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动画原画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39348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动画原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动画原画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 汉 工 程 大 学艺术设计学院 教 案 任课教研室 动画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动画原画 主授专业 动画专业 年级 3年级 2008 - 2009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编号: 07120041(注意:本页在打印时放置在封面的反面) 备 课 与 教 案 要 求一. 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新的研究发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课时安排。二. 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重难点集体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三. 教案必须具备以下环节:1 授课课题(包括章节序号);2 教学目的与要求;3

2、 教学主要内容;4 重点和难点分析;5 教学方法及教改措施;6 课程安排与授课程序;7 教学手段(包括CAI和电教方法)及板书设计;8 作业处理和教学小结。四. 教案请注意保存,以备检查。 教 学 进 度 表选用何种教材动画原画 葛 竞主编 海军出版社全学期总课时实际授课时数习题课时数实 践 环 节 机 动 备 注44 课时34课时10课时周 数章、节序号 课 题 内 容课时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一、动画片中的原动画1、 原画和动画的作用2、 原画和动画的概念3、 动画制作流程(

3、1) 企划(2) 文字剧本脚本(3) 分镜头台本(4) 场景和人物设定(5) 构图(6) 绘制背景(7) 原画(8) 作监(9) 动画(10) 动画检查(11) 扫描上色(12) 剪辑(13) 配音二、原画技法1、原画创作的顺序 (1) 研究分镜头画面台本(2) 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3) 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4) 构思动作,着手起草(5) 设计时间,填写摄影表(6) 动检仪检查和导演审查2、掌握造型的方法 (1) 了解造型风格(2) 认识形体特征(3) 掌握全身比例结构(4) 熟悉头部脸型(5) 画好手和脚的要领3、动作分析 (1) 如何进行动作分析(2) 动作分析的要领(3) 主体动

4、作与追随动作(4) 形体动态线4、动作的时间和节奏(1) 掌握时间、节奏的三要素(2) 动作节奏的处理(3) 把握动作的停格5、力学原理在动画片中的应用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加速度与减速度6、原画的处理手法(1) 流线(2) 循环动作(3) 原画分层7、表情与口型 (1) 表情(2) 口型三、动画技法 1、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 (1) 动画工作的顺序(2) 动画绘制的方法(3) 动画工作的要求(4) 动画质量的检查标准2、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1) 动画线条的重要性(2) 线条的要求(3) 动画线条的训练3、中间线、中间画 4、中间画对位技法 (1) 对位(2) 中间画对位的基

5、本方法(3) 对位画法的步骤(4) 一次对位和多次对位5、形象转面动画技法 6、领会原画意图和摄影表(1) 领会原画意图(2) 动画摄影表四、动画角色运动规律1、曲线运动动画技法(1) 弧形运动(2) 波形运动(3) 形运动(4) 掌握曲线运动动画的基本要领2、人的运动规律(1) 人的走路动作(2) 人的奔跑动作(3) 走和跑之间的差异3、动物运动规律(1) 兽类动物运动规律(2) 禽类动物运动规律(3) 鱼类运动规律44444444教研室意见: 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名: 课时异动情况记载:第一章 动画片中的原动画第一节、 原画和动画的作用第二节、 原画和动画的概念第三节、

6、 动画制作流程(1) 企划(2) 文字剧本脚本(3) 分镜头台本(4) 场景和人物设定(5) 构图(6) 绘制背景(7) 原画(8) 作监(9) 动画(10) 动画检查(11) 扫描上色(12) 剪辑(13) 配音基本要求:(1) 原画和动画的概念、作用(2) 理解原画和动画的作用 (3) 掌握动画制作流程讲授内容:(1) 了解原画和动画的概念、作用(2) 理解原画和动画的作用 (3) 掌握动画制作流程重点内容:(1) 了解原画和动画的概念(2) 掌握动画制作流程难点内容:本章无难点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改措施:(1) 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和片例合分析相结合,合理调节讲课节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

7、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通过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课程安排与授课程序:首先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动画原画这门课程动画原画涵盖的内容介绍参考书课程安排与课堂纪律讲授本章内容。教学手段及板书设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片例教学。重点内容采用黑板板书的形式。作业处理与教学小结:(1)采用章节小测验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所讲理论知识,算平时分。(2)个别辅导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第二章 原画技法第一节 原画创作的顺序 (1) 研究分镜头画面台本(2) 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3) 熟悉角色造型和人物性格(4) 构思动作,着手起草(5) 设计时间,填写摄影表(6) 动检仪检查和导演审查第二节 掌握造型

8、的方法 (1) 了解造型风格(2) 认识形体特征(3) 掌握全身比例结构(4) 熟悉头部脸型(5) 画好手和脚的要领第三节 动作分析 (1) 如何进行动作分析(2) 动作分析的要领(3) 主体动作与追随动作(4) 形体动态线第四节 动作的时间和节奏(1) 掌握时间、节奏的三要素(2) 动作节奏的处理(3) 把握动作的停格第五节 力学原理在动画片中的应用 (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 加速度与减速度第六节 原画的处理手法(1) 流线(2) 循环动作(3) 原画分层第七节 表情与口型 (1) 表情(2) 口型基本要求:(1) 了解原画创作的顺序(2) 理解力学原理在动画片中的应用 (3) 掌握造

9、型的方法、动作的时间和节奏、原画的处理手法、表情与口型讲授内容:(1) 了解动原画创作的顺序(2) 理解力学原理在动画片中的应用(3) 掌握造型的方法、动作的时间和节奏、原画的处理手法、表情与口型重点内容:(1) 了解原画创作的顺序(2) 掌握动作的时间和节奏、原画的处理手法难点内容:(2) 掌握动作的时间和节奏教学方法及教改措施:(1) 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和片例合分析相结合,合理调节讲课节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通过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课程安排与授课程序:首先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动画原画这门课程动画原画涵盖的内容介绍参考书课程安排与课堂纪律讲授本章内容

10、。教学手段及板书设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片例教学。重点内容采用黑板板书的形式。作业处理与教学小结:(1)采用章节小测验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所讲理论知识,算平时分。(2)个别辅导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第三章 动画技法 第一节 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 (1) 动画工作的顺序(2) 动画绘制的方法(3) 动画工作的要求(4) 动画质量的检查标准第二节 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1) 动画线条的重要性(2) 线条的要求(3) 动画线条的训练第三节 中间线、中间画 第四节 中间画对位技法 (1) 对位(2) 中间画对位的基本方法(3) 对位画法的步骤(4) 一次对位和多次对位第五节 形象转面动画技法 第六节

11、 领会原画意图和摄影表(1) 领会原画意图(2) 动画摄影表基本要求:(1) 了解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领会原画意图和摄影表(2) 理解中间画对位技法(3)掌握中间线、中间画、中间画对位技法、形象转面动画技法讲授内容:(1) 了解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领会原画意图和摄影表(2) 理解中间画对位技法(3)掌握中间线、中间画、中间画对位技法、形象转面动画技法 重点内容:(1) 了解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领会原画意图和摄影表(2) 掌握中间线、中间画、中间画对位技法、形象转面动画技法难点内容:本章无难点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改措施:(1) 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和片例合分析相结合,合理调

12、节讲课节奏,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通过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课程安排与授课程序:首先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动画原画这门课程动画原画涵盖的内容介绍参考书课程安排与课堂纪律讲授本章内容。教学手段及板书设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片例教学。重点内容采用黑板板书的形式。作业处理与教学小结:(1)采用章节小测验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所讲理论知识,算平时分。(2)个别辅导与集中讲解相结合。第四章 动画角色运动规律第一节 曲线运动动画技法(1) 弧形运动(2) 波形运动(3) 形运动(4) 掌握曲线运动动画的基本要领第二节 人的运动规律(1) 人的走路动作(2) 人的奔跑动作(3) 走和跑之间的差异第三节 动物运动规律(1) 兽类动物运动规律(2) 禽类动物运动规律(3) 鱼类运动规律基本要求:(1) 了解曲线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