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7687541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是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大问题。深入展开对于优化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效率,增强城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优化杭州城市形态的主要思路杭州城市的发展,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及当前实际,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城区及三个副城,主城由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及江干区西部组成,三个副城即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这一主三副,构成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定义的中心城区;第二层次是中间圈层,根据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六大组团,即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和临

2、浦;第三层次是腹地,包括富阳、临安、桐庐、建德和淳安5县;第四层次是辐射层,这是超越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范畴的一个外围层次,包括紧密辐射层和松散辐射层两个方面。紧密辐射层有海宁的许村区域、德清县包括城关的相当一部分区域,以及诸暨和绍兴县的部分区域等。松散辐射层包括嘉兴、湖州和绍兴三市的大多数区域。主城是杭州城市的核心。主城与江南城、下沙,以及其它若干个组团,正日益处于空间紧密相连状态之中,形成了扩展中的主城区的格局。基于上述状况和分析,且根据杭州的市域空间格局,当前关于杭州城市形态优化的主要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主城区蝶形非均衡展开战略,2)主城区与圈层和腹地之间,强化放射状相连相

3、融,3)杭州城市与辐射区域的局部地区之间,强化空间融合。(一)杭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国务院2007年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表述的空间发展思路,是“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城市东扩”这一句,如果严格按照汉语的语义及其与后面三句的逻辑关系,就是城市只向东扩展,其它三个方向则不属扩展范畴,且至多也仅是次要扩展方向。然而,2000年以来,杭州城市除了向东扩展外,向另外三个方向的扩展也非常强劲。向北正在扩展到距武林门17公里的良渚1,向西正在扩展到距武林门33公里的临安青山湖,向南也已大致扩展到了距武林门26公里的临浦镇。而向东扩展,如果以武林门至下沙为止

4、,则仅为21公里。若至大江东码头,则为50公里,不过大江东是工业平台,严格而言,还不能说是城市扩展。能够解释实际发展与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不完全吻合状况的,可以有一个说法,这就是向北、西和南三个方向扩展的份量比较轻,而向东扩展的份量比较重。然而,南边的滨江区,2008年GDP已达261.1亿元;东边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GDP为291.7亿元,仅比南边的滨江区高11.7%。这就是说,杭州城市向南扩展的份量,与向东扩展的份量,至少就当前而言,差别并不大,如考虑到滨江区正在与萧山城区紧密相连相融,甚至还可以说,杭州城市向南扩展的份量可能还更重一些。所以,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表述的杭

5、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就当前而言,存在着一个内在矛盾。因为如果纯按文字理解,北、南和西至多只是杭州城市扩展的次要方向。然而如按城市规划上关于“进”、“开发”、“发展”这些词的内涵来理解,则北、南和西也是可以理解为是主要扩展方向的。所以我们进一步可以认为,当前杭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载明的杭州城市扩展战略,实际是一个多方向均衡扩展的格局。(二)杭州城市空间全方位发展是理性选择的较佳结果杭州城市空间历来以西湖为中心展开,是国内外少有的风景区在市中心的一座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发展早期,通常较多地受到地形的约束。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地形约束将有所弱化,这时,受道路

6、管线最短化,以及出行半径最小化的约束和激励,城市扩展具有成为同心圆的内在动力机制。早期的杭州城区,在钱塘江、西湖、运河及吴山四个主要地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以西湖为中心的南北狭长的形态。而在随后发展中,受“同心圆机制”的约束和激励,杭州城区逐渐向东西两侧展开,形成了城市形态优化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空间扩展,进一步出现了三股不断增强的新的动力。一股是服务业发展动力,一股是工业发展动力,另一股是房地产发展动力。杭州的服务业以工业和风景旅游为依托,主要是在围绕西湖的“7”字型区域发展,这一区域受需求推进,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正是在这一格局中,由于级差地租因素的影响,曾经作为杭州经济支

7、柱的工业,不得不逐渐向外搬迁,大批工业用地被逐渐转为商住用地。房地产业则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房改的快速推进,开始形成强劲的发展态势。向东的扩展,最初是工业发展推动。杭州市于1993年开始在下沙建设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以后开始建设高教园区,进一步强化了向东扩展。向西的扩展,最初是住宅建设推动。翠苑、古荡一带的商品房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2000年以后,由于杭州文教区在城西,同时这一带有西溪湿地,也有低丘缓坡,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很快成为以住宅小区为主的新城区。向南的扩展,直接动力是杭州城市行政区划的扩张。1996年,杭州市在萧山的西兴等乡镇基础上设立了滨江区,实现了

8、跨江发展。这一带最初以工业为主,但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和用地条件,目前已成为浙江省产业层次最高的一个区域,同时房地产业发展也较快。向北的扩展,当前仍是相对较弱的一个方向。北边在历史上是工业区,2007年版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也把其定为以工业、仓储物流区为主,但其工业发展正在被下沙和滨江所替代,服务业则为邻近西湖的区域所替代,房地产势头则相对强一些。这种全方位的城市空间扩展,仍然是以西湖为中心的“同心圆机制”的产物。我们观察最新版的杭州卫星影像图,杭州主城区的空间形态,恰好是以武林门为中心展开的。可以说,杭州这座城市的外缘轮廓线,基本是以西湖为中心的一个同心圆。(三)杭州主城区的蝶形非均衡空间发展

9、战略这是当前受地形约束的一个较佳的战略选择,其终极目标,是把杭州主城区,打造成为东至下沙与海宁边界,西至临安青山湖,北至余杭与德清边界,南至萧山与诸暨边界,包含大量水面、低丘缓坡、农田,以及其它生态用地构成的生态廊道所组成的一个同心圆,形成较优的城市形态。这一蝶形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具体展开就是,东西拓展,南北强化;东重西轻,南高北服。主城区南北约30公里,即自半山至闻堰;东西约60公里,即自下沙至青山湖,形成非常形象的蝶形布局。图表 1杭州主城区蝶型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示意图由于这一区域内具有大量水面和低丘缓坡,加之应该有意识地将一部分农用地按生态廊道布局,因此建设用地面积粗略估计,大致为40

10、0至600平方公里。进一步从人口增长趋势判断,这是一个至2030年前可实现的布局设想。也可以把大江东放入这个布局。不过我们意见是不宜把大江东纳入主城区范畴,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主城区的总体布局更灵活,更有弹性,其城市功能也更突出市民社会和服务业。东西拓展。这是杭州主城区扩展的两个主方向,在空间扩展的同时,加快做强做精。南北强化。南北受地形条件和历史因素等影响,当前主要不是空间扩展,重点在于提高用地集聚和集约水平,提升城市功能。东重西轻。东部区块工业比重较高,且包括装备工业在内的重化工业将有一定的发展;西部区块以包括教科文卫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和人居为主。南高北服。南部区域在已形成的高新产业基础上进一步

11、提升,打造浙江最强的高新产业高地;北部区域以邻近西湖的“7”字型市中心区块,以及钱江新城区块为主体,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四)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的空间发展战略主城区空间发展战略,是杭州大都市空间形态优化的主体。当前实施好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的空间形态优化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杭州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力,增强杭州的空间竞争力。1、主城区与中间圈层和腹地之间,强化放射状相连相融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定义的作为副城的临平以及若干个组团,就城市空间形态而言,实际上可以列入中间圈层范围,腹地则是指富阳等五县。放射状相连,是指主城区与这些区域,通过道路和连续分布的城市街区为纽带,空间上紧密结合;这里的相融则是

12、指,主城区与腹地区域虽然空间上并不直接相连,但在管线、交通,以及生产经营与生活等方面,紧密连为一个整体。2、杭州城市与紧密辐射区域之间,强化空间相连相融杭州城市具有一批紧密辐射区域,主要有海宁的许村区域,以及诸暨市、绍兴县、安吉县和德清县的局部区域。杭州需要放下身段,进一步强化与这些区域的相连相融,加快推进与这些区域在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同时建议这些区域也应在空间等方面积极向杭州靠拢,如绍兴县的滨海工业区,应该成为大江东工业平台,一个以印染、化纤等为特色的重要的功能区块。二、进一步明确杭州城市功能强化的主要指向关于杭州城市功能强化的主要指向,总的是四个方面

13、。一是浙江人居中心,二是全省的教科文卫中心,三是全省的服务业中心,四是全省高端制造业发展大平台,亦即是三个中心一个平台的格局。远期是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现代大都市。1、浙江人居中心人居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杭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宜居环境,不但在省内,就是在整个长三角以及国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在杭州购房的业主,外地人占了相当比重,虽然缺少这方面权威统计,但从媒体报道的个案数字看,比重应该不低于1030%这样的一个水平。相当一部分在外地工作而在杭州购房的业主中,有的是给在杭州读书的孩子准备,有的则是打算退休后来杭州居住,当然也有一部分以投资为主。杭州房地产业有一句名言,“杭州不是杭州人的杭州”,

14、充分反映了这一状况。杭州房地产面向全省仍至整个长三角的这种格局,使得杭州房地产的市场需求,远远大于其它城市,这显然也是杭州房价上涨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2000年至2009年,杭州住宅销售价格指数高达1.966,位居全国第四位。在未来的岁月中,将杭州打造成为中国最为宜居的城市,吸引大量具有支付能力的人士来杭州定居,应该是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向,同时也是把杭州打造成为全省教科文卫中心和服务业中心的一个重要支撑。2、全省的教科文卫中心浙江的教科文卫资源主要分布在杭州。教科文卫既具有公益特征,更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支撑。浙江教科文卫的长期增长弹性将高于GDP增

15、长速度,亦即长期增长弹性大于1。我们对杭州教科文卫若干主要指标占全省的比重,进行了简单算术加总,这一数据高达54.2%,意味着杭州集聚了约占全省一半左右的教科文卫资源。一些特别突出的数据:杭州在校学生数占全省的45.7%,在校研究生占全省的83.0%;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的58.8%,科研机构经费收入占全省的79.9%;报纸出版发行量占全省的60.0%,图书出版发行量占全省的73.8%;医院床位占全省的24.3%,三甲医院占全省的57.1%。图表 2杭州市教科文卫在全省的地位全省杭州占比高等教育学校数(所)773646.8 在校学生数(万人)83.237.99 45.7 在校研究生数(万人)3.582.97 83.0 科技专利受权量(项)52955983118.6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项)3269192358.8 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个)80460.4 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亿元)24.781819.80 79.9 科研机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58873926.0 66.7 文化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个)711926.8 出版报纸(亿份)29.617.7560.0 出版图书(亿册)2.92.1473.8 出版杂志(亿册)0.750.7397.3 卫生医院床位(张)1233552998724.3 卫技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