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630403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成功的一半。因为好习惯能使孩子终生受益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 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 ” 不少刚入学的一年级 的 学生 自理 能力差,许多本应该由自己来做的简单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上小学后丢三落四,刚买的铅笔、橡皮,用一天就找不到了,有时找东西的时间比做功课的时间还要长。有的孩子甚至于连自己掉了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还不知道,老师、同学拿着捡到的学习用品到处问是谁丢的,根本没人会说是自己。就连孩子的家长说起自己的孩子来:铅笔橡皮一打一打买,孩子天天掉,上学带去七八支笔,放学回家只有一两

2、支,问他(她)到哪儿去了,他(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点办法也没有。也只好多买一点,还好不贵,掉就掉了吧诸如此类的说法,常在耳边萦绕。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在我们一年级组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了解,发现 有 54 的学生平时习惯乱放东西,没有一定的放置位置,这些学生也没有自己整理物品的习惯; 43 的学生学习用品、家里的小天地是由他人帮忙整理的;只有 21 的学生能做到每天自己有条理地整理物品。 整理物品 虽是日常琐事,却是不可少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家教良好的表现,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一年级的小孩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但有模糊的认识,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使其认识初步清晰化,并能

3、运用于实际生活,这要求老师对学生有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所以,当孩子刚进入小学学习的时候,我们教师就提醒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从孩子入学那日开始,就培养孩子整理好自己物品的习惯。先从整理玩具开始,在哪里拿的,玩够之后一定要放回去。这样到入学后只需将整理玩具的习惯转移为整理书包就行了。前一天晚上要看课程表,整理好第二天所用的文具和书本。儿童的学习活动注重的是趣味性和活动性,但是课堂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从学习做、学会做,到坚持做有个过程,教育需要巩固和延伸,可组织相应的经验交流或技能展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进步。关于习惯从学会整理开始习惯是人生之基,习惯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

4、业的成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的身上。有人悲观地说:“中国孩子的坏习惯都是跟大人学的,没有人能教孩子好习惯,教了也没用。”我却充满自信,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与教师是充满爱心的,一旦明白了良好行为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自会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父母不可能也不必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成为教师或教师的助教,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现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的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做人。 习惯培养的奥秘,可以总结出一句话: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你可能很希望一下子就能

5、改掉孩子好几个坏习惯,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实际的效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改掉一个坏习惯的生活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小习惯能带来小成果,小成果又将造就大一些的习惯,接下去得到更有意义的成果。而大成果通常比较微妙,也更难以预料,但是,它们对于生活的影响也无疑是更为深远的。让孩子学会整理让孩子学会整理真的是一个很小的习惯。发现不足,及时补救,未为晚也。好习惯的养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会起大作用,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吧!1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本。从一年级孩子进校以后,我们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整理文具和摆放书本的指导,但效果仍不明显,每天依旧有为数不少的铅笔与橡皮丢在地上或被交上

6、讲台,而大部分老师问过多遍还是没人来领取。大部分孩子自己丢了文具根本不知道,再说丢了回去爸爸妈妈会再买,孩子更无所谓。还有些孩子常到家才发现自己的作业本不见了,家长追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最后把责任推给同桌。其实上述问题出在学校,根子却在家庭教育,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很有关系。因此,教师光在学校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是治标不治本、事倍功半的办法。需要家长一起携手改正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我们可以这样做: 在家中分清家长和孩子的不同“领地”。家长不可轻易侵犯孩子的“领地”,不要轻易动孩子的东西,也不允许孩子轻易侵犯家长的“领地”,不能随便动家长的东西。这样,孩子就可以逐渐建立“主权”意识,懂得保护自己

7、的权利,也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 孩子的用具和玩具,用完了,要他自己整理,家长可以教他整理的方法,但不可代劳,否则就会养成孩子乱扔东西的习惯。如果他自己不整理,一旦找不到东西,家长不要帮忙,要作壁上观,让他自己吃苦头。 孩子丢了他不该丢的东西(比如文具),为了避免影响学习,可以给他再买一支,但是必须有惩罚。少用口头批评,要动真格的。比如扣他若干压岁钱,少买一个玩具,停看几次动画片,取消一次出游活动等等。总之必须让他切实尝到苦头,下次他才会小心。如果孩子丢了东西不负任何责任,他何乐而不丢?孩子丢了东西,家长不加惩罚,就是纵容。现在很多孩子毫无责任感,这是重要原因。 2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我们现在去

8、图书馆,不管是成人、孩子,没有几个人能把拿下来的书放回原处的,没有秩序感,这个直接的后果是什么?一个是效率很低,第二个大家不会相信你,没有秩序感的人很难相信你的,哪怕从幼儿园开始,还有小学、初中,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平时在家一定要提醒孩子哪里拿来的东西用过后必须放回原处,这样不光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习惯,也省了很多你整理家务的时间。好多孩子不会排队,其实从他不会把东西物归原处也能看出。 3作业后及时整理书包。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会及时整理书包吗?经常总有孩子早上可怜样的告诉我:老师我忘带书了或作业本了。有的孩子还强调一句:是我妈妈没给我放进去。哭笑不得,但细想如果不是这位家长常包办孩子整理书包,孩子会这么说吗?孩子一天的学习心情也从早上就破坏了。试想,哪天上班有重要会议,你也对老板说我文件落家里吗?所以我告诉学生,你如果忘带什么了,老师不再借电话给你打给家长,然后叫家长送过来,你要承担自己丢三落四这个坏习惯的后果。督促孩子整理书包虽然有些烦,但你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却让孩子养成一个有备无患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