税收49.3亿元,各类企业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12.55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减免税收45.27亿元;累计减免税务登记证工本费1811.7万元 税收促进就业的间接效应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改善了下岗职工的生存状况,维护了社会稳定,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了社会就业压力。

同时有力地配合了社会保障、国企改革、教育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等政策的实施,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经济的全面健康开展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有上升趋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到达60%城市根底设施、供电平安性和可靠性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居民居住、出行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教育事业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普九"任务,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远程教育等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先礼琼. 微利时代个体经济可持续开展探讨:就业、税收与GDP--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 商业经济,2021,. 【2】赵云桥. 福建省就业结构实证分析与财税政策研究 [D]. 集美大学, 2021. 【3】王福建. 让机器转起来 增加税收和就业[N]. 本溪日报,2021-02-12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