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如何巧用教育智慧解决班级偶发事件第一课时 班级偶发事件的涵义及特点一、 什么是偶发事件及其类型1、什么是偶发事件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都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正因为如此,具备各种扎实的基本功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其中,处理偶发事件就是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偶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或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严重影响学生个体或班集体的利益与形象,扰乱正常秩序或危及学生安全的事件例如学生之间吵闹、打架;学生意外受伤;学生离家出走;失窃等都属于偶发事件由于偶发事件事出偶然,没有预先的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思考处理的对策,因而偶发事件往往都是些棘手的事件处理偶发事件的水平,最容易体现出一位班主任的办事能力、教育机智、理论修养和思想水平偶发事件处理得当,可以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能有效地教育全班学生,提高班主任威信;反之,如果偶发事件处理不当,则极易使局面失控,导致师生冲突,甚至发生难以挽回的恶性事件,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损坏班主任形象每一位中小学班主任都要认真学习和探讨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做好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2、偶发事件的类型它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平常性的偶发事件,比如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学生吵架;旷课;小偷小摸等。
另一种是特殊性的偶发事件,如人身伤害事件,参与群架,但不严重,还没触犯法律;学生离家出走等二、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意义1、产生原因(1)学生的因素:身体疾病、性格异常、缺乏沟通、心理失衡、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等等2)外在环境因素:情境诱惑、坏人教唆、天灾等等3)教师失误:指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者实际操作错误以及处理学生矛盾不当等等引起学生的骚动,引发偶发事件2、处理偶发事件的意义偶发事件会让班主任头疼不已但若能正确处理好偶发事件,则将意义重大:对学生来说,因为偶发事件的解决迫在眉睫,学生对老师解决偶发事件的期待心理也会比平时更为突出如果老师能顺利处理好,则能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能教育犯错误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通过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能发挥班主任的聪明才智,增长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还有助于增强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正确处理偶发事件需要班主任充分运用他的智慧、胆识、思想和艺术,一旦处理得当,学生心悦诚服,就会对老师肃然起敬,对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对班级来说,恰当处理偶发事件,能维护班级的纪律,形成正确的班级氛围,促进班集体良好舆论的形成。
三、偶发事件的特点(一)成因的不定性偶发事件的成因往往非常复杂,难以确定有的是发生在人际间的,有的则是因为一些始料不及的因素,或是某种已有的矛盾的爆发.或是本已缓和的矛盾的突然激化人际间的矛盾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可能是同学之间的,可能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也可能是学生与社会上某些人之间的导火线”可能是学生主动点燃的(如提的问题比较怪、恶作剧等),可能是学生被动引发的(如意外事故、性格异常等),可能是教师的疏忽造成的(如教学中把题目讲错了,批评学生的方法有偏差等),也可能完全是外在因素的波及(如某个学生的家庭变故、外人的突然闯入等)总之,引起偶发事件的原因是很难确定和预料的,班主任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二)出现的突然性偶发事件的出现是突然的,表现出不可预料和突发的特点也许本来处在晴朗的教育天空下,就突然被置于阴云密布的矛盾漩涡中;也许本来还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融融气氛中,就突然变成剑拔弩张的师生对立局面因此,班主任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事件三)后果的破坏性一般来说,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是在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循序进行的,而偶发事件则会打乱原有部署,使原本井井有条的教育活动无法按计划进行,活动的效果会打折扣.甚至背道而驰。
同时,由于偶发事件的起因比较复杂和难以预料,处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或同学矛盾越发加深,或学生心理受到挫伤,或班级集体受到破坏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不可造次四)处理的紧迫性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只要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处理再棘手的事情,都不会有多大难度但偶发事件的处理恰恰不会给你这两把“斩乱麻”的“快刀”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如果不马上进行恰当的处理,教育活动就难以为继,学生心理就难以打通,师生关系就难以理顺因此,班主任面对偶发事件.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争取获得最理想的效果第二课时 班级偶发事件处理原则及常用方法在一个班级中,突发事件都不同程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处理突发事件,一看能力,二凭经验,这是班主任教育机智的一个基本体现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所谓原则既是班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反映处理突发事件时对各种基本矛盾关系的调整与把握的基本规律班主任只有正确地理解并掌握整个原则体系,才能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卓有成效地做好班级工作。
一、处理偶发事件十原则1、教育性原则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原则班主任必须抱着教育的目的和心态对待突发事件,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教育全班的精神,既不能一棒子打死,又不能草率行事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深入了解调查,从动因分析到全面评估,这样才能达到惩前毖后的目的2、目的性原则处理突发事件,目的要明确,既不能仅仅就事论事,敷衍搪塞;也不可小题大做,无限上纲班主任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应该让受教育的学生本人明确教育帮助的目的,什么是错,什么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根本上医治学生心灵深处的创伤3、客观性原则一个班级中的学生之间有很大差异,同一个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那么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不能受班主任“定势思维”的影响,避免主观随意性导致处理问题不公,从而影响到学生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4、针对性原则班主任应该在弄清楚事情的性质后再着手解决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能用一种模式注意事情不同层面的差别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性要强,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刀切”太宽泛和针对性不强的教育形同虚设5、启发性原则学生接受教育不是消极被动的,应该是主观能动的。
处理突发事件尤为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不要一听到或一看到就下结论,一定要留有“余地”,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驱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危害,诱导他们依靠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6、有效性原则教育的关键在“育”,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所采取的方法,既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主观武断,更不能烦琐而无实际意义处理或教育重要的是看效果,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往往事半功倍7、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要求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定要顾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各种因素的力量步调要一致,相互配合对学生形成连续不断进行一致性教育,才能达到良好效果8、可接受原则处理突发事件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看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不能强加于人,处理流于形式要让受教育的对象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9、因材施教原则 受教育的对象在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素质是不可同的在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的前提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处理突发事件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别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10、冷处理原则冷处理,是对班主任自身而言,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不能急于表态和下结论,要弄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太过于草率和盲目,往往会使自己陷于被动保持冷静、公平、宽容、服务的心态,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顺利得多二、处理一般偶发事件的常用方法1、降温处理法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且“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实施时,班主任要冷静沉着,不要轻易下结论,要稍稍平息一下已经激荡起的不平静的气氛,要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作一个预见性的“交待”,并让学生理解这样处置的理由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因此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班主任也容易心理失衡,较难有充分的教育准备和冷静细致的分析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和班主任准备不足的状况,如果贸然实施“热处理”,就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对待偶发事件,常用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冷处理是从班主任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角度提出的,也是从提高教育效果的角度提出的实施冷处理,并不是对事件不作处理,也不是拖拖拉拉不及时处理,而是尽量减少偶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争取调查了解的时间,等待最佳的教育时机,为全面、干净、彻底解决偶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2、变退为进法有许多偶发事件都是这样发生的:课堂上,学生忽然提出一个难题或怪题,或老师发生“暂时性遗忘”,忘记了某问题该如何解答遇到这类情况,班主任可以不必急于解答,而是巧妙地反过来把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发动大家一起开动脑筋,自己也争取宝贵的时间来考虑对策,然后再综合大家的意见来得出结论3、移花接木法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当时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时间都不允许着手进行偶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而不进行处理又无法平息个别学生的情绪,或是这样的事件原本也不必搞得水落石出,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事件就不再成为“事件”对此,班主任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利用学生身上的某个“闪光点”,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的心理特征,巧妙地把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像这样的偶发事件,班主任经常碰到,其实事件的演变已从学生之间打架,转为一个学生不愿进教室中小学生中的纠纷,是中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大多数纠纷,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排解的,班主任不必事事插手,插手过多反而影响学生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社会化进程但这个例子中的事件恰恰发生在上课之前,造成尴尬的局面这位班主任这样处理,应是最佳的方案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关键是要找准一个“支点”,转化要非常自然,不露斧凿的痕迹。
4、幽默化解法有些偶发事件,原不必争个曲直长短,但却形成了尴尬的局面,或是如果非追究下去不可的话,结果只能是越搞越糟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办法就是用幽默来进行解决运用幽默,不仅是为调节情绪,缓解冲突,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教育的武器幽默是智慧的表现,也许能将一场冲突消于无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5、趁热加工法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刚接一个新班时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当轮到一名女同学时,她却一言不发,而这位班主任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尊严的挑战而动怒,而是诙谐地微笑着说:“你不想说一定有什么原因,不会是对我有意见吧?”那名女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排除了“故意与老师作对”这个原因,班主任亲切地诱导:“同学和老师都希望对你有所了解,也许你还没有想好,那就等你想好了再说吧耐心的等待使那个学生终于开口了这位班主任掌握了该女生因害羞想马上坐下的心理,运用教育机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偶发事件,既没有“不开口就坐下”地走过场,也没有“师生冲突”的情况出现 6、暂时悬挂法即对偶发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要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班主任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
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那位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