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编号:中 油 吉 林 化 建施 工 技 术 方 案 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二期扩建工程 化学水框架施工方案 Ⅱ 类编制单位:吉化建动力项目部 2007年4月26日方案编号:中 油 吉 林 化 建施 工 技 术 方 案 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二期扩建工程 化学水框架方案 Ⅱ 类编制单位吉化动力项目部审 批 签 字审 批 日 期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年 月 日Ⅲ类复审项 目 部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批 准年 月 日目 录1、编制说明2、编制依据3、工程概况4、施工准备5、施工方法6、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7、资源需求计划8、施工进度计划9、计算书1、 编制说明:1.1 吉化集团动力厂二期扩建工程化学水处理室分项工程由我公司承建,由于工期紧张,为了保证主装置按期投入使用,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特编制此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1.2.此方案作为化学水处理室施工指导性文件2、编制依据2.1施工图 F2242S-T0602-06# ~ 12# 22-F1151S-T0602-25# 27# 22-F1151S-T0602-03# ~ 05#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土建工程) DL/T5210.0-2005;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3、 工程概况3.1 化学水处理室位于吉化集团公司动力厂原化学水处理室的东面3.2 化学水处理室包含35个设备基础,210m管沟框架柱36根,14根薄腹梁,129块屋面板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沟道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框架梁板柱采用C30混凝土4.施工准备4.1.施工现场准备4.1.1施工人员入场,确定施工暂设区,布设施工所用模板、钢筋、砼原材料及脚手工具等堆放、加工场地4.1.2机具材料进场后,分规格型号堆放尽量减少在厂内的二次倒运且具有明显标志。
4.1.3组织好施工所需人员、劳动力,选择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好、质量意识高的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进行本项目施工4.1.4 清理施工现场及现场障碍物4.1.5主要作业工种必须有岗位资质证书4.2.施工技术准备4.2.1熟悉图纸并领会设计意图,设计交底,及时自审、会审4.2.2确定施工方法,计算工程量,提出材料计划以及各种预制件的加工计划4.2.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准备施工所需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并熟练掌握4.2.4复测定位轴线5.施工方法5.1.施工程序定位复测→设备基础挖方→设备基础及管沟施工 → 柱钢筋绑扎及予埋件安装 → 柱模板安装及加固 → 柱砼浇筑与养护 → 梁模板安装及加固 → 梁钢筋安装 → 梁混凝土浇注→ 模板拆除 → 屋面板吊装 → 主体砌筑 5.2.施工方法框架垂直运输采用QT315型平臂吊,位置位于新建厂房的东侧5.2.1土方工程5.2.1.1由于化学水建筑工程框架基础为2006年冬期施工项目,为了保证基础不被冻涨,在基础施工完毕后,立即回填土将基础覆盖根据近期新到图纸,室内设备基础及管沟坐落在去年的回填土上根据图纸的设计要求,设备基础及管沟坐落在回填土上时,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5.2.1.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考虑到回填土的质量难以满足设计的要求用回填砂回填基底用反铲挖掘机将回填土挖掉,回填混合砂至设计标高,用自行式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每层铺填厚度为600~800mm对于在基础一侧,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采用电动式振动平板夯配合碾压5.2.2模板工程5.2.2.1框架模板均采用10mm竹模板5.2.2.2木方均采用100mm×100mm落叶松或50mm×100mm落叶松5.2.2.3柱子模板的边框和木肋采用50×100mm木方中心距@180mm(立放),木方材质为落叶松,等级不得低于二级5.2.2.4柱子模板加固采用钢脚手杆(双管),竖向间距每350mm一道用φ12穿墙螺栓加固(柱宽面中间加设一根穿墙螺栓),螺栓两侧分别用两个3型扣件并备有双螺母(详见下图)螺栓双螺母竹模板3型扣件木方钢脚手杆5.2.2.5木方用压刨压平,保证与模板间连接紧密5.2.2.6梁模板的边框和木肋采用50×100mm木方中心距@180mm(立放),木方材质为落叶松,等级不得低于二级5.2.2.7梁侧模板加固采用钢脚手杆(双管),横向间距每500mm一道用φ12穿墙螺栓加固5.2.2.8梁底模板木楞采用50×100mm木方中心距@130mm(立放)。
横方用100×100mm木方中心距@300mm木方材质为落叶松,等级不得低于二级5.2.1.9由于设备基础及管沟基础均在±0.000以下,采用钢模板施工设备基础为台阶形式,采用铁马配合施工沟道施工采用拉条@600×600mm施工配合木方施工5.2.1.10薄腹梁采用现场浇筑,薄腹梁的模板制作时必须经过现场实际放样,安装时沿长度方向@600mm设置拉条,用木方配合钢管加固5.2.2钢筋工程5.2.2.1钢筋的连接5.2.2.1.1水平钢筋连接主要采用闪光对焊工艺,在钢筋加工厂进行预制,工艺要求如下:5.2.2.1.2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以调直或切除;5.2.2.1.3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做对焊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5.2.2.1.4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5.2.2.1.5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和钢筋轴线相垂直;5.2.2.1.6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的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5.2.2.1.7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断。
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5.2.2.1.8竖向钢筋连接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工艺,单筋连接,其工艺程序如下: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5.2.2.1.9引弧过程,采用铁丝球引弧法,将铁丝球放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通过铁丝球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铁丝球采用0.5~1.0mm退火铁丝,球径不小于10mm,球的每一层缠绕方向应垂直交叉,当焊接电流较小,钢筋端面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宜控制时宜采用此法5.2.2.1.10电弧过程,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5.2.2.1.11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的熔化其中,上钢筋端头熔化量比下钢筋大一倍经熔化后的上钢筋端面呈微凸形,并在钢筋的端面上形成一个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渡薄层5.2.2.1.12挤压过程,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挤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由于挤压时钢筋处于熔融状态,所需挤压力仅为0.2~0.3kN。
5.2.2.2柱钢筋绑扎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5.2.2.2.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5.2.2.2.2连接柱竖向受力钢筋5.2.2.2.3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柱相邻纵筋交错焊接连接应≥35d5.2.2.2.4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间距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5.2.2.2.5柱箍筋绑扎(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2)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交接点上,绑扎牢固;(3)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mm(10d); (4)柱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1000mm,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5)下层柱的主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钢筋的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下层钢筋的伸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收缩准确,不得在楼面混凝土浇筑后扳支钢筋);5.2.2.3梁钢筋绑扎: 5.2.2.3.1模内绑扎:画梁箍筋间距→穿主梁底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5.2.2.3.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5.2.2.3.3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放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5.2.2.3.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为150mm5.2.2.3.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采用套扣法绑扎, 5.2.2.3.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5.2.2.3.7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间距50mm5.2.2.3.8在梁受力筋下均应垫25mm厚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5.2.2.3.9双层或多层钢筋网片应用铁马架起,保证钢筋网片的间距,铁马(Φ14)制作如下图:工程量按现场实际发生作现场确认单 5.2.2.3.10铁马安装方法如下图:5.2.4砼工程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5.2.4.1基础砼全部采用商品砼砼采用罐车运输,运输过程中随车搅拌浇筑砼用48m杆的泵车5.2.4.2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注意保护钢筋及预埋件,避免碰撞移位振动棒应快速插入再慢慢拔起,将砼振捣并提出气泡。
5.2.4.3设备基础一次浇筑完毕,沟壁混凝土浇注采用循环浇注,防止胀模每层浇注高度不超过500mm5.2.4.4砼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层可分为一次或两次浇筑在柱浇筑前应浇筑200mm高同标号水泥砂浆5.2.4.5在梁、柱同时浇筑过程中,由于梁支座处钢筋较密,所以在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看管,防止混凝土下不到位或漏震,且保证浇筑连续进行5.2.4.6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