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6346119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火灾逃生原则、自救方法及逃生路径选择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10-12-28 | 文章来源: 广东消防总队 | 作者: 编辑4学校火灾逃生原则及路径选择1、火场逃生的原则学校火场逃生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安全撤离是指火场中的人员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就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工具,迅速撤离危险区域。救助结合,一是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在火灾现场,我们不仅要尽快撤离现场,还要积极帮助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疏散,切忌乱作一团,否则会堵塞通道,酿成大祸;二是逃生与抢险相结合。有时候火灾千变万化,如不及时消除险情,就可能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因此在条件许可时要千方百计地消除险情,延缓

2、火灾发生的时间,减轻灾害发生的规模;三是救人与救物相结合。在所有情况下救人始终是第一位的,决不要因为抢救个人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2、逃生路径的选择首先,有必要了解人们在火场中逃生时容易选择的路径,其大致有以下倾向:(1)归宿性:即朝自己最熟悉的的地方逃生。(2)日常习惯性:即从日常最常用的楼梯或出口逃生.(3)敞开性:即向开阔或空间较大的方向逃生。(4)就近性:向最先进入视线或最近的方向逃生。(5)本能回避危险性:本能的远离火和烟的方向。(6)盲从性:追随大多数人逃生的方向。(7)自认安全方向性:即朝着自己认为安全的路径逃生,如低层跳楼等。(8)理智分析:即能够冷静分析险性,进退有度,上下

3、有据,安全撤离。以上各种逃生倾向,当然最可取的是理智分析,但如何能够做到临灾不惧,处惊不乱,除了高素质的心理承受能力外,还需做到对下列3至5项熟悉掌握。3、熟悉环境无论对于熟悉或陌生的环境,我们都应养成对其结构了如指掌的习惯。例如对久居家庭、工作单位、所住的宾馆饭店、所去的商场、剧院,特别是大型公共场所等,必须弄清其出口所在位置,同时对门窗、天窗、阳台等,要弄清其位置。其次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避难间、安全出口的位置,报警器、灭火器的位置,有可能充做逃生器材的物品,如床单,毛巾、被罩、窗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一旦发生火灾就可能顺利逃出火灾现场,保住性命。4、立即采取防烟措施当感到烟、

4、火刺激时,无论附近有无烟雾,均要采取防烟措施。常用的防烟措施是用干、湿毛巾捂住口鼻,若用干毛巾则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好。用湿毛巾除烟效果更佳,毛巾越湿效果越好。但若毛巾过湿,易造成呼吸困难。当毛巾含水量为本身重量的1.52.5倍时,由于毛巾的编织线因湿变细,空隙增大,除烟效果反而差于干毛巾。使用毛巾捂口鼻时,一定要使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增大,确实将口鼻捂严,在穿过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阻力增大,也不能拿开毛巾,因为一旦拿开就可能导致中毒。5、疏散确定逃离火场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克服慌乱心理,自我暗示,消除紧张心理。随后可先用毛巾捂住口鼻,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生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

5、楼梯、太平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首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已经发热,就不能打开,立即改弦更张,选择其它路径。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迅速通过,然后快速关闭。当实在无法辨别方向,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方向疏散,尽量不向楼上撤离,在疏散时,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由于寻找、搬运某种物品而延误时间。逃生时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床下、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在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要注意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阻止和延缓烟雾向逃离的通道跟踪流窜。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

6、翻滚,将火扑灭。应注意不要翻滚过快,更不要身穿着火服装跑动,如附近有水池等,可迅速跳入水中。火场上不要轻易乘坐普通电梯。因为第一,火灾中常常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给救援工作增加难度;第二,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烟气流入电梯通道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内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学校火灾:如何拨打火警电话及参加灭火注意事项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10-12-28 | 文章来源: 广东消防总队 | 作者: 编辑4学校发生火灾,拨打“119”火警电话要做到:(1)打电话时要情绪镇定。(2)听到话筒里说“我是火警报警中心”时,在报告火灾情况。要说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详细地点、燃烧的物质

7、、火势大小、报警电话、报警人姓名。(3)要注意报警中心的提问,不要说完就放下电话,当对方说消防车马上就到时再挂断,并且派人在校门口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准确到达火场。同时要将火灾情况报校保卫处、派出所。参加灭火的注意事项:火场是人员多、情况复杂的场所。要迅速有效的扑救火灾,必须统一指挥,才能保证灭火战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影响扑救效力,更好的完成灭火工作。1 、一切行动听指挥;2 、注意自身安全,避免伤亡;3 、用水扑救带电火灾时,必须先将电源断开,严禁带电扑救;4 、使用水龙带时防止扭转和折弯;5 、灭液体火灾时(汽油、酒精)不能直接喷射液面,要由近向远,在液面上 10 厘米左右扫射,覆盖燃

8、烧面切割火焰;6 、注意保护现场,以利于火因调查;学校火灾危险源及防火措施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10-12-28 | 文章来源: 广东消防总队 | 作者: 编辑4学校的火灾危险源1普通教室课堂上进行实验和演示所需的用火、用电或化学危险品,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2视听教室的演播室内所用的吸音材料不少是可燃材料,并且安装了碘钨灯和聚光灯灯照明设备;维修间用火用电多,同时还经常使用易燃液体;电影放映室放映机的灯箱温度较高,如发生卡片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有可能使影片着火,在修接胶片时所用的丙酮,遇明火也极易起火。3实验室内贮有一定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如使用和保管不当,极易引发火灾。另外,在实验

9、进程中常使用明火进行加热蒸馏、回流等实验操作,以及使用电热仪器时用电量过大等都可能出现危险。4学生集体宿舍生活用火、用电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学校防火措施1建筑防火要求作为教室的建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教学楼距离甲、乙类的生产厂房、仓库以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较大的独立实验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得设置门槛。电化教室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二级,室内的装饰材料及吸音材料均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在30m2以上的应有两个安全出口。音

10、像仓库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磁带应存放于金属柜中。学校内部的食堂、液化气储存间、杂品库房、烧水间应与学生活动场所、生活区、教学区分开设置;如毗邻建造时,应用耐火等级不低与1小时的非燃烧材料与其隔开。2安全疏散的要求学校的安全疏散出口不得少于两个。学校用于疏散的楼梯间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等。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平台,均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保证通道的畅通。疏散用门不应采用吊门或侧拉门,严禁使用转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3电气设备的防火要求电化教室内的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聚光灯、碘钨灯前面使用的彩光纸必须是难燃型的,并在

11、灯具下面加设金属网或石英玻璃、纤维玻璃等进行保护;校内的电线要有套管,电源线在吊顶内通过时,应穿金属管敷设。实验室内有变压器、电感线圈的设备必须设置在非燃的基座上,为实验室临时拉用的电气线路应符合安全要求,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电冰箱内禁止存放相互抵触的物品和低闪点的易燃液体。教室内的电源开关、电闸、插座等距离地面不应小于1.3m,灯头距地面一般不应小于2m。学生宿舍内禁止使用电炉、电熨斗等电气设备,不准随便乱拉电线。4消防设施应按国家规范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换、保养。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消防知识教育、普及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消防知识的

12、普及教育,适当组织消防演习,举行消防夏令营,以增强学生的消防意识。6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学校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建立校内义务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保安联防队,明确职责,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防、灭火能力。完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消防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消防教育培训制度,用电防火安全制度,用火、动火安全制度,重点部位消防管理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保管、使用制度,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等。建立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场所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场所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按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对学校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火灾隐患。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学校应明令禁止学生集体宿舍使用明火,严禁学生在宿舍中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电气。同时应加强夜间对学生宿舍的防火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