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3126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与安装案例分析考试题(一)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计算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案例分析题(总共5题,共120分)1. 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人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至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 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人都递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人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并于4月26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

2、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 发包人与承包人A于5月10日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的不含税合同价为6948万元,工期为300天,利润率为5。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1)由于发包人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至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纸延误导致承包人于8月27日至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人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早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早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至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早晨至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

3、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人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 经双方协商一致,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进行补偿。 问题: (1)指出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不要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工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3)该工程所在地市政府规定,高温期间施工企业每日工作时间减少1小时,企业必须给职工每人每天10元高温津贴。若某分项工程的计划工效为150m2小时,计划工日单价为50元,高温期间的实际工效降低10,则高温期间该分项工程每平方米人工费比原计划增加多少元

4、? 注: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 某建设单位拟自建一幢地上16层的综合办公楼项目(地上建筑面积为2.4万m2,单方造价3500元/m2,设计使用年限40年)。根据有关规定,该项目应带有一定规模的地下人防工程,如果不带人防工程需按项目总造价的2%交纳人防工程配套费(工程配套费作为工程造价组成部分,以地上和地下造价为基础)。因此,设计院对该项目地下部分提出了两个设计方案:方案A为不建人防工程,地下可利用空间用于建停车场;方案B为建规定规模的人防工程,剩余可利用空间用于建停车场。不同方案地下工程相关技术经济参数见表2.1,年基准折现率6%。表2.1不同方案地下工程相关技术经济参数表 。表2.2

5、资金等值换算系数表 。问题:1分别计算两方案的工程项目总造价(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2分别计算两方案的停车位年均总收益(不考虑车库大修损失)。3计算两方案的地下工程生命周期年度费用(不考虑建设工期的影响,地下工程建设造价在期初一次性投入,均形成固定资产,无残值),并选择最经济方案。4地下工程挖土机械测时纪录为,所需机械的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为12分钟,一次循环生产的产量为0.3m3,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机械幅度差系数为25%,计算完成每m3挖土所需的预算机械台班消耗指标。3. 某工程采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确定了中标人,业主与中标人签订了单价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六个分项工程,其分项工

6、程量、费用、计划时间见表5-1。该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费为6万元,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为10万元;暂列金额为8万元;管理费以分项工程中人、材、机费用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10%;利润和风险费以人、材、机、管理费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7%;规费以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和利润之和为计算基数,费率为6%;增值税销项税率为9%;人材机费用与管理费均不含可抵扣的进项税,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均不含规费和销项税。合同工期为8个月。 有关工程价款支付条件如下:1开工前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分项工程费(含相应的规费和增值税销项税)的25%作为材料预付款,在开工后的第46月分三次平均扣回。2安全文

7、明施工等总价措施项目费分别于开工前和开工后的第1个月分两次平均支付,其他总价措施项目费在15个月分五次平均支付。3业主按当月承包商已完工程款的90%支付(包括措施项目费)。4暂列金额计入合同价,按实际发生额与工程进度款同期支付。5工程质量保证金为工程款的3%,竣工结算月一次扣留。工程施工期间,经监理人核实的有关事项如下:1第3个月发生现场签证计日工费3.0万元。2因劳务作业队伍调整,使分项工程C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且作业时间延长1个月。3因业主提供的现场作业条件不充分,使分项工程D增加人、材、机费用之和为6.2万元,但作业时间没变。4因设计变更使分项工程E增加工程量120,(其价格执行原综合

8、单价),作业时间延长1个月。5其余作业内容及时间没有变化,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期间各月均为匀速施工。问题:1计算本工程的签约合同价、工程预付款和首次支付的措施费。2计算3、4月份已完工程款和应支付的工程款。3计算实际合同价款、合同增加额及最终施工单位应得工程款。(计算过程和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3位小数)4. 某建设项目有关资料如下:1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第3年投产,第5年开始到达100设计生产能力。2项目建设投资8000万元,预计75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5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折旧费为673万元/年(折旧年限为8年),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3无形资产在运营期

9、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4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末收回。5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量1.1万吨,预计每吨不含税销售价为7000元,其中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税率为12,所得税为33。6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1-1。7还款方式:建设期本息额在项目运营期间(即从第3年至第10年)按等额本金法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本金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长期贷款利率为622,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8经营成本的20计入固定成本(折旧、摊销费、利息支出均应计入固定成本)。问题:1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2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3编制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编制项目利润表。5计算

10、第7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其他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5.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建设某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项目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招标程序如下:(1)组织评标;(2)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3)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4)决定中标单位;(5)对申请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所有申请投标者;(6)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7)编制招标文件;(8)向资审合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9)发布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10)发出中标通知书;(

11、11)编制标底;(12)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13)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业主于2000年3月1日发布该项目施工招标公告,其中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大致规模、实施地点、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还要求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必须是本市一、二级企业或外地一级企业,近三年内有获省、市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且需提供相应的资质证书和证明文件。4月1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施工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各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的人员均按要求在一张表格上列表登记并签收。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工期不长于24个月,工程质量要求获得本省优质工程奖,4月18日16时为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由各投标人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

12、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招标人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工期等内容,还宣布了评标标准和评标委员会名单(共8人,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招标人上级主管部门代表1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并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问题:1上述招标程序中的工作顺序是否正确具体工作实施情况哪些方面不符合相关法律与规定2若本工程有A、B、C、D四家投标单位为有效投标,经评审,4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表3-3-1所示。列式计算D单位投标方案的年费用(基准折现率为10)。3评标委员会在初步评审中汇总了各投标单位的得分,如表3-3-2所示。各投标单位的报价以年费用作为评标基础,年费用最低的100分,与最低年费用相比,每上升1扣2分。若表3-3-2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业绩25、投标方案25、质量目标5、方案年费用45,计算各投标单位的评标得分。(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试卷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