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3195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10月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真题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计算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总共24题,共24分)1. 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 )(1分) A数量特征 B本质属性 C相互关系 D存在形式2.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1分) A加减运算 B空间方位 C集合 D排序3. 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1分)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4. 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 )(1分) A动作 B教学 C游戏 D生活5. 从

2、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 ( )(1分) A教学活动 B教师观念 C儿童发展 D社会进步6. 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1分) A数量关系 B数学概念 C数学方法 l A对应关系 B序列关系 C等量关系 D包含关系10. 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 )(1分)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11. 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 )(1分) A层级分类 B多重分类 C多角度分类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12.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1分) 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

3、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C按物计数一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按物计数一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13. 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1分)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D认识l C日常生活情境 D游戏形式17. 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1分) A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B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C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D球体圆柱体长方体一正方体18. 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

4、放, 其目的在于 ( )(1分) A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19. 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并对测量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是 ( )(1分)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20. 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 ( )(1分) A学前班 B大班 C中班 D小班21. 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 ( )(1分) A自身为中心 B参照物为中心 C天地为中心 D方向为中心22. 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 ( )(1分) A教学活动 B智力发展 C游戏活动 D生活经验2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

5、的步骤是 ( )(1分) A确定评价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收集评价资料 D处理评价结果24. 通过评价来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等,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1分)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导向作用二、多选题(总共5题,共10分)25. 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 )(1分) A和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 B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C和同伴的相互作用 D和数学知识的相互作用 E和活动场所的相互作用26. 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依据有 ( )(1分) A教育目的 B教师 C儿童 D社会 E学科27. 学前

6、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有 ( )(1分) A操作法 B演示、讲解法 C游戏法 D发现法 E观察、比较法28. 以下选项中,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1分) A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不同”、“相同”等等 B学习按物体的数虽进行分类 C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D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E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29. 学前儿童的排序活动可分为 ( )(1分) A按规则排序 B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差异排序 E按面积与体积排序三、简答题(总共4题,共20分)30.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31. 简述数学教育总目标所表达

7、的思想。32.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33. 指导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的要点有哪些?四、论述题(总共2题,共20分)34. 为什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35. 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的指导要点。五、案例分析题(总共2题,共16分)36. 幼儿园教师介绍:小班儿童40名,年龄4、5岁,已经学会数数,其中50%可敷到40,另外20%也可数到20;中班近40名,年龄4、5岁,绝大多数能数到100,而且学会了10以内的数的组成调查者亲自对这些儿童进行了实际考察,他们拿看玩具娃娃,一个一个地去询问小班儿童:娃娃有几只眼睛?娃娃有几个耳

8、朵?娃娃有几个鼻子?,结果80%以上的儿童不能回答。他们又依次询问中班儿童: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儿童的回答都是正确的。当拿着两个玩具娃娃去问他们:两个娃娃分作两起,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多数儿童的回答是两个娃娃可以分成两个和两个。,拿三个玩具娃娃去问同样的问题,所得到的也是这样一类回答”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导致幼儿园教师和调查人员形成不同判断的原因是什么?(2)衡量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指标是什么?37. 实验者向儿童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儿童往另外一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儿童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儿童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的什么特点? (2)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关系的教育有何意义?六、教学设计题(总共1题,共10分)38. 按照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将实物或形体分成相等的2份”的教学活动。试卷第 11 页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