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汇报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34KB
约9页
文档ID:437091899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汇报_第1页
1/9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汇报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汇报[1/2]10月23日至11月4日,市第1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全体学员依据学习计划安排,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的组织下,赴宁波市委党校进行异地教学在13天的时间里,我们听“真经”于堂上,观“潮涌”于衢中,虚心学习,认真思索,触动不少,获益良多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见识,又找到了差距,增强了信心异地教学为全体学员提供了跳出看的机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这次宁波之行,我们关键听取了“十一五”经济增加中的矛盾及其思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走在前列、实施港桥海联动促进宁波经济发展、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民营经济和宁波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省型社会、络和现代社会、干部心理素养和心理效应等10个方面的专题汇报和讲座,实地考察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仑港、天一广场、余姚丹山赤水、全球生态500佳奉化市滕头村、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慈溪市周巷镇、省级全方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慈溪周巷长胜市村、宁波雅戈尔集团、浙江吉利汽车有限企业等10个现场教学点这些考察点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集中代表了宁波市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果。

置身高楼林立的城市,徜徉富饶整齐的村庄,靠前观察深入实施城镇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等“六大联动”发展战略的澎湃之势,亲身感受建设当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矫健步伐,无不为宁波的发展成就而惊叹,无不为宁波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而折服,无不被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深深打动,无不被广为传送的甬城之爱而感动  宁波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6.7万,其中市城区面积256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13万,辖6区、2县和3个县级市,是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宁波市依靠其优良的港口条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及接壤上海、濒临杭州湾的独特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空前,活力四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富足,一个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当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正散发熠熠光彩宁波人坚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和时俱进、开拓创新,前后取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项桂冠全市实现地域生产总值244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8.84亿元,第二产业1353.53亿元,第三产业964.03亿元;完成地方财政通常预算收入46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2.3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3.11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334.95亿美元,其中出口222.3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成174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成7810元。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宁波市位居第18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第8位在《福布斯》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在社科院公布的200个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宁波位居第6位宁波市下辖的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象山县、宁海县全部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即,县域经济和城区经济之比为5:5  二  在这次异地教学中,全体学员全部强烈地感受到,宁波市的今天或许就是我们市的明天要加紧率先建成全方面小康社会、率先基础实现当代化步伐,就必需认真总结她们的优秀经验,学习借鉴她们的做法,将对我们实现由小康向当代化的历史跨越有着主要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宁波市的发展最少有这么几条基础经验  1、时时事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时时事事紧紧围绕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第一,她们促发展不为形势所左右,不被其它工作所干扰、冲淡不论某一时期国家出台什么宏观调控政策,她们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当他人还在争论、左顾右看的时候,她们早已走在前头,用一句诗来讲,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第二,她们促发展的领导力量集中即2、4、8理论,市级、县市级、乡镇级领导分别确保有20%、40%、80%的精力用于抓经济建设;每条线、每个部门全部在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而且这些服务不是抽象间接的,而是详细直接的,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和考评要求。

第三,她们促发展勇于突破框架和本本,只要符合“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就发扬“四千万”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变通第四,她们促发展,有着十分强烈的机遇意识,既善于抢抓机遇,又有关变挑战为机遇她们认为宏观调控是机遇,人“下”是我“上”的机遇紧紧抓住了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等历史性机遇,取得了先发优势  2、面向新世纪,建设和发展做到视野开阔,着眼长远,高起点、大手笔不论是繁荣的天一广场商业圈、老外滩、东钱湖、三江口,还是宽广气派的鄞州大道、当代化的高教园区、花园式的雅戈尔工业园等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宁波考察汇报[2/2]第2页等,无不是悠久历史文化和当代时尚活力的交相辉映,无不是东方底蕴和西方时尚、实力和魄力的有机融合城市建设是这么,其它如人才引进、企业集群发展、旗舰企业培育、争创名牌和社会事业发展等等也一样,以超前眼光的大气魄、大手笔、大动作来精心设计建设在未来的竞争中,宁波把自己定在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结算中心、外贸进出口中心在区域发展上,她们正在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就是要建设东部新城和当代化的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推进产业高度化、协调化,构筑宁波经济圈。

  3、十分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人文环境既是区域发展的和条件,同时又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区域社会当代化的主要标志宁波市坚持以人为本,全方面协调可连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精力和发展的关键放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化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上,大投入、大建设,发明了一个很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富有当代气息的城镇环境优越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吸引了一个个大的项目投资宁波,截止底,累计同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0026家,投资总额406.8亿美元,协议外资25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7亿美元,2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兴办56家企业她们抓精神文明建设,着重抓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抓科学生活方法的提倡和示范,抓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抓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服务规范,抓小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抓社会运行秩序的管理,从而达成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  4、干部有勇于直面困难和挑战的精神状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来担起建设跨世纪的重担一个地方能否抓住机遇加紧发展,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干部的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许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是最好的诠释一是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

学习考察中,不论是党政干部还是党校老师,无不传输着一个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和奋起直追的时代精神,全部以发展为己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不满足已经有的成绩,自我加压,超越自我宁波把上海作为自己赶超的标杆,计划跨行政区域,以城市圈来统筹整个大宁波市的发展三是勇于突破、敢开先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为有效发挥北仑区域的整体功效,理顺了北仑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两区合并,实施“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推进了北仑区域的快速发展四是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务实的宁波人长久受浙东学派的熏陶,强调的是要实事求是,低调办事,不事张扬,众富不露富  三  “她山之石,能够攻玉”现在正面临着全方面接轨沪杭的机遇和挑战,和周围城市的剧烈竞争,怎样在竞争的夹缝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确保嘉兴首位、浙江领先和全国升位,宁波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应围绕打造环杭州湾当代工贸强市、长三角文化旅游名市、杭嘉湖宜居创业新市这一目标,在发展大产业、构筑大载体、促进大统筹、优化大环境上下功夫,努力促进由小康向当代化的历史跨越  1、在发展大产业上要明确两个支点:优秀制造业、当代服务业在产业经济中,优秀制造业表现产业重心,当代服务业表现增加潜力。

优秀性是制造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表现,打造优秀制造业的第一条就是要把科技、信息、人才切实武装到企业中去,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优秀管理理念,向科技要效益,向信息要效率,向人才要发展和此同时,要主动应用优秀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加紧发展优秀制造业,就是要立足现实基础,抓住皮革经编、家纺印染、印刷包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1232”产业,经过扶强扶优、合并改造等路径,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中小企业,使龙头企业和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紧密协作和比较健全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要加紧发展当代服务业,就是要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推进,加大经济增加的中间投入要根据跳出工业抓工业的思绪,推进当代金融、当代物流、当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尤其要重视金融体系建设,主动探索建立以民间资金为主体的风险投资资金,引进一批外资外地银行,强化信用担保,拓展资本市场,改进金融生态环境,为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2、在构筑大载体上要突出两个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要致富先筑路主动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运河改道、通村达户到组道路建设,构筑公路、铁路、水路等多个运输方法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络体系,努力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方便和外界的联络,缩短和各地的时空距离。

要深入理顺省级开发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和镇工业功效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经过大开发、大投入,实现大集聚、大招商,真正构建发展的大平台要突出产业的专业化布局,引导分散在全市的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加紧推进园区布局结构的调整,更加好地发挥集群功效要加紧各工业区的信息化、生态化改造步伐,着力建设数字化、循环型园区  3、在促进大统筹上要抓住两个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社会事业一体化从的实际来看,统筹发展的关键是统筹城镇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建设、农民增收这个关键步骤,根据城镇一体化的思绪,着重做好发展设施型农业、城郊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篇文章,加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训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握降低农民、降低村庄的社会发展趋势,长远性、高起点制订好新农村建设计划,力促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辐射、城市文化向农村传输深入开展“小康示范、百村整改”、“生态家园”工程,大力改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培育乡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城镇小区卫生服务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疫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卫生机构,立即建立健全覆盖城镇的小区卫生服务机构络。

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处理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建立健全城镇老师对口制度,调整全市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配置,推进城镇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4、在优化大环境上要强调两个基点:环境创优,服务提效要抓好硬件建设,加紧一主两副多星建设,深入美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功效,形成富有特色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转向文明、法治、生态、开放的当代化社会,营造吸引外来投资者的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使成为聚才磁场、创业乐园、投资热土、成本洼地、安全港湾、生态家园在软环境建设中,最关键、最突出的还是审批制度的改革审批步骤繁琐、周期长依然是企业引进和发展中的无形关卡巩固和深化效能建设,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要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办证窗口建设,所给予的权限要深入到位,所负有的职责要深入明确,切实推行好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步骤和通道的建设,使之通畅、绿色、简便,各部门之间要沟通、协调、衔接好;三是要把好关口,“批”和“审”有机结合,对污染企业的审批、企业用地的面积、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全部要进行调控总而言之,经过营造设施配套的基础环境,完善创业功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