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6640025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第八章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学习指南:本章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建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程序和采样方框图及常用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学习本章时要求全面地了解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熟悉大气污染连续自动分析与监测系统的方法的规范操作,提高对大气环境分析与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测试技能,掌握好大气环境分析与监测的的主要特点.第一节 概述引言:空气污染是由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共同排放的污染物经扩散而形成的,污染扩散是排放量(排放浓度)与时间、空间的函数.因此,空气污染的特点是大范围的,受季节、气候、地形、地物等因素的强烈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

2、化的。为了掌握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和变化规律,需要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长期的、大量的、连续的监测。过去监测方法中的间歇采样、手工分析的方法已无法满足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大气质量自动监测。一、国内国外现状目前,对空气污染监测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APMS)。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APMS,如美国有6000个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站点,其中250个是国家级的。荷兰全国空气污染监测系统,由监测站、区域监测中心和国家监测中心三部分组成,共有监测站220个,其中100个站按规则的格状布局,站距20 km,其他120个站分别布置在地形特殊、或人口稠密、或大工业中心,或国界、边境地区。

3、英国共分12个监测区,用快速测定方法监测大气中有害物质,同时用自动化或半自动仪器监测大气污染。英国伦敦地区在不同地点设置13个自动分析器,对二氧化硫和飘尘等进行连续测定,得出日平均浓度;另外英国国家工业卫生研究所还在全国设有100个大气观测点,各测定点的测定数据汇集到工业卫生研究所的中心试验室,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早在1965年日本已建立起172个自动监测站,对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进行监测;1972年日本开始试用激光雷达进行大气污染监测,以探测跟踪大气中污染物质的运动和“眼见”污染实态,激光雷达还可以绘出各种气体污染物分布图;1974年建成“大气污染预报系统”。我国自1984年北京市环境监

4、测中心建立中国第一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以来,到2001年,全国已有60多个城市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000年“6。5”世界环境日,42个重点城市实现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2001年6月5日,又实现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同时,城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取得初步成效,沈阳、大连、苏州、北京市朝阳区等地都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试点工作。“十五”期间,计划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全部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开展质量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工作;在110多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在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建成一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二、建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目的与意义(1)判断空气质量

5、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环境质量标准及了解当前的污染状况;(2)判断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确定控制和防治对策,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3)对排放量大、危害影响严重的污染源进行控制监测,尤其在扩散不利的季节,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执行环保法,起着监督作用;(4)收集空气背景及其趋势数据,由所积累的长期监测数据,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为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5)研究空气扩散的数学模式,判断新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并为污染危险天气以及空气污染短期、长期预报,提供信息资料。第二节 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大气污染连续自动分析与

6、监测系统是:由一个中心站和若干个子站组成。大气污染连续自动分析与监测系统能24h连续自动地在线工作,工作内容是:为获取各种监测数据、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如图6-1所示。一、子站的建立与组成子站按其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为评价地区整体的大气污染状况设置的,装有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包括校准仪器),气象参数测量仪和一台环境微机;另一种是为掌握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浓度等参数变化情况而设置的,装有烟气污染组分监测仪和气象参数测量仪。子站内设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系统、环境微机及信息传输系统等。如图62-1所示。 仪器装备框图1.监测子站的布设(1)监测子站的数目:空气质量监测,由于各类污染源的分布互相

7、交错,使污染物的空间、时间分布变得十分复杂。监测子站数目的设置,取决于监测网覆盖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及分布、污染程度、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按人口密度确定;按污染物活性不同确定;按环境标准确定;按统计学置信水平确定;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力量。一般来说,在城市近郊区建立若干个监测子站,在清洁的远郊区建立一个背景子站.(2)监测子站的位置:监测子站获取的监测数据应能反映一定地区范围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波动范围,故监测子站位置的选择应包括以下地区:预期浓度最高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的、有代表性污染浓度的地区;重要污染源或污染源类型对环境空气污染水平有冲击影响的地区;背景浓度水平

8、地区。2。监测项目(1)气象参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太阳辐射等;(2)污染物监测项目:SO2、NO2、NO、NOx、CO、O3、H2S、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总碳氢化合物、甲烷、非甲烷烃等。根据各监测子站所处位置的不同,所代表的功能区特点也会不同,那么选定的监测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常规必测项目一般有:SO2、NO2、CO、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3.采样系统采样系统分集中采样和单独采样两种方式。集中采样系统指在每一子站设一总采气管,由抽风机将大气样品吸入,各仪器的采样管均从这一采样管中分别采样,但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应单独采样.单独采

9、样系统指各监测仪器分别用采样泵采集大气样品。实际工作中常将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如图62。采样气路系统图4。监测仪器组成与分类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是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要求监测仪器必须具备自动连续运转能力强、灵敏、准确、易维修、维修频次低等特性。常用空气质量连续监测仪器如下:(1)脉冲荧光法SO2监测仪(TE Model 43)该方法的监测原理是用脉冲化的紫外光(190230nm)激发SO2分子,处于激发态的SO2分子返回基态时放出荧光(240420nm),所放出的荧光强度与SO2的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测出SO2的浓度.工作原理见图648。该法响应快、灵敏度高,且对温度、流量的波

10、动不敏感,稳定性好,作为连续监测仪器较为可靠。(2)化学发光法NOx监测仪(TE Model 14BE) 该方法的原理是:一氧化氮被臭氧氧化成激发态二氧化氮,当其回到基态二氧化氮时放出光量子,其发光强度与二氧化氮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式为:NO+O3-NO2*+O2 NO2*-NO2+h当测定样品气中的氮氧化物(NOxNONO2)时,必须先将二氧化氮通过催化剂(金属丝网、活性炭、Mo-Al2O3等)还原成一氧化氮,然后再测定。该法采用一氧化氮标准气进行动态校正,不用吸收液,因此可使误差大大减小,在低浓度范围更为准确。同时反应迅速,很易求得瞬时值,且线性好,范围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测定方法.如图6-

11、49。(3)气体过滤器红外光谱CO监测仪(TE Model 48)该方法的原理是非分散红外法的一种改进,采用了气体过滤器相关技术,基本原理是基于在有其他干扰气体存在下,比较样品气中被测气体红外吸收光谱的精细结构。仪器中装有一个可转动的气体过滤器转轮,此轮一半充入纯CO,另一半充入纯N2,当红外线通过CO一侧时,相当于参比光束,通过N2一侧时,相当于样品光束,转轮后设有一多次反射光程吸收池(池长40cm,反射32次,光程长12.8m)保证有足够的灵敏度,气体过滤器转轮按一定频率旋转,此时对吸收池来说,从时间上分割为交替的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可以获得一交变信号,而对干扰气体说,样品光束和参比光束是

12、相同的可相互抵消。该法的灵敏度好,设备简单,由于采用固态检测器,避免了非色散红外法微量电容检测器易受震动的影响,使仪器运行可靠。(4)紫外光度法O3监测仪(TE Model 49)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O3对紫外光(波长254nm)的吸收,直接测定紫外光通过O3后减弱的程度,根据吸光度求出O3浓度.该法设备简单,无试剂、气体消耗。(5)气相色谱(FID)法及光离子化(PID)法非甲烷烃监测仪(Baseline Model 1030A及HNU Model 201) 氢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空气样品先经色谱柱分离成甲烷及非甲烷烃两个峰,用FID先测流出的甲烷,再测反吹出的非甲烷烃,反应周期约5min,仪

13、器有内装的微处理机,用户可自行编制程序来完成分析过程,并可随时进行基线校正、积分值的计值等.气相色谱法的主要问题是精度较差,作为连续监测仪器需要较多的维护。 光离子化检测器:即以高强度的紫外光作为激发源,紫外光照射到被测定的烃类化合物上产生电离,用离子检测器测定电离强度即可求出烃类的浓度。该法的主要问题是所选用的紫外光源只能对C4以上的烃类产生电离,C4以下的烃不产生电离。但该法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色谱柱分离,也不需要氢气源,仪器非常简单。(6)可吸入颗粒物连续监测仪(IP)光散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使一束平行可见光通过含可吸入颗粒物的大气,由于光线受到粒子的阻挡而发生光散射现象,其散射

14、光强度的变化与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成定量关系,因此当仪器用标样标定后,即可直接显示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此外,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仪器还有:射线可吸入颗粒物测定仪、压电石英晶体可吸入颗粒物测定仪。现在许多监测站采用具有10m切割机的大容量采样器24h连续取样,经手工分析后再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存储。5。校准系统的组成校准系统包括校正监测仪器零点、量程的零气源和标准气气源(如标准气发生器、标准钢瓶)、校准流量计等。在环境微机和控制器的控制下,每隔一定时间(如8h或24h)依次将零点气和标准气输入各监测仪器进行校准。校准完毕,环境微机给出零值和跨度值报告。6。子站数据处理和传送子站环境微机及时采集大气污染

15、监测仪的测量数据,将其进行处理和存贮。各子站的数据收集和监测仪器工作的控制是由一台微机进行的。它每0。1s从各数据通道读一次监测数据,每半秒做一次半秒平均,每秒做一次秒平均。以后,每10s又对秒平均做一次平均,每分钟又对10s平均做平均,然后再做5min平均。所有的5min平均值都保存起来,准备传输给中心.子站环境微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被动工作方式,二是自主工作方式.当中心站的计算机运行正常时,子站环境微机受控于中心计算机而运行,称为被动工作方式.此时中心站每隔5min向各监测子站自动发出指令,各子站接到指令后,向中心站传送回发5min内各监测仪器测得的平均数据。受中心站命令,子站可以重发

16、某时的数据或随时抽检保存在子站的某些数据。当子站设备的运行状态、环境状况出现异常时,如氢焰灭火、站房温度升高等,子站向中心站发回状态信息及报警信号,以便中心站及时掌握调整。当中心站的计算机或通信系统出现故障时,为使数据不丢失,子站微处理机承担起就地控制运行、收集存贮数据等功能,待中心站或通信设备正常后,再集中地把中心站未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回去,称为子站进入自主工作方式.子站微处理机可存贮16h每5min数据,无论子站或中心站,通信设备故障不超过16h,数据不会丢失。子站工作原理如图6-50。二、中心站中心站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它是所有测量数据收集、存贮、处理、输出、控制系统和其他科研计算的中心。整个大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效能,中心站是关键。为了确保数据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