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3669292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四大发明震惊世界,四大名著文采飞扬,唐诗宋词如歌如画。那一个个遒劲()有力的方块字,正记载着我们祖国的悠久文化,民间皮影、剪纸、糖人、泥人更是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雄z()。总之()目以待!(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上正确的拼音。遒劲 惟妙惟肖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雄z sh 目以待2(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准确性、时

2、效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共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C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呐喊。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D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穿井得一人愚公移山等。3(2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其兼备象

3、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BCD4(8分)古诗文默写。(1)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2)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 , 。(5)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借“ ,望峰息心”明己心志;晏殊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眷恋怅惘;李清照呼“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豪情万丈飞鸟本无情(她)和读诗词的你。5(4分)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松树金龟子的幼虫有烂叶、朽木吃就足够了。成

4、虫也只是啃啃松针,从不贪得无厌。如果我是松树林主人的话,我对它造成的小损失不会太放在心上。茂密的松树被吃掉些树叶,算不得重大事件。别去打扰它吧!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1)上述文字选自昆虫记,作者是 (人名)。(2)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昆虫记为什么既是一部科普巨著,又是一部文学经典。6(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6月12日,是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组织开展“身边的传统文化遗产”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

5、,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太极拳”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材料二:河南博物院坚持走在破圈创新的前列,数字化IP出奇招,用数字化“魔法”让文物真正“活起来”,在模拟的考古现场通过各种考古器具,对宝物进行身临其境地探索。上演了一场撩动大众新趣味的“在线穿越大戏”。 专家表示,在以往的“文创”数字技术中,大众更多的是传统文化及文物的见证者与欣赏者,使得大众与传统文化及文物之间的连接变得更为紧密。这种新方式、新玩法、新角度的“数字考古”,让大众成为了“

6、参与者”。 这不但打造了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标杆,同时,通过“文化+创意”的数字化探索,助力文旅融合高适量发展。 材料三:见图(1)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方面政府做了哪些工作?(2)请给材料二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3)如图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图标,请说明该图标的内容。要求: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7(14分)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完成问题。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7、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很,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息,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

8、直的枝。它的干呢,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被。它所有的丫枝呢,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参天耸立,不折不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正直,朴质,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9、?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根据选文内容,说说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2)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

10、强挺立的一种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加点词语)整体体会第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其表达效果。(从句式的角度揣摩)(3)本文运用了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请你任选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种写法是怎样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农民以及民族精神的赞美。写作时恰当使用象征手法,可以让读者咀嚼回味,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段话(不少于100字)8(13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母亲的针线最近几年,母亲每一次离开故乡来上海小住,行囊中碎粘好的鞋垫半成品是必带的物件。记得读中学的那几年,临近年关,我从学校回到家里,大多是村里和邻村待字闺中的姐姐们和已经成家的年轻

11、媳妇们,她们拿着花花绿绿的布,屋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我少小离家,许多关于祖母生命里最后二十年和母亲相处的往事都是从亲友口里听说的。据我二妹讲,每到春天,搭配黑色的衣服和裤子,冬天做绸缎的棉衣,上黑色的外套,把祖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同村的老太太中,也是最干净利落的。村里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十五都有庙会,要连唱三天大戏,这在当时可是一件比一般节日都重大的事儿。大约是九十年代的一个农历五月初,这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母亲身上。一周后,一双绣花的新布底鞋就做好了,绣花的式样是红、黄兼有的碎花,搭配翠绿的叶子2005年5月,我的弟媳生小孩,需要母亲去照料一段时间。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让父亲一个人照料祖母,照顾不

12、周。母亲在乌鲁木齐住了五个月,既舍不得离开襁褓中的小孙女,心中的矛盾可想而知,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祖母身边。到家里,母亲空悬了五个月的心总算安下来了。可世事难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母亲赶快找出早已做好的寿衣和绣花的寿鞋准备好,但此时祖母的脚已经浮肿,母亲就请同村的我的小姨帮着赶做鞋底,自己连夜绣鞋面,见过从数里外赶来见最后一面的娘家的几个侄子、侄媳妇,就溘然长逝了,祖母一定会到九泉之下,去寻找离别近半个世纪的爷爷母亲的热心善良是出了名的。听我的大妹说,有一年母亲从乌鲁木齐赶到克拉玛依,专门为大妹的公公、婆婆缝制寿衣,特地绣上了一朵象征富贵幸福的牡丹花,让人爱不释手。母亲开始大量地衲制鞋垫,大概

13、是在十年前,她不再下地劳作之后。孙子、孙女们也渐渐长大,衲制鞋垫,成了她寄托情怀,亲朋好友也得到过母亲慷慨的馈赠。鞋垫上,或是一针针衲出的精美的图案,或是用各种丝线绣出的漂亮的花草,诸如“马到成功”“一帆风顺”“岁岁平安”之类的四字成语。我曾经数过,鞋垫上一个“马”字就有近两百个针脚,一双鞋垫至少有上万个针脚啊,一针针,需要极大的耐心,也饱含无限的关爱。日复一日,岁月在五彩丝线的延展中流逝,母亲眼角的皱纹多了,可飞针走线依然熟练如初。为了不影响运针的速度,线不能太长,一双鞋垫需要几百根各色的丝线,母亲的眼睛早已花了,曾在昏暗的油灯下,帮母亲穿过针,宁可自己慢慢地穿针,也不再要我们帮助。也许她穿

14、针只凭感觉,早已却在她的脑海里了。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好像是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依然需要每天叮宁,似乎什么都不需要,她最大的愿望对于母亲,我无以为报,只能努力工作,红线绿丝绣美纹,鞋垫一双万般爱(摘自文汇报,作者王辅臣。有删改)(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母亲的心灵手巧?请你进行简要概括。(2)选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3)文章以“母亲的针线”为题,有什么作用?(4)原文结尾还有下面一段文字,你认为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我想哪一天她要是读到这篇文章和这首诗,手里的绣花针定会轻轻放下,脸上也一定会露出孩子般天真羞涩的神情吧?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9(11分)阅读下面两个语

15、段,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及凯旋而纳之。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可谓壮矣!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朝政皆废。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自然之理也。(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注: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用羊、猪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