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768186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张掖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14题;共44分)1. (6分) (2018高三下武邑开学考) 下图示意1982年和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摹本特点是( ) A . 东部最密,西部昂稀B . 中部最密,东部最稀C . 中部最密,西部最稀D . 东部最密,中部次之(2) 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人口级别( ) A . 没有提升B .

2、显著提高C . 中部提升明显D . 提升幅度不明显(3) 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人口级别提高快的原心是( )临近港澳 基础设施好 经济发展水平高 自然增长率高 就业机会多A . B . C . D . 2. (2分) (2018高一下鸡泽月考)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20052010年( ) A .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3. (2分)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0-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3、。发生在四川和广东之间的人口迁移A . 延缓了四川的老龄化进程B . 加快了广东的老龄化进程C . 降低了四川的城市化水平D . 提高了广东的城市化水平4. (6分) (2018高三下龙岩模拟) 图a示意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图b示意某发达地区(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a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 ) A . 甲、乙、丙B . 丙、乙、甲C . 乙、丙、甲D . 丙、甲、乙(2) 根据文字

4、和图3b信息可以推测,该发达地区( ) 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出生率低,人口抚养比下降 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A . B . C . D . (3) 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上海与该发达地区共同的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是( ) A . 人口老龄化 降低就业年龄B . 人口老龄化 推进养老产业发展C . 人口数量减少 促进产业升级D . 人口数量减少 鼓励生育增加人口5. (2分) (2016高一下双峰期中)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

5、,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 .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 .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6. (2分) 2007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2460美元。根据散点分布情况的观测与统计分析的特征,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无相关。B . 起飞阶段,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但经济产出出现严重的滞后状态。C . 高峰阶段,城市化率与人均GDP高度相关,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我国当前正向这一阶段迈进。D . 后期阶段,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制约经济发展7.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

6、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A . 地球环境容量B . 环境承载力C . 环境人口容量D . 人口合理容量8. (2分) 目前,合肥市的主要商业街分布于城市中心地区,其体现的布局原则是( )A . 交通最优B . 资金最优C . 货源最优D . 市场最优9. (4分) (2019高三上武汉期中)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

7、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条住宅基地变化率曲线,分别表示的是:( ) A . 全村、村中心、村周边B . 全村、村周边、村中心C . 村周边、全村、村中心D . 村中心、全村、村周边(2) 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 .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C . 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 . 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0. (4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千米,全线贯通后由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结合下图完

8、成下面小题。(1) 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 地形、水源B . 水源、热量C . 光照、热量D . 土壤、地形(2)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A . 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B . 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C . 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D . 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11. (2分) (2018高一下易门期末) 读某区域农业生产示意图,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 黄河三角洲B . 长江三角洲C . 珠

9、江三角洲D . 太湖平原12. (2分) (2017高一下蚌埠期中) 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B . 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 . 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D . 单产一般比小麦低13. (4分) (2017高一下舒兰期末) 读“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1) X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 商品谷物农业B . 地中海式农业C . 乳畜业D . 游牧业(2)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 . 科技投入较大,机械化水平高B . 气候温凉潮湿,利于牧草生长C . 集约化程度高,多靠近大城市D . 城市化程度高,劳动力成本高14

10、. (4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A,B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 . A地以种植业为主,B地以畜牧业为主B . B地比A地农业集约化程度高C . 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 . A,B两地农业的商品率都很高(2) 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地的地形类型相同B . 七月份,两地均高温多雨C . 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D . A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15. (2分) (2018高一下徐

11、州期末) 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增加。 16. (2分) (2017高一下江苏期中)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17. (2分) (2017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商品率低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也很低。18. (2分) (2018高一下新丰期中) 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的地区,人口总数仍可能在增加。 19. (2分) (2017高一下东台期中)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者中,拉丁美洲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最高。20. (2分) (2017高一下阜宁期中) 社会因素是导致城市中住宅区发生分化的主导因素。21. (2分) (2018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历史因素是城市

12、功能区形成的基础。 22. (2分) (2017高二下涟水会考) 商品率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所在地区人口密度都很高。( )23. (2分)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 24. (2分) (2017高二下江苏月考)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农业。三、 综合题 (共4题;共43分)25. (8分) (2017高一上海南期中) 下图是某城市规划图,计划在图中ABCD四处分别建设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服装厂,河流向西南方向流,从城市环境角度考虑,应如何布局?理由是什么?(1) 自来水厂应建在_处,理由:_;(2) 化工厂应建在_处,理由

13、:_; (3) 钢铁厂应建在_处,理由:_; (4) 服装厂应建在_处,理由:_。26. (15分) (2017高三上林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些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但是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进入了误区,将加速城镇化等同于加强城市建设,不考虑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透支未来进行城市建设。材料二:现代田园城市是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基底,以多中心、多组团为新型城乡空间格局,以经济、社会、生态、交通一体化作为城乡发展模式,拥有人性化、现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分工明确、分类精细的社会性城市功能,由多级城乡组团构成的城市,也是能够为居民提供高质、高效生活的城市。材料三:下图为现代田因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思路图。(1) 说明我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原因。 (2) 从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类型等方面分析现代田园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 (3) 指出影响现代田园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 27. (5分) (2014高一下九江期中)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自然村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该自然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该自然村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最冷月平均气温约1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28;人口密度约550人/平方千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