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 五年级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共(3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8KB
约4页
文档ID:435767289
【小学 五年级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共(3_第1页
1/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训练题1不要忘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一、填空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15厘米,高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54平方米,它的高是6米,底边长〔     〕米0.85公顷=〔 〕平方米 86000平方米=〔 〕公顷9.28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0.56平方千米=〔 〕公顷二、应用题1.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长16米,高是底的一半,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有一平行四边形瓜地,底长43米,高28米,如果每平方米栽瓜秧9棵,这块地可栽瓜秧多少棵?3.有一平行四边形空地,底长43米,高28米,如果每种一棵果树需要3平方米,这块地可栽果树多少棵?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长5米,高3.6米,如果这种钢板1平方米重39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5.一块平行四边形玉米地,底长30米,高24米,共收玉米756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玉米多少千克?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27.5平方分米,它的底长18.2分米,它的高比底少多少分米?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测试 姓名: 一、填表30分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7cm5.2cm9.8dm117.6dm220.2m505m2二、填空25分1、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三条边分别长4 dm、1 m、7 dm,它的斜边长〔 〕,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2、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 〕3、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5分米,高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9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三、应用题45分〔1〕一块三角形钢板,底8.5m,高6m,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3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地,底长25m,高是底的一半如果每平方米的草可供3只羊吃一天,这块草地可供多少只羊吃一天?〔3〕一块三角形地,底长150m,高80m,这块地有多少公顷?在这块地里共收小麦384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挑战一下思考题〔20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78cm〔如图〕,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又BC是24cm,求它的面积18 A D B 24 C挑战自我.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50平方米,它的阴影局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开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开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9人,大局部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局部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1.“简单的统计〞:通过学生比拟熟悉的具体事例,介绍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初步知道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作用2.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根本的立体几何图形的根底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根底。

3.因数和倍数:由于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奎逊耐彩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根据教学反应的情况来看,用图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学生理解分解质因数的原理,奎逊耐彩条在此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此次修订把利用奎逊耐彩条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内容删去了但是在讲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等内容时,仍保存奎逊耐彩条的形式,帮助学生借助直观进行理解四、教学目标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6、具有回忆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开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开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开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开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