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3669682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课磨课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要一心一意的道理。一、由扶到放,培养自学水平课文前4个自然段结构相似,在教学中,重点指导第一自然段,通过由指导到扶再到放,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在第一自然段中重点教学“又()又()”的词语,通过朗读“又大又多的玉米”和“玉米又大又大”让学生体会词语的灵活使用。通过做做动作,让学生理解“掰”、“扛”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通过朗读,边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

2、子快乐的心情。这样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为学生学习二至四自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迁移使用,增强语言文字训练本课的课文语言结构相似,这为语言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使用很重要。通过“小猴子走到() ,他看见( ),非常快乐,就()。”的句式反复让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词语来说完整,从而为他们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做铺垫。在学习中,还持续总结、提醒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迁移使用,培养他们的语文水平。三、续编故事,培养表达水平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年级小学生内心充满想像,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编故事。学生表现出异样的兴奋,小手举得高高的,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这样既培养学生创新水平,又发展语言表达水平。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有着较多问题:评价语言过于平淡,缺乏针对性,教学机智缺乏。今后我持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