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 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 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 加的价值我国从 1992 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工业增加 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并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目前,工业企业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 和“收入法”一、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式的角度入手,剔除了生 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一)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现价工业总产值一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 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 的统计(二)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消耗的外购 材料、燃料、动力及其它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在其它条 件一定时,其中间投入越低,则工业增加值就越高说明降低消耗是 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关键所在2、内容:(1)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 动力、包装物等)(2)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 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等)(3)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 保险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资产 摊销、坏账损失、研究开发费、业务招待费等)(4)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 包装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5)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3、计算方法(1)正算法: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 入的部分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利息支出)(2)倒算法: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 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 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 和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三)应交增值税公式: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转出数-进项税-减免 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二、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 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一)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二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二)内容1、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的折旧费+管理费用中的折旧费+ 销售费用中的折旧费2、 劳动者报酬=制造费用中的劳动者报酬(直接人工+生产人员 的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中的职工福利费+劳动、待业、养老、医疗 等社保费+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 部分)+管理费用中的劳动者报酬(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社会保 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销售费用中的劳动者报酬(销售人 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3、 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管理费用中的 税金+其他上缴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费4、 营业盈余=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坏帐 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汇兑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受企业生产消耗变化的影响,也受企业经 济效益变化的影响在总产值中,企业生产消耗越大,则经济效益越 低;反之,生产消耗越小,则经济效益越高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 方法从不同侧面体现企业新创造价值的高低工业增加值率计算一、定义:工业增加值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二、公式: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 (现价)/工业总产出 (现价)x100%三、使用方法:国家对工业增加值率的确定是一年一次,第二 年月报使用前一年增加值率2011 年报中对增加值率的计算,是通 过企业上报成本费用调查表计算确定的左权县 2010 年年报中煤炭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6.8 亿元, 实现工业增加值 6.3 亿元,煤炭行业的增加值率就是 6.3 亿元/16.8 亿元*100%=37.5% ,在 2011 年月报中就直接用煤炭行业的总产值 乘以 37.5% 的增加值率就是煤炭行业的增加值四、意义:工业增加值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企业降低中间消耗 的经济效益,反映投入产出的效果工业增加值率越高,企业的 附加值越高、盈利水平越高,投入产出的效果越佳增加值率是 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增加值率 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和效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