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必需坚持落实党在农村中的阶级政策 处于过渡时期中的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难然这个变革过程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但它终将改变中国农村的整个面貌,使中国农村经过合作化的道路,从分散的小生产的个体经济剃度变为集体化的大生产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农村中现有的各阶级,因为自己的经济地位不一样,表现着各不相同的态度所以,就必需有一个正确地系统的阶级政策,来确定在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在互助合作运动中对待各不一样阶级的详细态度,以促进并确保农村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不然,尽管在形式上组织了很多互助合作组织,但却并不能促进中国农村中社会主义原因增加因为在互助组或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下,假如不实施正确的阶级政策,必定会使变相的剥削发展起来 什么是过渡时期党在农村中的阶级政策呢?这就是:依靠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限制和逐步消亡富农经济必需坚定不移地实施这个政策,才能最终改变中国农村中现有的阶级关系,才能确保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 曾经有些人认为,土地改革以后全国农村巳经中农化了,广大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全部分得了土地,有的还分得了农具、粮食、房屋,所以通常肯好好劳动的人,生活就会一天天地改进。
至于那些到现在还是贫农,生活上有困挨的人,在她们认为不过是因为劳动得不好,或是因为缺乏劳动力,如老弱残疾等这种见解显然是片面的,不完全合乎事实的另外还有些人乾脆认为现在的贫农全部是些好吃懒做的人,她们生活困难是自作自受也很显然,含有这种见解的人,多少是受了农村中资本主义努力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农村中资本主义劳力的代言人、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找出的,资产阶级根据她们的看法,认为社会上因此有穷富之分,就是因为在许久许久以前,世上有两种人;一个是勤勉,智慧,尤其是节俭的中坚人物;一个是懒惰的,浪费自己全部一切,并浪费到超出这一切来浪费的堕落分子……所以,前一个人积累财富;后一个人在结局上除了自己的皮,就没有其它能够出卖的东西”①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是用这种乱说,来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正因为有些人有这种不正确的思想或片面的见解,所以就不愿主动地捐助贫农去处理经济上的困难,不愿吸收她们到互助合作组织中来,认为她们对互助组或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障碍,是一个累坠或用多种方法在互助组或合作社内排斥和打击贫农,或在互助合作组织中极力压低工资,搞变相剥削这种情况假如任其发展,就将日益使更多的贫农被排斥在互助合作组织之外,将使农村发生严重的分化。
毫无疑问,自土地改革以后,农民的经济地位已普遍上升,生活情况也大大改进但却决不能认为现在农村中巳不应再有贫农,而现有的贫农全部是不愿好好劳动的二流子现在中国农村中有贫农存在是有其社会原因的这就是因为中国农村中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情况还未曾根本改变它是使农民陷于穷苦的根本原因现在农村中存在的贫农,除极小部分确是不愿好好劳动或缺乏劳动力的外,绝大部分是因为原来经商基础太差,“家底子太薄”,甚至还负有未清的公务,所以,即使经过土地改革,但几年来经济情况仍未得到很大的改进另外也有些人,土地改革后经济地位巳正在上升,但却突然遭到意外的变故,如疾病死亡,自然灾难等,结果又下降了全部这些情形全部指明,分散的个体经济的生产的发展是怎样缓慢,而其经济力量又是怎样的脆弱,经不起一次稍为严重的打击;只要生产者本人生一次病,或死一条牛,其经济情况就会快速恶化而在这种情犯下,她们假如不是受到国家的援助,不是因为合作经济的发展,就不免要受到多种磐剥,尤其是逃不了高利贷资本的控制 解放后几年来,因为国家的援助和合作经济的发展,曾使很多穷苦的农民免于陷入破产的境地正因为这么,农村中的这么一个阶级,就成为国家政策的主动拥护者和实施者,并迫切地要求合作化,因为只有这么,她们才能很快地改进自己的经济情况。
她们的经济地位,使她们轻易认识到国家政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其切身利益的一致性而这也就是党的依靠贫农这一政策的最关键的客观依据假如,我们忽略了这个政策,那末党的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任务也就要失去有力的主动的支持者这一点对于我们早巳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而是有了充足的实践经验了的几年来,极大多数贫农一直是互助合作运动中的主动参与者,是实现国家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主动分子和骨干分子,最显著的,如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的粮食统购政策,贫农就表现比较其它队员层更为主动的态度土地改革以后,因为国家扶助而发展起来的新 中农,它们通常地也和现存贫农相同,较农村中其它阶层更轻易接收国家政策和主动参与互助合作运动因为解放后的新中农,也就是土地改革前的贫农,她们亲身的经历就已经向她们指明党所指出的道路是她们所应遵照的道路 在现在,贫农再加上新中农就组成中国农村中现有些人口的大多数,而且如上所述,她们是主动拥护国家政策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落实依靠贫农这一标准,那末我们在农村中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为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所日益开展起来的互助合作运动,就有了稳固的社会基础当然,要使依靠贫农这一标准,表现在各项农村工作中,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作很多工作。
尤其是要主动吸收农村中的贫农来参与互助合作组织,并应在条件许可下,尽可能地帮助她们参与互助合作组织中的领导工作 有些人认为,吸收贫农参与互助组或合作社,就会使这个组织在经济上发生很大困难,甚至要被拖垮,这种想法是不合乎事实的今年一月十三日《人民日报》上有一篇有关山西省大同县陈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帮助困难户克服困难的经验的报导,和全国各地很多互助合作组织的经验,全部证实了这种想法的错误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因为她们只看到贫农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一面,而没有认识到贫农对合作化的迫切要求,只有依靠她们,发挥她们的主动性,才能共同把生产搞好 假如说,过渡时期贫农是倾向于社会主义方面的,那末,在农村的新旧势力斗争中,中农就表现得比较动摇她们经常是行动谨慎小心,“站在当腰看两头”,既留心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情况,也观察富农的动静在工作好的村子,在互助组和合作社的影响下一她们就跟上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在工作微弱的村子则依然倾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