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3703176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8高安模拟) 下列生活里的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B . 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C . 自行车淋湿一段时间后出现锈渍D . 夏天带到学校的咸菜表面有时出现食盐2. (2分) (2016九下深圳开学考) 日常生活中用铁锅炒菜可适当地给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元素B . 离子C . 原子D . 分子3. (2分) (2017山东模拟)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的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

2、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 .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 .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D . “百炼成钢”与“滴水成冰”蕴含的科学原理不同4. (2分) (2018徐汇模拟) 能正确反映我国早在西汉发现,宋初应用的湿法炼铜反应原理的是( )A . 2CuO+C 2Cu+COB . Hg+CuCl2 =Cu+ HgCl2C . 2Fe+3CuSO4=3Cu+Fe2(SO4)3D . Fe+CuSO4=Cu+FeSO45. (2分) (2016江西模拟) 镓在元素周期表中

3、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属于金属元素B . 元素符号是GaC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D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6. (2分) (2020福建模拟)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木船是可燃物B . 木船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C . 东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木船燃烧得更旺D . 起火后,部分船只被砍断铁链逃脱未燃烧的原因是隔绝了氧气7. (2分) (2016九下西安开学考)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

4、、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 . 将铁片放入稀盐酸B .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C .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 .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8. (2分)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如果不密封保存容易变质的是A . 氧化钙B . 碳酸钙C . 氯化钠D . 水9. (2分)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N5:5个氮原子B . FeO:氧化铁C . Zn2+:正二价的锌元素D . 2C:二个碳原子10. (2分) (2017枝江模拟)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 A .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 . 由同种

5、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D .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量相差不大11. (2分) (2017南充)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B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硫酸C鉴别CuSO4溶液 FeCl3 溶液 NaCl溶液 NaOH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利用组内物质的颜色和相互反应进行鉴别D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再过滤A . AB . BC . CD . D12. (2分) (2017泰州)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aCO3固体CaO加足量稀盐酸,

6、过滤BO2气体H2O通过浓硫酸洗气、收集C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Fe粉,过滤DNaCl固体KNO3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13. (2分) (2016应城模拟) 某同学根据一定的理由,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对各组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物质H2;CO;CO2Zn;Fe;AgHCl;H2SO4;HNO3H2O;H2O2;KMnO4A . 甲组物质都可以作为燃料B . 乙组物质都能和稀盐酸反应C . 丙组物质的溶液都具有酸性D . 丁组物质受热都发生分解反应14. (2分) (2017九上南京月考) 下面

7、是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C .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 .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15. (2分)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C . 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 当甲物质

8、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二、 填空题 (共3题;共22分)16. (16分) 请按要求填空(1)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氧原子4个水分子5个亚铁离子6个铵根离子_(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甲烷、氯化钠、熟石灰、小苏打、硫酸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用途用于除去铁锈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调味品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化学式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气体引起的B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配制时能用铁制容器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可施氮肥(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

9、含着许多化学知识打开盛装白醋的瓶盖,较远处也能闻到酸味,这是由于白醋分子具有_的性质向白醋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_色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作用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牛奶可用聚乙烯塑料袋盛装,聚乙烯塑料是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17. (4分) (2014宿迁) 根据要求填空: (1) 用化学符号表示: 地壳在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氧化镁中阳离子_(2)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铁锅常用于炒饭炒菜,是利用了铁的_性;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_的装置18. (2分) (2017淅川模拟) 在点燃条件下,4.4gC3H8与

10、12.8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水,4.4g二氧化碳和agX,则a的值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19. (5分) (2015九上石家庄月考) 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 1个CO分子变成1个CO2分子需要得到_个O原子 (2) 1个O2分子与_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 (3) 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_,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_个CO分子完全反应生成Mn和CO2,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0. (7分) (2016和县模拟) 是真的吗是一档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大型互动求证节目现在跟随化学兴趣小组来一场化学版

11、的是真的吗吧 网上传言:把爆炸盐(如图1)在4060度的热水中完全溶解后,会使污渍像引爆废旧建筑物一样,在瞬间被瓦解,这是真的吗?(1) 实验:用爆炸盐水溶液清洗滴加番茄汁的白布,白布上的番茄汁消失了网上传言是真的吗?_资料:市场上出售一种叫做爆炸盐洗衣粉,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2) 提出问题爆炸盐溶于水后的产物是什么?猜想与假设 猜想1Ca(OH)2 猜想2Na2CO3 猜想3H2O2小明认为爆炸盐溶于水后的产物不可能是Ca(OH)2,理由是_(3) 实验探究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图2,加适量药品一段时间后,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a_猜想2和猜想3正

12、确写出集气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_从长颈漏斗再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向集气瓶中倾倒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b_(4) 实验反思在使用爆炸盐溶液时应防止其失效,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使其失效的是 A . 二氧化锰B . 稀硫酸C . 氯化钙D . 硫酸钾四、 计算题 (共2题;共8分)21. (3分) (2011百色) 某些厂家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C6H5COOH)作为防腐剂回答下列问题: (1) 苯甲酸是由_种元素组成; (2) 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 (3) 苯甲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22. (5分) (2011崇左)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g,水_g (2)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 .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 .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 . 调节平衡螺母(3) 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