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练习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823761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呼吸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细胞呼吸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细胞呼吸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细胞呼吸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细胞呼吸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呼吸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呼吸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呼吸练习题第四单元 细胞呼吸【第一部分】 复习要点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p92)3。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物、产物及总反应式。(p93)4。无氧呼吸的类型、总反应式、场所、条件及生物类型。(p9495)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p9596)6.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第二部分】 当堂小检测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可以分为 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部位是 ,具体过程是 .第二阶段进行部位是 具体过程是 第三个阶段进行的部位是 具体过程是 。2.无氧呼吸分为 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在 中进行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 催化,无论

2、是分解成 和 ,或者是转化成 ,无氧呼吸都只在第 阶段合成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 或 中。酒精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代表生物有 .乳酸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代表生物有 .3.酵母菌在 和 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属于 菌。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也可使 水溶液由蓝变 再变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 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 色。4。右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进行

3、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 。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第三部分】 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B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2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是()A线粒体;葡萄糖;有氧呼吸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无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有氧呼吸D细胞质基质;乳酸;无氧呼吸3.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

4、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4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H传递给O2生成水 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和HC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 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5如图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ATP数量曲线的是()6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

5、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7.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 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8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H2O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CO2既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9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瓶盛有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内同时加入足量同种酵母菌,甲瓶内液体不断通入

6、N2,乙瓶内不断通入O2,1h后,测定两瓶溶液的pH,结果是()A乙的pH高于甲B甲的pH下降,乙上升C甲pH上升,乙下降D乙的pH低于甲10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是和C过程比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过程11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h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O2浓度变化量012%3%5%7101520%25O2吸收量/mol0010203040506070808CO2释放量/mol1080605040506070808下列有

7、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储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12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无氧呼吸原理的是()A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B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C稻田定期排水D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的CO213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

8、比白天强14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B生物有氧呼吸过程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C只有有氧呼吸才能释放二氧化碳D氧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15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16如图所示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跑

9、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500米跑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当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为1117.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 )A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C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D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18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有叶绿体的细胞叶绿体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10、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19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细胞的结构不能产生CO2的是()A水稻根细胞的线粒体基质 B苹果果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C人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D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20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产生的能量太少ABCD2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

11、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22将酵母菌由供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培养,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组是()A葡萄糖的利用 B二氧化碳的放出CATP的形成 D水的消耗量23细胞呼吸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是所有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完全相同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线粒体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内膜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的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24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

12、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B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C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阶段前适时排水2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27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 DH2OHO228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作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发生在()。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29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