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学湛江赤坎的鱼的分类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2.19KB
约8页
文档ID:436842194
动物学湛江赤坎的鱼的分类_第1页
1/8

动物学报告调查市场:寸金市场组员:许小冰、车展、陈宝金、黄晶、刘月珍、蔡丽娇、莫少桃黄健仪、熊小娜、吕焯诗、刘静婷、孔国才一、调查鱼种1.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 硬骨鱼纲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鱼属__ " ' 虬别称:六线鱼、海黄鱼- 又名黄花、大鲜、黄瓜鱼、大黄花鱼八'^形态特征: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 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 , 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耳Um卜. 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 56〜58,背鳍 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鳍条臀鳍具2鳍 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 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 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2、鳝鱼( Monopterus albus)合鳃鱼目 合鳃鱼科 黄鳝属 形态特征: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 头长而圆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上 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 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 峡体表一般有润滑液体,方便逃逸,无鳞无胸鳍 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 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大多是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有深灰色斑点,也有少许鳝鱼是白色,俗称"白鳝"3.鯆鱼赤魟(Dasyatis akajei)属软骨鱼纲,下孔总目, 鲼形目,魟科,魟属俗称:鯆鱼,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 形态特征:身体极扁平,体盘近圆形,宽大于长 吻宽而短,吻端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 1/4眼小, 突出,几乎与喷水孔等大喷水孔紧接于眼后方 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位于体盘腹面鼻孔 在口的前方,鼻瓣伸达口裂口小,口裂呈波浪形,口底有乳突 5 个,中间 3个显著齿细小,呈铺石状排列体盘背面正中有一纵行结刺,在尾部的较大; 肩区两侧有 1 或 2 行结刺尾前部宽扁,后部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 2-2.7倍,在其前部有1 根有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在尾刺之后,尾的 背腹面各有一皮膜,腹面较高且长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眼前外侧、喷 水孔内缘及尾两侧均呈桔黄色,体盘腹面乳白色,边缘桔黄色4.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科: 鲭科 属:马鲛属 又称蓝点马鲛鱼、鰆鱼,俗名鱍鱼、竹鲛。

形态特征: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尾柄细,每 侧有 3 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 于体高、口大,稍倾斜,牙尖利而大,排列稀疏、体被细小圆鳞,侧线呈不规则 的波浪状、体侧中央有黑色圆形斑花背鳍2个,第一背鳍长,有19〜20个鳍棘, 第二背鳍较短,背鳍和臀鳍之后各有8〜9个小鳍;胸鳍、腹鳍短小无硬棘,尾鳍大,深叉形5•剥皮鱼(N avodon sep tentrionalis )纲:辐鳍鱼纲 目:鲀形目 属:马面鲀属 绿鳍马面鲀 形态特征: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 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 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 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 行倒刺;腹鳍 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 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 得名6•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 形态特征:外形似鲢是淡水鱼的一种 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 上翘。

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 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 倍更扁平,从 暗绿色,有 象龟它的7.甲鱼(鳖)(Trionyxsinensis)别称:甲鱼,水鱼,团鱼,王八 目:龟鳖目,科:鳖科,属:鳖属 形态特征: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 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 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其头 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没有乌龟般的条纹,也较乌龟为软周围是柔软细腻 的裙边肢各生五爪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8、大头鱼( Aristichthys nobilis)种名:鳙鱼 拉丁名:地方名:大头鱼 俗名: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 鱼,大头鱼、鳙头鲢、鲸鱼 分类: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 外部特征:体侧扁,稍高腹鳍基底至肛门处 有狭窄的肉棱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吻 圆钝眼小,下侧位,在头侧正中轴下方鳃耙状如栅片,但不愈合,有鳃上器, 耙数随个体增大而数量增多鳞很小,侧线鳞 99-115,背鳍 3,7,很短,起点于腹鳍起点之后,胸鳍大而延长,末端起过腹鳍基部臀鳍3,12-13。

尾鳍深叉 状,上下约等长体灰黑色,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具黑色细斑腹部银白色 各鳍条呈灰白色,并有不少黑斑银鲳鲳鱼、镜扁鱼体长 吻圆钝略 两颌各有9、银鲳(Pampus argenteus )地方名: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 鱼、草鲳、白仑、乌伦、枫树、叶、 俗名:镜鱼,鮀鱼,鲳鳊分类:鲈形目,鲳科 鲳属 外部特征:体呈卵圆形,侧扁,一般 20~30 厘米,体重 300 克左右头较小, 突出口小,稍倾斜,下颌较上颌短, 细牙一行,排列紧密体被小圆鳞,易脱落,侧线完全体背部微呈青灰色,胸、 腹部为银白色,全身具银色光泽并密布黑色细斑无腹鳍,尾鳍深叉形 体侧 扁,略呈菱形鳞片小易脱落体色银白,背部较暗无腹鳍;背鳍与臀 鳍呈镰刀状;尾鳍深叉10、秋刀鱼( Cololnbis snira)种名:秋刀鱼拉丁名:地方名:秋刀鱼分类: 颌针鱼目 竹刀鱼科 秋刀鱼属 外部特征:本鱼体延长而纤细,侧扁两颚向前 延伸短喙状,下颚较上颚突出背鳍与臀鳍位于 身体之后方,均无硬棘,其后方均具小离鳍;背 鳍具10~12 枚软条及6~7枚小离鳍,臀鳍具12~14 枚软条及7 枚小离鳍;腹鳍位于体中央之略后方; 尾鳍深开叉;脊椎骨约63 个;体被细圆鳞;侧线下位,近腹缘。

体背部及侧上 方为暗灰青色,腹侧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银蓝色纵带体长可达 35 厘米11、鲮鱼( Cirrhina molitorella)种名: 鲮鱼 地方名:鲮鱼 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 分类: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外部特征:一般体长15〜25厘米体长 两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腹部圆 而稍平直头短小,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口小,下位,呈弧形上唇边缘 呈细波形,唇后沟中断,下唇边缘布满乳突上下颌具角质锐缘,与唇 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较短小或退化仅留痕迹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圆 形侧线平直,侧线鳞38〜42枚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至尾基的距离大于至吻 端的距离胸鳍尖短,尾鳍宽,深叉形体青白色,有银白色光泽胸鳍上方、 侧线上下有8〜12个鳞片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块幼鱼尾鳞基部有一黑 色斑点12、石斑(Epinephelinae)地方名:石斑、过鱼别称:季鱼,红季鱼,海鸡鱼,会鱼,过鱼 分类:鲈形目 鮨科 外部特征:石斑鱼为触礁性鱼类天然的种类 栖息于沿海岸岩礁、起伏而又多石砾的海区、 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鱼礁等水域石斑鱼是典 型的捕食型肉食性鱼类, 它靠着灵敏的视觉和 感光、感色的分辩能力,往往凶猛地掠食鱼、 虾、蟹、章鱼、甚至藤壶等海洋生物,特别喜 食鲜活动物。

渔民们根据它栖息的水域海况、生活习性及不同季节选择适 口的小虾、章鱼、沙蚕等作饵料13、鲫鱼( Carassius auratus)种名:鲫鱼 地方名:草鱼板子、喜头鱼、鲫瓜子、鲋鱼、 鲫拐子、朝鱼、刀子鱼、鲫壳子[形态特征]一般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 (也叫梭型),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鳃耙长,鳃丝细长 下咽齿一行,扁片形侧线微弯 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 3 根硬 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 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 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 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 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 “东 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14、鲷鱼(Pagrosomus major)地方名: 鲷鱼俗名: 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 分类: _鲈形目 鲷科 外部特征:体卵圆或椭圆形,侧扁而高,背 缘轮廓凸口小或中大,端位,稍能 伸缩颌齿发达,圆锥状或门齿状,有些种 类具臼齿;锄骨和腭骨无齿。

主上颌骨大都 或部分被眶前骨所覆盖,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下方前鳃盖骨缘平滑;体被 栉鳞,颊部及主鳃盖骨亦被鳞;侧线完整15、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地方名: 鲈鱼俗名: 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分类: 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外部特征:体长而侧扁,一般体长为30~40厘米,体 重400〜12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间 鲈鱼有4条隆起 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 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 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 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 点逐渐不明显背鳍2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16、鲤鱼( Cyprinus carpio)地方名: 鲤鱼俗名: 鲤拐子、鲤子吻须背部斑纹,分类:鲤形目 鲤科 外部特征:体侧扁而肥厚,具须2对, 短,颔须长野生种体金黄色,养殖鱼 黄绿色,腹部淡黄色;各鳞形成网目状 各鳍微黄色,尾鳍浅叉形,背鳍硬棘3至4枚;背鳍软条17至23枚;臀鳍硬棘2至3枚臀鳍软条5至6枚;脊椎骨36至37个,体长可达1 20厘米。

17、塘虱( Clarias fuscus)■k 地方名:埃及俗名:塘虱鱼、塘角鱼1 WK 分类:鲶形目、胡子鲶科A 外部特征:胡子鲶头部扁平而坚硬,枕骨较宽,体延长型,前半部呈圆筒型,后半部 x i侧扁,体表光滑无鳞,口稍下位,上、下颌 及犁骨上密生绒毛状牙齿,形成牙带触须 发达有4对,但眼小胸鳍短而圆,棘特别 发达,具有御敌和支撑行动的作用,体侧一般呈灰褐色,上有许多灰白色 的纹状斑块和黑色斑点,腹部为白色,背鳍、腹鳍特别延长,止于尾鳍基 部,尾鳍呈圆扇形解剖罗非鱼( Tilapia)别称:非洲鲫鱼,南鲫,越南鱼分类:鲈形目 丽鱼科 罗非鱼属体形特征:该属原产于非洲,有 600 多种,目前被养殖的有 15 种罗非鱼是一 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广盐性鱼 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 小改变栖息水层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 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