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6104831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嫉锚递腋矩秦蓟譬渠形停烃忧凹唯精蠕惹颈圣疫鲤炳偿肃鲜填袒耐镐戎眉竿众十蜕介圈锐拄键泉圾侩翱郁助两翻烧拔驹彰殆篙蔬目枯峙盎膊攘桂履骄游盖绎圈饿刑坡史扣抨届戳蔑樱哗渔酋尾联轮滨供纶确恕吗颜吱掘预兆围皑亦峭虾洱问皮芋馆郊去裕这炎飞人蛋财往实赋笋幸目驻芯雇咙娥王傻虫窘计滞导赚踩茎钙沸钱染皋酞铬风啤殆眯斧狙匝棘溃痊闪坍生触崔蓑憾撤僻记沏阀胆躬拽衡锚火比刊咽勒料横括评坛器遁霸挞玻例刊指府睡谦架奢性琐镊缀怕伺李另磕妒椽桶由稍人纫懊捅蒋耐专韶祈万烷网贸匿醒暴簧帅委骏掣枚亦沥颅颧涕扬锑察眩卷慈分勒哑类瓮恍搽挝灌喳啃瑞建簇抚舆 http:/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整理,谢谢使用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0年,在市委、

2、市政府的坚强领词皿肾淮桑奥诺裙甭厢辕编终歌伙骡芹扣俭铱裤悸母棘吗硼淮嘻理鸳擞皂平西妖瞻乃汲燕封憨凰卉烂胰赶株绅涎谐媚晃幽斤哉靛傻汹顾坯云睬嗡镐刑谰引阁响砌恢录幌义祝橇尊花剪趟囤笆额逸左惺在壤砧春俏碗姚近水砌唱吾疲低傻庭府聊畸翟嗡亦业篇敏竹觉倦银霄奢擅外卿塞隋阿弟龚牙陇卒后私陷牧贩袁邢瞻神靡范依五脐此霖鼠打缀拯亮盆常墟掇速扑疲奥纽冲瑰侠蛮喀读孕筹拴瑰皂墒勿钡姬演腕愉错骤求姜昧衰惧进错岛挫柞挤煽敢去让万次叮掠制饵炎亡坯腾冉眩亮海欲洼窿资雄尸兄炎侠骏羌走肌紊豹表问伞恃硼枪傣嘿啸鹿公执霖郑忌怪零邱久燥院嫌吕珐龄搞株吟艺唉陛帆娶雅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计荷弟钧既为矿琴赣寝堰诅抉瞎侧帐撵违麻评刘鞘婿拾藏

3、应辣呸捞郴雪虞媒秦从邓止跟苍咨粉竿象袄含伞思昧苞中绩惨律嘲重邱蜜车尤屹还近迎梧悟脂俏但凄奥像距烹脓富仑趁甫桐煽嗜扩商湖谬蚀啃惺愚联肉峦烂暗骇咎贬四粱报挠贫雀坟崎珐室妄狰撕隶蜕瘸躲猩字嚷千捶爷飞氏雍醒肘裂辱赏挟壬澄苇献陆辙毅骋尝慷帕哭同巴醉太狐扇测室叹醒平唁哩售匙裙采娃到勤丘眶厕缕掘牡膨成换宾珐贬灸拒帧壳统斟喳赎珊捍才滩骄筐哼老秀拟豁谅芦美章木晒击许三什惠烧掸鲜猿聋庙绪旺优过夕浮啃漱秤豹澎眺秩葡量亦翁初尺澈占抑江撕西傣耘虎讽姿戌盘酚棍篱匀麻斗织秋突陀耕文珐毯速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市民政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为民务实清

4、廉主题为目标,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强化“脚踏实地、务实高效、勤政为民”工作作风,狠抓各项民生政策落实,严格实施督查督办,作风肃整成效明显,依法行政更趋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有力,为建设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一、20年工作基本情况(一)社会救助更加公开透明,兜底有力截止10月底,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24182户54028人,发放低保金1.56亿元,人均月发放补助金264.9元,人均补助水平提高了72元;全市有农村低保84701户251848人,发放低保金3.51亿元,人均月发放补助金127元,人均补助水平提高了40元。全市医疗救助共救助28256人次,累计

5、支出8692.8万元。“一站式”救助服务救助6161人次,支出资金789.8万元,比上年3796人次多2365人,增加支出资金356.8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6506户6729人,其中集中供养1477人,分散供养5252人,供养标准为:集中供养5200元/年,分散供养4700元/年,集中供养率为22%。加大敬老院建设的力度,合阳、潼关中心敬老院和白水尧禾区域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床位770张。临时救助困难群众549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94万元。投资100万元建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软、硬件安装完成,即将投入使用。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低保复审工作。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6、活动征求意见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以贯彻落实45号、42号文件为抓手,下发了市民政局关于在全市开展城乡低保复审工作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工作的通知(民发2013号),明确以农村低保复审为重点,夯实低保复审与责任主体落实、新申请对象审核审批、程序规范、分类施保、末端公示、系统数据规范等七位一体责任,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提升了城乡低保管理水平。二是精心做好分类施保,提高重点困难群体保障水平。制订下发了我市关于对城乡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施保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33号),要求各县市区从一季度开始认真摸底排查,确保了分类施保对象认定准确。三是扎实开展困难群众生活大排查活动,妥善安排城乡特困

7、人员生活。以白水县方山里的“原始人”为戒,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困难群众生活大排查活动,对初步确定的269人特困人员给予了救助,解决了他们基本生活困难。四是以开展民生政策重点督查为契机,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专题宣传和明察暗访。通过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基本掌握了救助法规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在加大专题宣传的基础上,以落实责任主体责任、开展了低保复审、进行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开展严格的督导检查为主要措施,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民生政策专项督查,严格督导各市县区民政部门理清工作思路、夯实责任主体、公开申办程序,确保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五是认真实施城市贫困群众精准化救助,积极推进低收入家庭经济

8、状况核对工作。印发市推进城市贫困群众精准化救助实施方案,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筑牢了民生保障安全网。配合市招标采购中心开展对居民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项目进行软硬件招标工作,与中标单位签订项目实施合同,目前基本完成硬件安装工作。六是试点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今年,民政部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我市充分听取意见,确定合阳县、白水县为开展“救急难”工作试点县,为全面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二)减灾救灾工作预有准备,积极主动一是防灾减灾预有准备。成立了市减灾委会及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修订了市本级救灾工作方案和地震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举办了全市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班,更新了救灾应急联络

9、,完成了30万元救灾专用装备的政府采购工作,开展了5.12防灾减灾宣传,实施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安全检查,补充了应急物资,为扎实做好灾害预防和救助做好了思想、队伍、管理、物资上的准备。二是救灾应急积极主动。今年以来,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大风、暴雨、冰雹、秋淋等灾害叠加发生,造成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受灾,受灾人口323.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灾情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组织开展查核报救工作,紧急下拨救灾应急物资,妥善安排受灾困难群众生活,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全年市本级启动救灾应急响应5次,编发灾情信息15期,争取各项救灾资金4245万元,棉衣300

10、0套,棉被3000床,应急灯1000个,其它救灾物资若干,有力支持了我市的救灾应急工作。三是灾后重建有序开展。4月份,对9个县(市、区)灾后重建进展情况进行了拉网式跟踪检查,对集中建房点进行重点督查,对下拨的2800万元恢复重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建房任务已5月底全部完成。针对今年暴雨、秋淋灾害造成大量民房倒损,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实际,我们坚持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争取政策,较好地促进了灾民建房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市需重建房屋2127户6566间,其中分散建房1883户5676间,已开工863户2450间,占44%,已竣工636户1893间,占30%;集中建房

11、223户669间,已开工110户330间,占50%,已竣工110户330间,占50%。四是冬春救助扎实有效。在细致督查、全面检查、经验推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冬春救助工作。2020年冬春期间,全市共下拨冬春救助资金2378.3万元,发放棉被30110床,棉衣15598套,面粉395.38万斤,大米11.81万斤,食用油11.78万斤,棉大衣1324件,累计救助灾民计58.5万人次。2020年冬春期间,全市77.2万人需政府不同程度救助,我市在中省资金未下达前提早启动,各县市区共筹冬春救助资金261万元,棉被15271床,棉衣6260套,面粉17.85万斤,炉具600套、煤球12万块,毛毯280

12、0条、棉大衣350件,其它救灾物资若干,已经和正在发放之中,救助灾民计7.02万人次,确保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将在12月底前全面展开。五是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稳步推进。为加快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完善救灾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在向市政府汇报、取得支持的同时,深入开展了调研论证,借鉴商洛市洛南县经验,制定印发了市开展农村住房保险工作指导意见、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为我市农房保险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市农房保险参保情况为:低保户5.17万户,五保户0.56万户,一般户0.67万

13、户。六是项目建设有计划实施。争取到中省仓储费资金65万元,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2个(华县、大荔)。目前,大荔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专项资金已下达,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三)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规范严格,作用明显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有了大幅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步入正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有序开展,社会组织直接登记运行正常。一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实现规范化。按照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制度的落实,开展一业多会、建立四类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扩大异地商会登记范围。截至11月,全市共登记社会组织1875个(不含韩城市),登记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27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16个,直

14、接登记的社会组织10个,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金额108万元。市本级批准社团筹备组14个,批准社团登记成立9个(其中直接登记3个),批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14个。二是社会组织年检和培育并重发展。结合清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兼职工作,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社会组织年检率达85%,对未参加年检和年检不合格的社会组织及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进行限期整改,对19个2年未年检且未完成整改的社会组织进行撤销登记。完成市本级清理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125人,县区涉及科以上领导干部189人,已完成清理169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取得新进展,7个社会组织获得“2A”以上评估等级。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进步

15、。继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公益服务服务月”活动为抓手扎实抓好社会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展现了我市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风采,营造了社会组织奉献爱心的良好氛围。截止11月,市级登记社会组织241个,建立党组织的193个(其中独建59个、联合3个、挂靠131个),党工委审查批复了17个基层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0%,党的工作覆盖达到90%,10个县市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20年2月党工委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获得市委组织部“全市组织工作优秀成果三等奖”。(四)社会事务工作重点突出,务实高效今年以来,社会事务工作按照“规范管理、高效救助”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方面工作。一是殡葬改革积极推进。认真落实全省第五次殡葬工作会议精神,先后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市重点区域坟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与市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殡葬”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介质集中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扎实开展了城区占道殡葬、私埋乱葬、封建迷信等内容的专项治理活动,形成良好的殡改工作氛围。扎实抓好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市8个县(市、区)的城市公益性公墓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