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658667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论文: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研究与分析摘 要:目的:对运动员赛前焦虑情况做调查与研究,可更清晰地掌握运动员赛前一系列状况。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中小学田径运动员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赛前焦虑的具体表现,控制模式以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赛前焦虑的发生率(81.67%),赛前机体出现情况疲劳不堪(40.00%),头痛(10.00%),失眠(56.67%),容易发怒(16.67%),小便频繁(26.67%),紧张心跳加速(60.00%)。结论:中小学生运动员之间的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差距较小,心理因素对影响竞赛成绩作用相对较大。赛前有效地对其进行调控,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理想水平。

2、关键词:运动员,赛前焦虑,控制方法1 前言 参加运动竞赛的运动员,在力争获得优异成绩的比赛过程中,由于竞争激烈,场内场外形势多变,加上主观因素等原因,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会出现不同水平的焦虑情绪。一般地讲,一支运动队或一个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健。但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技战术水平往往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导致运动成绩不佳,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2。焦虑是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之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赛前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消极

3、的情绪状态,通常发生在赛前24小时4。赛前焦虑不仅影响大脑的思维,也影响整个身体的活动。身体在失控的情况下,会产生肌肉紧张、头晕目眩,失禁和口干的现象,大脑会产生自我焦虑,自我失败和消沉感大多数运动员赛前均有赛前焦虑的体验4。基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对运动员赛前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以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的依据与指导参考。2 调查对象和方法2.1 调查对象 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男子30人、女子30人,每周训练3至5次。2.2 调查方法2.2.1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市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焦虑现象进行调查。其中发放问卷运动

4、员焦虑现象调查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达96.67%。2.2.2数据统计法:对调查表的数据做统计与分析。3 研究结果3.1赛前焦虑的发生率(见表1)表1 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焦虑发生率项目人数出现情况人数发生率有比赛经验201575.00%第一次参赛403485.00%合计604981.67%在调查的60名中学生中,出现赛前焦虑的人数有49人,可见发生率很高。3.2赛前身体状态出现情况(表2)表2 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身体出现状况种类发生率项目人数出现情况人数发生率疲劳不堪301240.00%头痛30310.00%失眠301756.67%容易发怒30516

5、.67%小便频繁30826.67%紧张心跳加速301860.00%由随机访谈形式,在30名学生中,对赛前机体状况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表格数据可见,尤其是疲劳不堪、失眠、赛前紧张心跳加速三项出现几率比较高。3.3导致出现赛前焦虑的状态形式发生率(表3)表3 导致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状态发生率项目人数发生率自我意识状态影响4575.00%出现赛前生理反应3253.33%担心自然环境影响1626.67%由调查与统计所得,在60名中学生中,有45人在自我意识上受影响,担心不能胜任比赛或失误等,所占比例较大;出现赛前的一些生理反应占53.33%;有16人担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发挥。3.4自

6、我调控与教练调控作用(表4)表4 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自我与教练调控作用项目人数作用进行自我调节12很大需要教练调控45很大由表4可以看出,在60名中学生中,只有12人能进行自我赛前的调节,45人认为需要教练的调控。可见,在青少年运动员中,对其进行赛前的调控以及其作用之重要性。4 分析讨论 4.1 赛前焦虑发生机制焦虑是指运动员由于害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导致自信心不足,失败感增加形成的一种不安并带恐惧的情绪状态,包括紧张、担心、不安等13。赛前焦虑的产生在于运动员自身能力和比赛任务之间的不平衡。当运动员感到能胜任比赛时,他就会体验到一种最佳激活状态,该状态通常被称作“流畅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7、一切都显得轻松、顺利。当运动员感到比赛缺乏挑战性时,自然就觉得比赛不够刺激,导致激活水平下降8。当运动员觉得难以完成比赛任务时,就会激活过度,变得着急和焦虑7。由此可见,当运动员感到自己的能力与比赛任务不相适应时,就会产生赛前焦虑。在研究中发现,无论是有经验或第一次参赛的学生,出现焦虑现象的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由于中小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导致信心不足、恐惧不安的一类焦虑现象。4.2 赛前焦虑产生的表现运动员出现赛前焦虑时不仅会使身体机能失衡,而且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状态。具体表现为参加训练和比赛动机不强,甚至厌恶训练和比赛。全身衰弱,容易疲劳,轻度头痛,临赛前失眠,食欲不振,

8、小便频繁,轻度头痛,思想混乱,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答非所问;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3;对教练员的忠告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蔑视权威,不服从领导,无组织纪律性,对人态度粗暴,容易发怒,惹事生非,对周围的人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等等的症状。在随机调查中发现,疲劳不堪、失眠、赛前紧张心跳加速三项出现几率比较高。主要因为身体的机能失去平衡导致运动员在体育活动、体育训练、比赛前等产生消极状态,身体空乏无力、赛前晚上睡眠不足、赛前紧张心跳加速等影响比赛发挥10。4.3赛前焦虑的影响赛前焦虑影响比赛发挥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赛前高水平的生理激活状态会降低运动员的参赛能力。运动比赛需要力量和耐力,赛前焦虑则会耗

9、去运动员的一部分体能。生理上的高度激活还会影响那些需要放松协调用力的技术动作。一些技术动作要求一部分肌肉收缩而另一部分肌肉放松,过分紧张常使肌肉无法放松协调用力。其次,研究还表明,焦虑会严重干扰正确清晰的思维能力。运动员过多地考虑自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12。即使是一些达到自动化的动作技能,也需要大脑的思考来支配。焦虑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分心,难以作出临场的瞬时判断、决定和动作9。焦虑还使运动员过多地考虑那些他力所不能及的因素(气候、场地器材、观众、运气等),而忽视他力所能及的方面(个体自身的努力、对比赛的动机等),因而干扰正确的思维和判断。4.4 赛前焦虑的状态形式 赛前焦虑的状态主要包括两类

10、:一是认知状态焦虑,是指在竞赛前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有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况的担忧,这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消极评价或对比赛结果的消极期望所引起的焦虑,它主要是以担忧失败,对自己讲一些消极的话及不愉快的视觉想象为特征的5。例如,在比赛前阶段,听到或看到对手成绩表现要优于自己,觉得对手的动作比自己好,因此对比赛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在比赛意义重大,观众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运动员往往感到自己受到关注,害怕失败,担心动作发挥失常、失误,怕有负重望等等,感到不能胜任比赛11。特别是初高中生,他们大型比赛经验缺乏,导致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比赛。二是躯体状态焦虑,是指在竟赛前存在的对自己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

11、的情绪体验,它通过心跳加快、呼吸短促、手心冰凉而潮湿、头脑模糊不清晰或肌肉紧张感的提高而表现出来6。在60名中学生中,有45人在自我意识上受影响,担心不能胜任比赛或失误等,这是属于认识状态焦虑,;尤其是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中,13人自我意识即认识状态焦虑上受影响比例较大,由于有足够的实力,但受到自我认知状态影响担心失误,导致赛前焦虑,赛后成绩不理想;其他出现此情况主要因素是缺乏比赛经验第一次参赛感到紧张等。有32人出现赛前的一些生理反应;这是属于躯体状态焦虑,机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引起机体机能不平衡,从而导致赛前焦虑;有16人担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发挥,自然环境因素也属于躯体状态焦虑一类,主要是调节

12、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导致赛前生理反应差较大,注意力与情绪波动明显起伏影响比赛。5 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焦虑发生率为81.67%,主要是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由于缺乏比赛经验,因此心理产生波动较大容易出现赛前焦虑。5.1.2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状态主要是呈现自我认知状态焦虑,其次是躯体状态焦虑。5.1.3中小学田径队运动员绝大部分学生对赛前焦虑现象不能自我调空,并认为需要通过老师教练进行干预,这也体现出中小学生的一种相信依赖心理,由次看来,在赛前对其进行有效调控以及其作用之重要性。5.2建议5.2.1预先的对运动员进行赛前焦虑心理的理论辅导与现象的控制

13、,运用调节模式干预运动员赛前焦虑行为,能有效的降低赛前焦虑水平,提高运动员整体心理水平,从而提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水平的发挥以至于取得理想成绩。5.2.2对认知状态焦虑的训练方法:(1) 首先让运动员明白什么是焦虑情绪 (2) 学习控制焦虑的技能,主要是放松技术。对躯体状态焦虑的控制主要有呼吸调节法,是通过呼吸的调整,来消除运动员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可以通过讲解,使运动员懂得什么是应激,以及应激反应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认识怎样使心情静下来及其重要性。学生可学习特殊的自我陈述句自我鼓舞。5.2.3教练员要有提前判断意识,正确掌握各焦虑状态的调控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调整训练等;运动员也应该提

14、高自我调控意识,积累自我调控知识,倘若自我调控不能见效应立即对教练员提出问题,尽量杜绝赛前焦虑的发生。参考文献1马其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4).2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07).3孙亚平.运动员的情绪焦虑及调节J,湖北体育科技, 2002,(02) . 4杨跃青,冷纪岚.论运动员的赛前焦虑J,湖北体育科技, 2003,(01).5齐光辉.论体育比赛的赛前焦虑与心理自控能力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6陈大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临场状态焦虑及其控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0,(1

15、5.03)7庄广秋.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04)8左海燕. 运动焦虑的心理分析与调节J. 西安社会科学,2010,(03).9赵蒙. 运动焦虑的产生的原因与如何调节J. 时代教育,2008,(08).10王卫民. 紧张和焦虑对运动竞赛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5).11丘乐威. 试论影响足球运动员竞赛焦虑的个体性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12莫伟彬,牛苗苗. 运动员赛前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分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2)13熊志超. 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心理的探讨J. 鄂州大学学报,2005,(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