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工作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664027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扶贫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就业扶贫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就业扶贫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就业扶贫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就业扶贫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扶贫工作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业扶贫工作方案根据脱贫目标任务,制定人社局就业扶贫工作方案如下。一、工作思路1.一依托各工业园区和新开工企业的落地,开发就业岗位,采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转移就业。2.利用区直各单位在贫困村实施的“九有”、“九通”项目的实施,引导贫困村村民在家门口转移就业。如组织部、教育局、水利局、交通局等单位在贫困村实施项目时,乡村组织贫困村民参与建设。3.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促进转移就业。4.发挥乡(镇)、村两级作用,结合贫困村项目建设,新建一批小型企业,主要雇用本村贫困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5.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扶持一批创业带头人返乡创业,带动当地贫困村民转移就业。6.

2、发挥劳务经济人作用,带动转移就业、促进贫困村贫困人口转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促进增收。二、目标任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培训率达到100%,就业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转移就业率不低于30%,突出以二、三产业集中转移为主攻方向。三、主要工作(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村和“访惠聚”工作组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由“一把手”牵头,指定专人负责贫困村转移就业工作,形成转移就业常态化、长效化,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二)做好分类摸底统计。对贫困村中贫困户家庭富余劳动力情况进行核实,确保数字准确,采取实名制登记造册,以此类人员作为转移就业的对象。详细摸清贫困户家庭状况、家庭收入来源、劳动力剩余情况、就业技能

3、、培训意愿等基本情况。摸清贫困村中能够长期稳定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或进城务工的“两后生”,近三年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能够在农闲时间从事短期劳务创收人员的基本情况。乡(镇)村要安排专人进行统计,建立“贫困人口劳动就业工作”信息资源库。(三)建立“村企对接”工作机制。依托各工业园区和企业落地高昌区,建立村企对接工作机制,进一步把贫困村作为转移劳动力向企业就业的重点,优先推荐向企业就业,区公共就业服务局要认真做好职业介绍、信息发布、报名登记等服务工作,以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类招聘会活动,使有务工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有机会外出务工。在企业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务工人

4、员的思想教育和服务工作,同时协调企业改善劳动者工作生活环境,保障劳动者各项好合法权益。(四)开展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做好贫困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发挥培训机构解决就业作用。结合贫困村实际需求,积极对接各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就业培训工作,最终达到富余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同时要强化语言培训和工作纪律培训。培训结束后,强化就业服务,向“村企对接”的企业,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定向长期劳务输出,并建立长期稳定劳务合作关系。(五)搭建平台,组建农民施工队和生产互助组。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积极在贫困村中组建农民施工队参与本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生产互助组”活动,加大在贫困村开展力

5、度。发挥包村领导、联系驻村单位、包村扶贫企业的作用,有效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六)定点服务,做好大学生和“两后生”培训就业。 针对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和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专项定点服务。通过在各贫困村做好进家入户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宣传动员,转变思想观念工作。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向大中专毕业生和“两后生”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及成功经验,引导其走出家门,进入企业成为产业工人。在贫困村大学生和“两后生”参加培训且合格的基础上,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七)针对不同村情开展”一村一策”。积极做好“一村一策”项目,激发各村集体经济活力,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道路。鼓励家

6、庭作坊式服装缝纫、刺绣加工、糕点、面点加工等;扶持一批从事农村电焊、铁匠等人员;帮建一批农村家庭装修队伍;利用新式移动馕坑,帮扶一批规模化打馕队伍,扩大馕加工产业。各贫困村所在乡镇要下派优秀干部常驻蹲点,随时倾听群众“心声”,听候群众“调遣”,切实帮助抓好贫困村劳动就业工作,积极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八)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对组织输出务工较多的中介组织、劳务输出经纪人给予奖励和补助,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劳务经纪人的培育。通过选派专员了解企业缺工情况,根据企业需求,协助在乡村招聘农民工,有组织、有计划将富余劳动力输送到企业,配合企业做好农民工日常管理和教育,做到“输的出、留得下、见成效”。 (九)积极宣传政策,完善就业信息共享机制。认真做好职业介绍、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第一时间把企业用工信息传递给村民,使有务工意愿和符合条件的劳动者都有机会外出务工。同时向农民积极宣传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宣传企业用工信息,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到企业去就业。(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下载文档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