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513645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内涵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校内涵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内涵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内涵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内涵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陈戈亮办教育就是要办有品位的学校, 有品位的学校是内在发展较好的学校,学校内涵发展是增强教育强势发展的血液, 循环于学校整个躯体之中,要提高教育质量, 就必须让学校内涵发展起来,正是带着这样的认识体会和价值追求, 我们在不断地、 坚持不懈地实践着学校内涵发展的路子。一、对内涵发展的认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与内涵相对应的概念是外延,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所表现出的外形扩张。

2、 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 质量提高、实力增强, 是一种相对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变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内涵发展,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学校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及精细化实施, 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 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 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 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使其保持强大生命潜力。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集团化办学及学校规模扩张已几近极限,学校格局调整已基本结束,随着国

3、家双高普九的实施,学校硬件建设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不少学校管理落后的状况并没得到多大改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缺失,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传统、 文化环境建设被疏漏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同时也是教育本质发展的需求。三、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做法1 、抓住一个根本: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不仅是传播文化的场所,也是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园地。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一所学校由历史传统积淀而成的文化,彰显着学校团队成员的人格意识和道德实践意识,对他人、对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校园文化包

4、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 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 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质,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 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 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素之一。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以理念引入,涵养文化。文化需要积淀, 而积淀是在一种文化氛围长期累积的结果, 这种文化氛围,就是学校长期坚持并固有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的提出既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要符合当前教育精神和教育的本质。

5、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过程不断补充完善, 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符号和努力方向, 长此以往,学校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可以意会的文化精神。以制度保障,提升文化。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 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 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 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 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 要体现延续性、 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 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 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

6、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以环境推动,彰显文化。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 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 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 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重点进行两方面建设。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 ,让

7、“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2 、把握一个关键:发展教师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首先是教师的教育,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理想的发展,优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的教育中,校长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切可能,要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 特别要十分清晰教师发展的相关要素, 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服务。把为教师发展服务,满足教师的期许,促进教师自觉、主动、个性、全面的发展,作为校长每日里的首要的、核心的工作任务。发展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心理健康, 只有一个构建一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群体才可以

8、促进学校真正的内涵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我校在“办阳光教育做幸福教师育和谐人才”的理念支撑下,学校积极开展阳光教师的活动, 学校对全体教师分别作了 塑造阳光心态,品味职业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阳光生活很简单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的专题讲座,诠释了“什么是阳光心态” “缔造阳光心态的工具”“心态的力量”等等问题,同时在近两年的工作里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学校都会先用上 5-10 分钟时间对教师心理、个人利益、人际关系等进行辅助疏导,其中不乏经典的对白与故事,对教师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积极的人像太阳, 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等经典语句已成为教师口头禅,根植在教师心里,面对学

9、校管理改革、利益分配、矛盾解决等教师们都能以阳光的思维来面对, 都表示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现在教师善于化僵持为缓和,化尴尬为融洽,化难堪为大度。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价是个瓶颈问题,为引导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学校从改革评价方式着手,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将教师发展性评价分为基础评价和发展评价两块, 基础评价为学校常规评价,以合格为标准, 发展评价是每位教师开学初与分管行政一起商量讨论制定学期个人发展的三条目标, 以优质为标准, 每个教师结合自身目标各不相同,每个教师每期目标也不同,目标呈阶梯递进,因为目标制定增加了教师主动参与, 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极大促进作

10、用,把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在心理给教师减压,变压力为动力。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把教师的心理扭转过来,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面对孩子,他们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面对同事,他们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面对发展, 他们有太阳般不息的能量,职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也由此引发。3 、实施一个策略:精细化管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它们的成败往往是由细节所决定的。海尔集团凭借高效的精细化管理“ OEC”(即全方位、每人、每事、每天控制,清理)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海尔现象” ,他成功的秘诀就

11、在于“精”和“细”,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学校时虽然不能照搬海尔全部的成功经验, 但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是不得不借鉴的。世界已进入精细化时代,学校也不例外,在各样你追我赶进“名校”、创品牌、特色学校的队伍中,许多学校管理者就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拉开了学校档次?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文化精神?生源效果 不可否认,这些差异的确制约着一些学校进军“名校、品牌特色学校” ,但对学校步入竞争机制的今天,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这些异越来越小, 尤其是名校之间, 更是微不足道,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学校管理的粗放型与精细化的区别。学校落实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将工作做到位、尽到责,做到每一个步骤精心,每一个环节精细,每一项工作出精品, 久而久之,外在的要求就会内化为师生的潜在意识,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总之,学校内涵发展是文化积淀与彰显,教师发展和精细管理的综合体现,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 的功夫,因此,内涵发展还需要我们办学者静心办学、潜心思考,这样才能让学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得更宽、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