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319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9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运用学校开展“走进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小华撰写了活动手册的前言。阅读前言,完成各题。人民大会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成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人民大会堂建筑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廊柱。东门迎面有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就来到大会堂的建筑主体部分。它由三部分构成:中部是宽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礼堂

2、,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座席的大型宴会厅,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楼。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整体为椭圆形,一层池座,两层挑台,能够容纳万人同时开会。顶棚呈穹隆形,中央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瑰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人民大会堂有“共和国殿堂”之美誉。70多年来,它既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也是一座历史丰碑。无数推动中国苍桑巨变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 无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像一个特殊的参与者,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3、见证了“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奇迹。人民大会堂,以人民的名义,走过悠长岁月,芳华依旧。(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矗”应读为“zh” B.“瑰“应读为“gu”C.“容”应写为“融” D.“苍”应写为“沧”(2)下面对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 B. , ;C , , D. ; ;(3)同学们在词典中查到“是”的义项有:直,正;正确;法则准则。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画横线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在这里的意思是( )【甲】国家的政治体制 【乙】国家做得正确的事 【丙】国家的大政方针2. 活动手册的封面需要配一幅图画。下面是国家邮政局

4、于2009年发行的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东门和万人大礼堂。请从中选择一枚作为封面配图,并说明理由。选择:_理由:_3. 在活动手册介绍“会堂藏品”版块,小立写下了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人民大会堂,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这里的画作,有巍峨挺拔的井冈山,有平江远去的长江三峡,有激情奔涌的黄河每一幅画卷,都是祖国最壮美的风景,都是画家对祖国饱含深情的赞歌。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画面的近景是青绿山峦、苍松翠柏,远景是茫茫云海、冰山雪岭,长江和黄河横贯整个画面。画面右上方,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大地,左上方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江山如此多娇”六个遒劲有

5、力的大字。面对这幅气势恢宏的画作,我们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毛泽东主席的词作 ,感受着伟人的豪迈情怀。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收藏最多的艺术作品。悬挂在金色大厅的巨幅铁艺书法作品中华颂,每字径尺,大气磅礴,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岸与自信,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文段中提到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是_,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以这首词为题材创作而成。(2)下面是四位同学朗诵毛泽东主席这首词后的感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着画作中浩茫绵延的雪山,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我感受到作者开阔的眼界和旷达的胸襟。B读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我仿佛看到远处的山峦在纷飞大雪中绵延起伏、奔腾跃动,充满活力。C

6、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再看画作中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沉静。D看着画作中雄伟的祖国山河,读到“江山如此多娇”时,我不禁心潮澎湃,自豪和骄傲之情油然而生。(3)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张志和创作的中华颂镶嵌到重新装饰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墙壁上。下面是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字体属于隶书,笔画灵动,收放自如。B字体属于楷书,线条匀净,体正势圆。C字体属于隶书,流动婉转,庄严大气。D字体属于楷书,笔法遒劲,正平俊朗。中华颂(节选)4. 参观结束,同学们在活动手册留言区写下参观感言。下面留言中,词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同学甲:“参

7、观人民大会堂,我的民族自豪感间不容发。它那宏伟的外观,气势非凡的造型,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和辛勤汗水。”B. 同学乙:“大会堂的庄严与辉煌绝不仅仅来自外观的美轮美奂,更来自它诞生的传奇和凝固在这里无数非同凡响的历史瞬间。”C. 同学丙:“在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过程中,专家们提出多种建筑方案,他们用聪明才智为新中国的政治殿堂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卷。”D. 同学丁:“大会堂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的每个台阶和廊柱都寄托着丰富的情感,每处走廊和厅室都诉说着辉煌的过往。”【答案】1. . D . B . 丙 2. . 示例1:图一 . 人民大会堂东门的门额上镶嵌着国徽,大理石门柱气势恢宏,会堂顶部一排红

8、旗迎风飘扬,能够体现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的特点,所以选用图一做封面。(示例2:图二邮票的画面为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规模宏大,无论是其巧妙的建筑结构,还是其寓意丰富的顶部设计,都能够体现人民大会堂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所以选用图二做封面。) 3. . 沁园春雪 . C . D 4. A【解析】【1题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以及语境作答。A.有误,“矗”应读“ch”;B有误,“瑰”应读为“gu ”;C有误,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人或事物)。“容”书写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标点的运用。“它既是”“也是”是一个主语,所以中间用逗号;“重大决策,在这里制

9、定”与“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是并列关系的复句,中间用分号。故选B。(3)本题考查字义的掌握。“共商国是”意思是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其中的“国是”指政策和方针。故选丙。【2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发行的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东门和万人大礼堂。请从中选择一枚作为封面配图,不设统一答案,任选一幅从画面的特点来介绍即可。例如:选图一,结合图片及第一小题第一段信息“东门迎面有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就来到大会堂的建筑主体部分”可知,人民大会堂东门的主要元素有大理石柱、一排迎风飘扬

10、的红旗、门额的国徽,这些都显示出大会堂外部的庄严肃穆。例如:选图二,万人大礼堂,结合第一小题第一段所给信息“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整体为椭圆形,一层池座,两层挑台,能够容纳万人同时开会。顶棚呈穹隆形,中央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瑰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可知,它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规模宏大,且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和光芒线、向日葵花瓣都有其特殊寓意,都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格。【3题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的积累。根据“茫茫云海、冰山雪岭”“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映照大地”“江山如此多娇”等句子可知

11、,这首词作是沁园春雪。(2)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C。有误,“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沉静”理解有误,应该是“无比激动”。故选C。(3)本题考查书法知识的理解。细看这幅书法作品,可知这是一幅楷体书法,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和修辞方法的运用。A。有误,“间不容发间不容发”的意思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用在此处形容“我的民族自豪感”不恰当。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5分)5. (1)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12、(3)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4)秋风送爽,天高气朗。在学校组织的秋游登高活动中,同学们纷纷选用古诗句来抒发登高望远的情怀,你选用的古诗句是“_,_”。【答案】 . 归雁洛阳边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示例1: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示例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雁、箫、遥”等字词容易写错。第(4)题关于登高望远的名句较多,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二)(共

13、5分)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 古诗词往往借助典故表情达意,或借古喻今,含蓄寄托情思;或化用前人诗句,增强表现力。本诗中,诗人借用“闻笛赋”表达了_之情。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_,_”是对“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化用,使词句表意更加丰富。7. 诗人多用客观事物“帆”抒情言志。本诗中写到了“帆”,李白行路难中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也写到了“帆”,请简要说说两位诗人借“帆”表达了怎样的情志。答:【答案】6. . 示例:对

14、故友的怀念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7. 示例:刘禹锡借“帆”描绘了“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的壮阔场面,表现了生生不息的活力,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李白借“云帆”高挂,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解析】【分析】6题详解】题空一:考查诗歌中典故寄托的情感。“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即对故友的怀念。题空二:考查名篇名句理解识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是化用谢庄月赋的诗句“隔千里兮共明月”。【7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句意为: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此句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内心愤懑不平和他昂扬的斗志,通过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