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394143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导学案(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 年级 生物 科目教学设计(总: )课题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上课时间年 9月 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规范和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重点难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课前复习: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 ,调节 ,外界光线强时,用 光圈。反光镜的作用就是反射光线,外界光线强时用 面镜。2目镜和物镜的作用是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 。4取镜时,右手握 ,左手托住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 的位置,安装好

2、 和 。5对光: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 ,转动遮光器,把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 内,右眼睁开。转动 ,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能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 。6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 的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注视 ,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转动 ,使物像更加清晰。7收镜:实验完毕后,把显微镜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 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回镜箱里。(二)合作探究1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显微镜中看到的是一个的 像。2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

3、目标在视野的左下方,如果想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 B.右下方 C. 左上方 D. 左下方3在阳光明媚的春季,实验室的光线很亮,这时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选()A平面镜和大光圈 B平面镜和小光圈 C凹面镜和大光圈 D凹面镜和小光圈4用显微镜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目镜时,污点没有移动,则污点应在 上,清洁污点时用 擦拭。三、课堂达标1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通过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b Bd Cq Dp2实验完毕后,如果显微镜的目镜有一些灰尘,除去灰尘的最好方法是()A把手洗净 B、用手指拭掉灰尘 C、对着镜头呵一口气,再用衣服角擦 D、用

4、擦镜纸擦拭干净3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偌数分别是()。A.50倍、225倍B.100倍、450倍 C.50倍、675倍D.150倍、675倍4、说出显微镜的各个名称及其作用。(P18)四、拓展延伸1李明在有显微镜观察时,第一次用5X的目镜和10X的物镜,第二次观察时用的目镜5X和40X的物镜。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细胞物像的大小和数目比第一次看到的物像()A变大、减少 B、变小、增多 C、变大、增多 D、变小、减少2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5、 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 B、 C、 D、七 年级 生物 科目教学设计(总: )课题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课型新授主备人审核人上课时间年 9月 日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什么是探究;知道对照实验的特点。2.能力目标: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小组合作精神。重点难点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一、课前复习:二、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1.科学探究是探索 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2.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包括 、 、 、 和表达、交流等。3.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一组实验。这一组实验中,一个是 组,另一个是 组。(二)合作探

6、究1、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有光和无光 B、有空气和无空气C、有光和无空气 D、有水分和无水分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霉菌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探究活动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有()A、1组 B、2组C、3组D、4组花盆空气温度水充足适量浇水充足25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3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在和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等量的大豆种子(假设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空气的前提下,对温度的高低和水的多少加以控制(如下表)。为了确保实验的严密性,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A两

7、个花盆中都应该适量浇水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的环境中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的环境中三、课堂达标1如图所示根据探究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设计回答下问题(图中烧杯中均放有7粒新鲜而饱满的豌豆种子): 1)、种子能萌发的烧杯是2)、此实验实际上包含了三组对照实验,其中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和_。3)、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_、 _和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4)、在实验的烧杯中各放7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的原因。2.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不同的条件是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

8、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四、拓展延伸1.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_(有几个选几个)5)这两组实验中,喂黄樟素食物的一组是 ,另一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