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次日) B.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诽谤讥笑)2.加点词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3.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A.邹忌修(身高)八尺有余 我孰(谁,哪一个)与城北徐公美B.吾妻之美我者,私(偏爱)我也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C.莫(没有人)不私王 时时而间进(暗中)[偶尔,有时]D.期年(一周年)之后 窥镜(照着镜子)而自视4.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 A.皆以美于徐公 B.客从外来,与坐谈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5.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 )A.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客人跟邹忌坐下来交谈)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观察他)D.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照着镜子看看自己)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 )(3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服衣冠 B.数月之后/范增数目项王C.期年之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时时而间进/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11.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14.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15.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16.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王之蔽/甚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郡下,诣太守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徐公不若君之美 更若役,复若赋 D、能谤讥于市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9.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2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21.“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 22.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23.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①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庭A.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B.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C.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D.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2 4.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25、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26、对下列加黑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fú穿戴B.时时而间进 间:jiàn间或、偶然C.能谤讥于市朝 谤:bàng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D.期年之后 期:jī不到一周(年)27、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28、 下列句中“修”的意义和用法与A句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B乃重修岳阳楼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内修政治 29、 下列句中的“朝”与“暮寝而思之”的“暮”意义相反的是( ) A.朝服衣冠 B。
于是入朝见威王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皆朝于齐 30、 下列各句的“孰”和C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D是可忍,孰不可忍 31、 对“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语序,调整后符合现代语序的一句是( ) A.孰与我城北徐公美 B我城北徐公孰与美 C.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D城北徐公与我孰美 32、 与“君美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弊甚矣 B忌不自信 C.甚矣,汝之不惠 D又弗如远甚 33、 下列表时间的词语,意义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旦日 B明日 C.曩者 D翌日 34、 下列句中,与A句“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复问其妾曰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扁鹊复见 D更若役,复若赋 35、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和A句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E.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F。
洁其居,美其服 36、 下列各句中的黑体字,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1) 朝服衣冠(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忌不自信(4)自以为不如 (5)于是入朝见威王 (6)今齐地方千里(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A.(1)(2)(4) B2)(3)(4) C5)(6)(7) D3)(6)(7) 37、从判断句角度看,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B.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是寡人之过也 C.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过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8、下列各句中的“于”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能谤讥于市朝(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欲有求于我也(5)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6)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1)(4)(6)|(2)(3|(5|(7) B(1)(2)(4)|(3)(6)|(5)|(7) C (1)(3)(4)|(2)(6|(5|(7) D(1)(4)(5)|(2)(3)|(6)|(7) 3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正面表现齐王虚心纳谏的一组 (1) 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2)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 王曰:“善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