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3237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6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青少年需要经受锻炼,强健体魄,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拼搏。为此,班级开展“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一)格言学习(1)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2)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运动的身体青春常在。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3)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格言(4)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 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增进 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5)流水不腐,

2、户枢不蠹。人之形体,其亦如是。圣济总录(注:枢,转轴。蠹,d,咬器物的虫子。)1. 同学们对以上格言的内容有不同理解,你认为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文明”“野蛮”在句中的意思是“使文明,使野蛮(引申为强壮)”。B. “苔”在句中的读音是ti,“青春常在”中“常”的正确写法应是“长”。C. 第(3)句使用排比修辞突出跑步运动对人的影响,语言充满号召力。D. 根据第(4)句的语意内容,处标点应使用分号,处应使用顿号。2. 对第(5)句格言,同学们有不同的认知,你认为下面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根据“木兰当户织”的意思推断,“户枢不蠹”的“户”指“窗”。B. 根据“不蔓不枝”的词语活用特点

3、推断,“户枢不蠹”的“蠹”义为“蛀蚀”。C. 这句格言的写法与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样运用了类比说理的方式。D. “其亦如是”的“是”即“这”,指代前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B.“苔在句中的读音是ti”错误,在句中“青苔”的正确读音为qng ti;“青春常在中常的正确写法应是长”,正确书写就是青春常在,常在的意思是永葆旺盛的一颗心。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诗词的意思。A.木兰当户织:意思是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户,门;户枢不蠹: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户,门。并非指“窗”。故选A。(二)名作分享1936年,毛

4、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自己青年时期 、坚持锻炼的经历,他感叹地说:“我们后来也成为了热心的体育锻炼者。那时候,在寒假里,我们徒步穿过田野,穿过山林,穿过湖泊,渡过江河。还创造了在雨中淋雨的雨浴, 的日光浴,强风吹来的风浴等等新体育项目。在已经下霜的寒冷日子里,我们依然露天睡觉,甚至到了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对于增强我们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我后来十几年的行军打仗包括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都是靠那时候打下来的身体基础撑下来的。”(出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3. 在文中横线处填写四字短语,恰当的一项( )A. 风雨飘摇 挥汗如雨B. 风雨同舟 日久天长C. 风卷残云 晴

5、空万里D. 风雨无阻 烈日当空4. 某同学想写一个批注来评价毛泽东的健身事迹,但不知道怎样写,请你使用“如果那么”这组关联词写一句批注作示范。【答案】3. D 4. 参考示例:如果毛泽东不经受坚苦的体育锻炼,那么他就不可能有好的身体素质,更不可能带领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风雨飘摇: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风卷残云:像大风吹散残云一样。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结合“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

6、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回忆自己青年时期、坚持锻炼的经历”可知,处所填的词语是用于形容毛泽东青年时期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坚持锻炼的经历,故应选填“风雨无阻”;挥汗如雨:形容天热出汗多;日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晴空万里: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烈日当空:火热的太阳在天空中,形容天气非常热。结合“还创造了在雨中淋雨的雨浴,的日光浴”可知,处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在太阳底下进行晒日光,故应选填“烈日当空”。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结合毛泽东的话语“这对于增强我们的体质也许很有帮助,我后来十几年的行军打仗包括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都是靠那时候打下来的身体基础撑下来的”可知,正是因为毛泽

7、东青年时期风雨无阻,坚持锻炼,才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支撑他在后来十几年的行军打仗,包括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据此可用“如果那么”这组关联词写一句批注。示例:如果毛泽东青年时期不坚持体育锻炼,那么他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可能在后来十几年的行军打仗中撑下来,更不可能走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进而领导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三)演讲备稿运动给人带来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毅力等多种收获。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关注之

8、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强烈的阳光所萦绕,为律动感的音乐所振奋,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它也是那些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普通大众接触到现代社会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努力把它发扬光大。5. 有同学认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根据上下文你认为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A. “关注”改为“关爱” “强烈”改为“酷热”B. “关注”改为“热爱” “强烈”改为“灿烂”C. “

9、关注”改为“热切” “强烈”改为“美丽”D. “关注”改为“关照” “强烈”改为“缭乱”6. 同学们觉得画线句子的表达顺序存在问题,你认为下面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B. C. D. 【答案】5. B 6. A【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处:关爱:关心爱护。热爱:热烈地爱,形容爱的程度极深。热切:热情而恳切。关照:关心照顾。表现对大自然热烈的喜爱,应将“关注”改为“热爱”;第二处:酷热:极热,多指天气。灿烂:形容光彩鲜明夺目,还可以形容色彩灿烂,光辉灿烂。美丽:好看、漂亮。缭乱:处于零乱、混淆状态心绪缭乱,也可形容事物杂乱无章。形容阳光,应将“强烈”改为“灿烂”;故选B。【6题

10、详解】本题考查排序。句“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从奥林匹克主义的诞生开始谈起,承接前文“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接下来先是句中“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再是句中的“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先被推崇,再成为支柱;故排为:;故选A。(四)拟定班训7. 青少年要强健体质,更要强大内心与能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是梁启超先生真切的期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青少年时立下的誓言;“实事求是”,是伟人毛泽东具有影响力的号召。同学们结合以上名言,围绕如何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拟写了班训。你认为下列

11、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强健 视野 进取 意志B. 自强 竞争 友善 品格C. 健体 立志 崇实 担当D. 健康 责任 诚信 美德【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结合“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可提取关键词“责任、担当”;结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提取关键词“立志”“健体”;结合“实事求是”可提取关键词“崇实”;A.“视野”“意志”与名言内容不符合;B.“竞争”“友善”与名言内容不符合;D.“健康”与名言内容不符合;故选C。(五)诗文读写8. 下面诗句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一主题。请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字体抄写在横线处。(1)读

12、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宋谢逸送董元达)(2)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唐李颀古意)(注:古代幽燕地区游侠之风盛行。)(3)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唐李白少年行)(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晋曹植白马篇)_【答案】示例: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书写。要求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用正楷或行楷字体抄写在横线处。任选其中一句,端正正确地书写即可。注意“儒、跃、入、幽、燕、壮、躯、赴”等字要正确书写。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9. 默写。复行数十步,_。(陶渊明桃花源记)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青树翠蔓,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巴东三峡巫

13、峡长,_。(郦道元三峡)吟诵中国古诗的同时,还能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珍重彼此情感,如李白在诗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_”;要常怀感恩之心,如李贺在诗中写道“_,提携玉龙为君死。”【答案】 . 豁然开朗 . 寤寐思服 . 蒙络摇缀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报君黄金台上意【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豁、朗、寤、寐、络、缀、猿、裳、郎”等字要正确书写。阅读茅屋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4、。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0. 诗中画线的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八月秋高风怒号”使用_修辞手法,写出了_;“布衾多年冷似铁”使用_修辞手法,写出了_。11. 有同学质疑,作者在现实遭遇背景下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否是作者真实的思想表达。请你根据对杜甫的了解回答这个问题。【答案】10. . 示例:拟人 . 写出秋风声势之盛 . 比喻 . 写出布被的寒冷和僵硬,极言诗人穷困潦倒的生活现状。11. 示例:是真实情感表达。杜甫有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关注社会与时代的苦难,因而他能推己及人,感同身受,不是一味地描写个人痛苦,而是超越自我,以写实的创作态度抒写更多寒士的痛苦与人民的心声。【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意思是: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