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584847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汇总)(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学实验楼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编制单位:河南省恒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O年十二月十二日安 全 技 术 交 底一 基础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l土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人现场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 2、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它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3、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现场并及时处理。 4、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一3米,堆土距土壁要在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5、每日或雨

2、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6、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7、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严禁在施工申碰撞支撑,以兔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8、机械不得在不安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9、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挖土机与挖空的基坑应保持不小于2m的安全距离。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0、电缆两侧一米范

3、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11、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的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12、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3、基坑四周必须没置1.5M高防护栏杆,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爬梯。 14、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15、车辆进出门口的通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辅设厚钢板,或浇捣砼加圃。 16、在开挖深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础积水,影响基坑土体结构。 17、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杂土回填,以兔影响墓础的质量。 18、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

4、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紧靠基坑外侧堆放,以免地面超载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19、打夯机进场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检测,经检测电器部分、机械部分无异常情况,方能进场使用。 20。打夯机必须采用四芯电缆线做电源线。严禁使用护套线、塑料线及破皮老化的电缆线做电源线。 21、打夯机杜绝一人操作。应有专人护线配合操作,操柞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12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 1、进人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 2、基坑深度达到5m或5m拟上的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寨。比较浅的基坑(槽)进行坑璧支护都应进行计算,并绘制施工详图。若确有成熟可靠的经验在运用时,一定要考虑土壁土质的类别、深度、于湿

5、程度、槽边荷载以及支撑材料和做法。相同近似的,不能生搬硬套已有的经验。 3、选用坑壁支撑的木材,要选坚实的、无枯节的、无裂折的松木和杉木。不宜采用杂木。选用钢管支撑不能使用锈蚀严重、变形弯曲及有孔、洞、裂缝的钢管。支撑要随挖随撑,并严密顶紧牢固,不能整个挖好最后一次支撑。 4、积土、料具堆放距坑边不小于1m,堆放高度不超过1.5m,设备距基坑边的距离不小于5m,要有加固措施。 5、基坑内施工要设专用通道或梯子,要有可靠作业面,垂直作业要有隔离防护猎施,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6、挡土桩顶深埋的拉锚,应采用挖沟方式埋设。沟宽尽可能小,不能采取全部开挖回填方式,以兔挠动土体固结状。拉锚安装后应按

6、设计要求。预拉应力进行预拉紧。 7、锚杆支护的锚固段埋在稳定性较好的土层或岩层中,并用水泥砂浆灌注密实。锚固须经计算或试验确定。不得锚固在松软土层中。 8、施工申应经常检查支撑或支护和观测邻近建筑物稳定与变形情况,如发生支撑有松动、变形、位移等现象。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9、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程度依次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一层,拆除支撑应注意防止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或裂缝,必要时采取加固错施。 二 主体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2.1砌筑(砌块)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在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

7、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砌基础时。应检查和经常注意基坑土质变化情况,有无崩裂现象,堆放砖块材料应离开坑边1米以上、当深基坑装设挡板支撑时,操作人员应设梯子上下,不得攀跳,运料不得碰撞支撑、也不得踩踏砌体和发撑上下。 3、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m时,采用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 4、脚手架上堆料量规定荷载25kN/m,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5、在楼层(特别在预制极面)施工时,堆放机械、砖块等物品不得超过楼板使用荷载,如超过荷载时,必须经过验算采用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

8、堆放和施工。 6、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和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7、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板上随意再叠加一层,脚手扳不允许有空头现象,不准用钢模板作立人板。 8、砍砖时应面向内打,防止碎砖跳出伤人。 9、使用垂直运输的吊笼、绳索具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吊运时不得超载,并须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10、用起重机吊砖要用砖笼,吊砂浆的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件回转范圃内不得有人停留。, 11、砖料运输车辆两车前后距离平道上不小于2米。坡道上不小于10米,卸时要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倒塌伤人。 12、砌好的山墙,应

9、临时系联系秤杆(如檩条等)放置各跨山墙上卡牢,便英联系稳淀。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加固措施。 13、冬季施工时,脚手板上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进行操作。 14、如遇雨天或雨季施工每天下班后必须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冲走砂浆,使砌体倒塌。 15、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没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6、人工垂直向上或向下(深坑)传递砖抉,架子上的站人板宽度应不小于60厘米。17、砌块如发现有部分破裂,且有脱落危险的砌块,严禁继续起吊,起重臂回转时,严禁将砌块吊笼停留在操柞人员上空。吊臂及吊钩下方不得站人或进行其它操作,砌块吊装时不准在下层楼面进行任何工作。 18、

10、在楼面卸下、堆放砌块时,应尽量避兔冲击,严禁倾卸及撞击楼板。砌块的堆放应尽量靠近楼板的端部,楼面上砌块的备量,应考虑楼面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楼面荷载不准超过楼板的允许承载能力,否则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在楼板加设支撑等。 19、砌块施工时,不准站在墙身上进行砌筑、划线、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裂缝、清扫墙面操作,也不准在墙身上行走。 20、已经就位的砌块。必须立即进行竖缝灌浆,对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和挑出墙外较多的部位。应加临时支撑,以保证其稳定性,遇大风天气时,停止施工。 21、在砌块、砌体上,不宜拉缆风绳,不宜吊挂重物,也不宜作其它施工临时设施、支撑的支承点,如确实需要时,应采取有效的加

11、固措施。 22、冬季施工时,应在上班操作前清除掉在机械、脚手板和作业区内的积雪、冰霜,严禁起吊同其它材料冻结在一起的砌块和构件。 23、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1)不能听清信号时。 (2)大雾或照明不足时。 22模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模板工程必须有施工方案且应由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或总工审批。并根据砼的施工工艺和季节施工的特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2、文撑系统必须有设计计算,文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3、模板上堆料和施工设备应合理分散堆放,不应造成荷载过多集中,当模板上荷载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检查。 4、安装与拆除2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工

12、作台。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5、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组合板装拆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加似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6、支模过程中,如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7、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 8、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杠,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洞口外

13、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9、在组合钢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10、装、拆模板禁止使用钢模板作立人板。 11、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12、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耍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13、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2m。 14、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

14、,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避兔发生钢模茬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15、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23装配式大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遇有恶劣气候影响安全生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雨季施工时,塔式起重机必须设防雷设施。 2、吊装机械的起重臂和吊运构件,与高低压架空输电线路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吊具和索具应定期检查。构件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吊离地面3Ocm时,应检查刹车灵敏度及吊具的可靠性。 3、当2台吊装机械同时操作时,应注意2台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吊钩所悬构件之间距离不小于5米。 4、吊装机械在工作中严禁重载调幅。起吊楼板时,不准在搂板上面放小车。吊移操作平台时,上面严禁站人。 5、楼板物件就位时,不要压到电焊机的电线。墙板固定后,不准随意撬动。如需校正时,必须回钩。墙板临时固定器须待焊接完才能撤除。 6、水电、装修材料运人楼层存放时。每块楼板堆放的重量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葡载。电焊机的电缆,应系于安全网里侧,逐层固定,要有专人拉线及清理易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