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一、施工工艺防护网采用主动防护系统,主动防护网由高强度钢绳网、格栅网、钢 绳锚杆及锚固基础组成,防护网由纵横交错的中16横向支撑绳和中12 纵向支撑绳与间距4.5m*4.5m正方形模式(边缘局部岩体较破碎部 分采用2.5m*2.5m)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并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4.5m网格内铺设一张钢丝绳网,钢丝绳网 下铺设格栅网防护网钢绳锚杆上沿采用2中16型4m长中部及侧、 下沿采用2中16型3m长,间距4.5m*4.5m正方形模式(边缘局部 岩体较破碎部分采用2.5m*2.5m)锚孔孔径中60mm孔深3m~4m , 注浆材料为M30砂浆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联结并拉紧,该预张拉工艺能 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土体的稳定 性,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2.1清坡① 当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 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 处理② 对坡面上存在的将来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若它 (们)的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超过系统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支撑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
2.2测量放线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4.5m*4.5m(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 的调整量),在孔间距允许的调整范围内,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 孔位;对非低凹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的锚杆孔 (一般连续悬空面积不得大于5m2)宜增设长度不小于0.5m的局部 锚杆,该锚杆可采用直径不小于中12的带弯钩的钢筋锚杆或直径不 小于2中12的双股钢绳锚杆)2.3基础施工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能力,因此,对本身为基岩或坚 硬岩土的位置,就具体化为锚杆孔的钻凿,而对不能直接成孔的松散 岩土体位置,则可能包括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按设计深度钻凿锚 杆孔并清孔,孔深应大于设计锚杆长度20cm,孔径不小于中60mm ; 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 不小于中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 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当局部孔位处因地层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 时可以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x0.4m的C15砼基础置换不能成孔 的岩土段2.4锚杆安装对直接成孔的锚杆位置,锚杆在注浆前连同注浆管一同埋设,对采用 砼基础的地方,锚杆一般在浇筑基础砼的同时直接埋设。
插入锚杆并注浆,采用标号M30的砂浆;水泥宜用42.5普通硅酸盐 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 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2.5套环加工及锚头封闭制作钢丝绳套环,采用50cm长中16钢丝绳弯曲成环形,连接处用2 个U型卡扣上牢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 , 深15cm将套环悬挂于锚杆尾部弯钩上锚杆外露套环顶端不能高 出地表用C25细石混凝土封闭凹坑(套环大部露出混凝土,套环 与锚杆弯钩连接处必须封闭于混凝土内)2.6支撑绳安装与调试为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横向采用 中16钢丝绳,纵向采用中12钢丝绳)后采用紧线器或手拉葫芦张拉, 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 时为4个,其间为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套环固定连接2.7格栅的铺挂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 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皿.5铁丝进行扎结,当坡度小于 45时,扎结点间距不得大于 2m,当坡度大于45扎结点间距不 得大于1m (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 支撑绳之下)。
2.8钢绳网铺挂与缝合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用中8钢丝绳作为缝合绳,每张钢绳网 均用一根长约31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 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固定连接4500 『4500防护网缝合示意图3.质量控制标准3.1、 锚杆末端必须开凿凹坑,以套环不露出地表为准3.2、 锚杆末端凹坑必须用混凝土封闭,且只能用混凝土封闭,不得 采用砂浆替代3.3、 纵横向支撑绳穿插完毕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紧,务必使 防护网紧贴岩壁3.4、 灌注后三天内,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