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2939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中国的文人似乎对月亮情有独钟。苏轼用“_,_,照无眠 ”(水调歌头)细致描绘了月光的流转;范仲淹用“皓月千里,_,_”(岳阳楼记)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表现了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中国的文人似乎尤其爱借酒抒怀,写下了无数关于酒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李白用“_,_”(行路难)表现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范仲淹用“_,_”(渔家傲秋思)表达出戍边征夫的矛盾心理;欧阳修用“_,_”(醉翁亭记)暗示了自己趣在物外的心境。【答案】 . 转朱阁 . 低绮户 .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2、金樽清酒斗十千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解析】【详解】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朱阁、低、绮、浮、沉璧、樽、珍羞、直、燕然、未勒、醉翁”等词语容易写错。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北京东城区沙滩有一座红色地标性建筑北大红楼。“红楼”修建于1918年8月,是一座西洋古典风格的大楼。由于主体采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这就是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的原因。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坐标,这座红楼被f (A.赋

3、 B.斌)予了象征意义,也点亮了中国的颜色。它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 (A.li B.li )、“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 甲 (A.发源 B.发祥)地之一,是中国 、 和 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走向 的历史起点。同时,北大红楼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留下了一批知识分子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足迹。在这里,李大钊创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蔡元培 乙 (A.大刀阔斧 B.大动干戈)进行教育改革,陈独秀等人创刊了每周评论,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1)根据拼音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_ 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甲_

4、 乙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4)在文中空白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思想启蒙 社会革命 伟大复兴 民族觉醒A. B. C. D. 【答案】(1) . A . A (2) . B . A (3)主体采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这就是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的原因。(由于主体采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 (4)B【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赋予,f y,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故选A。营垒,yng li,指堡垒、阵营,军营四周的围墙、防御建筑物等设施。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

5、析。甲,发源,f yun,意思是指江河等开始流出,起源。发祥,f xing,意思是兴起,发生。句中指“红楼”是以上运动兴起、发生的地方;故选B。乙,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地进行战争,现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句中指蔡元培果断地推行教育改革;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此句语病为句式杂糅,“由于”和“这就是的原因”杂糅,可修改为“主体采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这就是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的原因。”或修改为“由于主体采用红砖砌成,青砖窗套,红瓦披顶,人们习惯称它为红楼。”【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语意的衔接与排序。联系历史经验可知,

6、前文中的“新文化运动”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故第一空为;“五四运动”是我们民族觉醒的标志,故第二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我们国家社会革命的崭新里程碑,故第三空为;最后“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正在奔赴的目标,故第四空为。正确的排序应为:;故选B。二、阅读(70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3.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紧扣“壮词”来写,上阙写军旅生活,下阙写战斗场面

7、,可谓壮怀激烈。B.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C.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亮的共勉之词。D. 词的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4. 假如你是辛弃疾的朋友,借用以下链接材料中的话来宽慰“可怜白发生”的他,你会用哪一句?请简述理由。【链接材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答案】3. B

8、 4. 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来宽慰。理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时可效仿诸葛亮,归隐田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的理解分析。B这首词中采用典故的语句有两处。“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据世说新语载:是一种牛的名称。这里用此典烘托沙场秋点兵的豪迈气氛;“马作的卢飞快”中,的卢是一种名马,以跑得快而著名。史书载:三国时,刘备靠他其的的卢马才脱险。这里借用此典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五十弦”“霹雳”并非典故;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词人借这首词追忆了梦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

9、愤之情。而链接材料中,诸葛亮借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对先帝的感激和自己忠君报国、兴复汉室的决心。联系材料中的原话,选择符合情境的语句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句意为: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围绕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角度,宽慰辛弃疾在壮志难酬之际,效仿先贤归隐田园,宁静致远,放下执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意为: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形势危急之时奉行使命。可从成大事者要能耐住寂寞,要有在国家危难紧急时刻站出来的勇气,宽慰辛弃疾不必为一时的壮志难酬而郁闷,而要振作精神,随时做好在国家危机时刻战斗的准备。示例: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

10、于危难之间”宽慰辛弃疾。理由:诸葛亮敢于在国家危急关头承担使命,不应因一时的报国无门而磨灭志向,要振作精神,时刻准备着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点睛】链接材料参考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形势危急之时奉行使命,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

11、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武侯曰:“致之奈何?”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选自吴子励士第六) 【注】武侯:魏武侯,战国初期魏国国君。起: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恃:依靠,依仗。飨(xing):用酒食款待。士大夫:将士。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著:显露,显示。5. 解释下列

12、加点词语的意思。(1)致之奈何 致:_ (2)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 妻子:_ (3)秦人兴师 师:_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B. 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C. 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D. 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2)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8. 邹忌与吴起进谏方式不同,你更喜欢谁的方式?请结合选文或材料简要分析。【链接材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13、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5. . 得到 . 妻子儿女 . 军队 6. A 7. (1)赏罚严明就足以打胜仗了吗?(2)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每年派人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 8. 示例一:邹忌由“私臣”“畏臣”“有求于臣”谈到“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从生活小事关联到国家大事,类比讽谏,更容易使对方接受,所以我更喜欢邹忌的讽谏。示例二:吴起直接告诉武侯“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进谏时直击重点,措施具体,明白晓畅,所以我更喜欢吴起的直谏。【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

14、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怎样才能做到呢?致:做到,得到。(2)句意:又在庙门外赏赐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妻子:妻子儿女。(3)句意:秦国出兵。师:军队。【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题,要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判断方法加以判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赏罚严明这件事,我不能详尽地说明,虽然这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依靠它。“严明之事”是主语,“臣不能悉”是谓语,中间应该断开。“虽然”是句首的关联词,应当与“非所恃也”断开。因此可断句为: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1)严刑明赏:赏罚严明;胜:打胜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