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304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09年12月4日,来自世界100多个孔子学院的学生汇集北京,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汇报演出。据此回答12题。1.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至今,并走出中国迈向世界。表明了 ()A.儒家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主宰了西方文化B.儒家文化是世界的核心文化C.儒家文化符合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D.儒家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2.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汉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

2、是 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 B. C. D.3.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其中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4.2009年12月上旬,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型展览在京举办。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妈祖文化及弘扬澳门人爱国爱澳的中国传统艺术活动展示了澳门回归的巨大成就,深深吸引了参观群众。材料体现了澳门文化 ()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自己的特色是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的文化具有

3、自己的区域特征A. B. C. D.2009年10月中旬,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中欧系列文化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据此回答56题。5.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中欧历史文化交流久远、频繁,此次中欧系列文化活动必将进一步加强中欧互信理解,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下列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推陈出新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A. B. C. D.6.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展览会上,中国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宾国向世人展示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其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

4、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让参观者如醉如痴。这反映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主要是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求同存异 D.兼收并蓄7.“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A.受历史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受地理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导致文化区域性的主要原因D.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8.2009年是建国60周年,“爱我中华”唱遍华夏大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爱我中华”体现了 ()A.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

5、.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9.(2009安徽高考)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10.(2009广东高考)“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包容性 B.不平衡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二、非选择题:11.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的延续。请你结

6、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评析。(10分) 文化生活第六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2B、3B、4B、5B、6A、7B、8A、9C、10A11、答:上述观点不全面。(1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字的延续,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题中具有合理性。(3分)但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它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记载流传下来。(3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4分)3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