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6308868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论文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冲压机械伤害成因与防治 年级专业层次:10秋中原专升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李 铮 学 号: 10607107065 指导教师: 李小朋 职 称: 副教授 导师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论文完成时间: 2011 年 12 月 15 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 李铮 1设计(论文)题目: 冲压机械伤害成因与防治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 2012 年 4 月 20 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1) 研究分析冲压机械安全管理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

2、(2) 对冲压机械作业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运用事故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3) 运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冲压作业进行了综合管理评价、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性评价和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风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平台; (4) 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软件,对冲压作业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建立动态的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学习 5文献查阅要求: 查阅冲压加工、冲压设备、冲压加工伤害与防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加以分析研究。 6发出日期: 2011 年 9 月 10 日 7学员完成日期: 2011

3、年 12 月 15 日指导教师签名: 学 生 签 名: 注:1、任务书应附于完成的设计(论文)中,并与设计(论文)一并提交答辩委员会;2、除任务书外,学生应从指导教师处领取整个设计(论文)期间的工作进度日程安排表(包括各阶段的工作量及完成日期);3、 任务书须由指导教师填写。审批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摘 要冲压事故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是压力加工中最严重的危害。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应的行业安全管理规程出台以后,在冲压机械方面我国需更进一步加强相应执法技术支持工作。因此,研究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无论是对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还是对职工健

4、康安全及节省国家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建立动态的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使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组织化、条理化、系统化。 本论文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第一,介绍了冲压机械安全管理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为本文进行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研究提供环境背景;第二,对冲压机械作业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运用事故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运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冲压作业进行了综合管理评价、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性评价和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为建立以此为基础的风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平台;第四,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软件,对冲压作业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建立动

5、态的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保存下所有评价过的项目资料,可供参考和修改,实现了对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的数据库动态管理;第五,针对前述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我国安全执法部门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冲压机械;安全;风险; 评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I第1章 前言11.1研究目的和意义11.2研究的具体内容1第2章 冲压机械作业方式22.1 机械冲压的用途22.1.1 冲压机械的分类22.1.2冲压机械在生产中应用22.2冲压中的安全生产32.2.1冲压作业危险因素和多发事故32.2.2安全防护装置42.2.3

6、冲压机械安全操作要点6第3章 冲压作业风险评价分析73.1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研究概况73.2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设计及功能简介73.2.1开发环境介绍73.2.2设计及功能介绍83.2.3评估系统主要功能如下8第4章 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操作程序10第5章 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iii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第1章 前 言1.1研究目的和意义机械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装备,它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安全的机械通常会给企业带来重大事故隐患并易造成工伤事故。据统计,19491982年33年间发生的工业事故中,事故发生起数中占比例较大的

7、前3位是机械伤害(27.23%);高处坠落(12.32%);物体打击(10.67%)。压力加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工艺之一,在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其加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应用广泛,因此,冲压机械在机床中的使用比例是很高的。但是,压力机是危险性较大的机械,常称为“老虎机”,造成操作者的手指被切断的数字是惊人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冲压伤手事故率是其他机械伤害事故率的3倍以上。1.2研究的具体内容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

8、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应的行业安全管理规程出台以后,在冲压机械方面,我国需更进一步加强相应执法技术支持工作。因此,研究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其原因及采取相应对策,对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职工健康安全及节省国家因冲压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十分必要的。8第2章 冲压机械作业方式2.1 机械冲压的用途2.1.1 冲压机械的分类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

9、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冲压可制出其他方法难于制造的带有加强筋、肋、起伏或翻边的工件,以提高其刚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达微米级,且重复精度高、规格一致,可以冲压出孔窝、凸台等。冷冲压件一般不再经切削加工,或仅需要少量的切削加工。热冲压件精度和表面状态低于冷冲压件,但仍优于铸件、锻件,切削加工量少。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冲压主要是按工艺分类,可分为

10、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也称冲裁,其目的是使冲压件沿一定轮廓线从板料上分离,同时保证分离断面的质量要求。成形工序的目的是使板料在不破坯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是多种工序综合应用于一个工件。冲裁、弯曲、剪切、拉深、胀形、旋压、矫正是几种主要的冲压工艺。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2.1.2冲压机械在生产中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

11、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生产准备时间。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冲压设备除了厚板用水压机成形外,一般都采用机械压力机。以现代高速多工位机械压力机为中心,配置开卷、矫平、成品收集、输送等机械

12、以及模具库和快速换模装置,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组成高生产率的自动冲压生产线。2.2冲压中的安全生产2.2.1冲压作业危险因素和多发事故在每分钟生产数十、数百件冲压件的情况下,在短暂时间内完成送料、冲压、出件、排废料等工序,常常发生人身、设备和质量事故。因此,冲压中的安全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冲压事故发生频率高、后果严重,是压力加工中最严重的危害。据安全生产报1999年6月18日所载“鲜血染红冲床”一文报道:合肥一个不足百人的村办小工厂,几年来竟有数十名职工手(指)被冲床切断。而企业管理者的一番话更加令人感到沉重:“对于我们这样的厂,冲压出问题的比较普遍。厂里是没有办法的。任何国家工业的发展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1999年7月8日,江苏商报报道,一家不到200人的台商独资企业,在短短的3年中已有15位员工的22根手指被冲床轧断或轧伤。事故发生的厂方往往一点说法都没有,还动辄以开除相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