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43632660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9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还原铁粉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五彩缤纷的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的原理,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2化学物质种类繁多,通过分类思想来学习可以化繁为简。下列物质分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混合物酸酸性氧化物电解质A硬铝B液氯C漂白粉D氢氧化铁胶体盐酸A.AB.BC.CD.D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

2、78的碘原子:C.和互为同位素D.熔融电离:4天宫课堂的“点水成冰”实验中液体球是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这种溶液只要碰到结晶核颗粒,就能迅速打破稳定状态,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释放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钠中只含有离子键B.乙酸钠是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C.乙酸钠可与盐酸发生反应D.乙酸钠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5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丰富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固体中加入适量水后,滴加溶液,产生浅绿色沉淀B.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C.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一块绿豆粒大的钾,反应后溶液显红色D.向溴化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紫色

3、6下列指定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主要是盐酸)过多症:C.将溶于氢碘酸:D.向铝制易拉罐里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7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与足量反应转移电子数为B.0.1mol中阴、阳离子总数为C.常温常压下,4.48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D.溶液中数目为8在无色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B.、C.、D.、9应用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装置目的配置溶液制备胶体可以较长时间观察的白色沉淀证明受热易分解A.AB.BC.CD.D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

4、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XYZ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C.中含离子键与共价键D.原子半径:WXY11实验室可以将氯气通入冷而稀的氢氧化钠溶液获得“84”消毒液,已知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次氯酸钠质量分数为12.6的该消毒液100g,加水稀释为5的溶液,需加水152gB.空气中喷洒“84”消毒液可以达到对环境消毒的目的,其消毒原理为C.用试纸无法测出“84消毒液”的D.“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不能混用12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或目的对

5、应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结论或目的A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验证液体为胶体B将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溶液,边滴边振荡,最终沉淀消失验证为两性氢氧化物C向浓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溶液中含有D向和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并洗涤难溶物除去中混有的A.AB.BC.CD.D13X、Y、Z三种物质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物质不符合该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XYZABCDA.AB.BC.CD.D14化学兴趣小组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含有大量、和)中回收铜,并将铁的

6、化合物全部转化为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的操作名称为过滤B.滤渣成分为、,物质为溶液C.检验废腐蚀液中是否含有可用溶液D.通入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5某兴趣小组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设计装置图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若装置C发生堵塞,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上升C.为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处分别放置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D.通入足量的氯气,打开E的活塞,将溶液滴入D中,锥形瓶下层液体呈紫色即证明氧化性二

7、、填空题16X、Y、Z、W、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2)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3)ZYX的电子式为_,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4)Y、Z、W三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5)下列说法能证明非金属性Q强于R的是_(填字母)。a.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b.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Q的单质能从溶液中

8、置换出R单质(6)35号元素溴和Q位于同一主族,被称为“海洋元素”,高溴酸的酸性比_(填“强”或“弱”),请从位构性角度分析原因_。17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为原料,生产并获得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为使原料快速、充分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出2条);加入少量的目的是_,此过程最终生成的产物是_(填名称)。(2)“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若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4)“隔绝空气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根据的性质,“烧渣分离”可用_法。三、实验题18某种天然碱的化学式为,某实验小组欲测定该天然

9、碱中与的比例,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溶液。若要配制250mL稀盐酸,需量取的浓盐酸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填字母,下同)。A.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B.定容C.转移D.摇匀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容量瓶清洗后,未经过干燥处理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溶液未经冷却直接倒入容量瓶中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取一定质量该天然碱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_;P点处溶液中_;若Q点时溶液体积为5L,则溶液中

10、的浓度为_;“MN”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19某实验小组用漂白粉主要成分为、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进行相关性质实验,并模拟制备“84”消毒液,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A中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2)验证新制氯水的组成关闭、,打开、,至C中的水变为浅黄绿色时关闭。取C中溶液,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证明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_(填化学符号)。甲同学打开,将C中溶液放入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据此甲同学认为溶于水生成。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正确,乙同学的理由是_,改进措施是_。(3)模拟制备“84”消毒液并测定其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操

11、作为关闭,打开、,至E中充满大量黄绿色气体时关闭。写出E中发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取E中溶液,先加入足量双氧水,发生反应,再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试计算所制“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用含“V”和“m”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2答案:A解析:液氯为纯净物,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盐酸是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项错误。3答案:C解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与不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4答案:A解析:乙酸钠中含有离子键

12、和共价键,A项错误;乙酸钠是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B项正确;乙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乙酸,C项正确;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D项正确。5答案:C解析:具有强氧化性,产生红褐色沉淀,A项错误;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B项错误;钾与水反应生成,使酚酞显红色,C项正确;向溴化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D项错误。6答案:D解析:为弱电解质,不能拆,A项错误;小苏打为,离子方程式应为,B项错误;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7答案:A解析:与反应生成,1mol发生反应转移2mol电子,7.1g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数目为,A项正确;中阴、阳离子数目

13、之比为1:2,0.1mol中阴、阳离子总数为,B项错误;的电子式为标准状况下4.48L的物质的量为0.2mol,0.2mol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但常温常压下,共价键数目不为,C项错误;体积未知,微粒数目无法计算,D项错误。8答案:B解析:在无色强碱性溶液中,为蓝色且与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四种离子在无色强碱性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溶液中与、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溶液中与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9答案:C解析:配制溶液时应将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恢复至室温后再转入容量瓶,A项错误;制备胶体应将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B项错误;装置处于气氛中,可以防止被氧化,故可以较长时间观察的白色沉淀,C项正确;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D项错误。10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知,W、X、Y、Z分别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