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733042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当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挺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目前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倡导“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

2、金名将岳飞被觉得是“忠”的典范。目前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规定。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倡导“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因此,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老式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非常强调孝道,

3、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因此,孔子倡导“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特别是看待父母,核心是要真心爱敬,缺少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种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种不孝者,她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倡导“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体现人的崇高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古代君主把履行仁

4、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的。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惜人、发展人的目的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可以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仁的思想,还体目前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干体现爱心,如果看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倡导“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白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

5、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核心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固然,作为一种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看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规定,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作为我们来说,就是积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能阴奉阳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更不能做俗话说的吃里扒外的事情。 倡导“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她人。“礼”初始的意思是举办仪礼,祭神求福。用贵重的器物祭祀,表达对“天”的感谢和尊重。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方面要尊重她人。说到“礼”,就是要保

6、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一般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种民族文明限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礼的实际运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线标志。难怪不讲“礼”的人,人们会鄙夷说她是个“动物”。 倡导“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结识、懂得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可见,这个“智”的规定,是“大聪颖”,不许耍“小聪颖”;小聪颖的人,不是“智者”。“智”一方面体现的就是个人的能力。这个社会需要德才

7、兼备的人,如果都是无才无德的人,这个社会是不会发展的,甚至会陷入民族危机。作为每个人来说,一方面要养家糊口,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么不要谈服务社会,恐怕家庭都很难稳定。目前,竞争的形势非常剧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体目前个人能力上,读了大学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因此,只有强化自身的能力,才干谈得上为社会为家庭做奉献。 倡导“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一种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孔子还把“信”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治国“三要”,即“足食,足兵,民信之”,也就是说,国家的主线,要让人民安居乐业,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胜利果实,国家要用信用来维系整个统治体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种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一种没有信用的国家,一定没有前程,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种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后被社会抛弃。 当今时下,倡导“忠孝仁义礼智信”,我觉得不会过时。如果一种社会,是非混淆美丑颠倒,撒谎骗人不再丢人;盗版书籍层出不穷,山寨产品即为褒义;假唱替身成为家常便饭,走私贩毒受人景仰尊敬;公平正义受到克制,社会信用付诸流水。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是没有前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