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366330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撰写人:_日 期:_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报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按照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投资软环境的相关要求,我局开展了一系列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其中,便民登记制度改革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属全国首创。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已实施的改革内容及进展情况(一)积极落地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制度。今年xx月xx日,我局全面开展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除明确规定的27个行业外,其他行业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有限责任企业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二是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

2、元,个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首次出资比例,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再规定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三是改革年度检验验照制度,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四是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对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不能提供产权证明的,持村委会(居委会)证明即可登记,允许“一址多照”;五是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网上发照等全程电

3、子化登记管理方式。(二)率先开展了便民登记制度改革。今年xx月xx日,我局推行了便民登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授权委托基层工商所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称预先核准受理及初审,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事项,共计下放登记权限12项。此举措有利于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工商登记服务,节约经营者的登记时间和精力。(三)率先推出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今年xx月xx日,我局推出了全国首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不利于地方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的行业归纳为75个限制准入项目、72个禁止准入项目,列入负面清单,

4、限制或禁止进入市场。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招商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享有同等准入待遇。此举措提供了导向化、透明化、便利化的准入标准,有利于拓宽投资通道。二、改革的初步成效(一)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上半年,全县今年累计新增有限责任公司83家、分公司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46%;农民专业合作社3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3%;个人独资企业14户;个体工商户141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4%。(二)促进了民营经济结构调整。上半年,企业占市场主体总数比重上升1.32个百分点,达到10.65%,小微企业升级转型33户,新培育家庭农场31户。新增企业中,新型产业明显增多,其中生态农业15户、科技公司1户、金融业1户、智

5、能化电子安装1户、地暖安装1户。(三)提高了工商登记服务效能。由于部分企业登记权限下放至工商所,登记窗口和注册人员成倍增加,注册实行“一审一核”制度,企业登记时间全部缩短至7个工作日以内,备案、股权出质、名称预核业务都当场予以办结,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设立、变更登记均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实行“免费登记制”、“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便民措施,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四)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持续开展“登记制度改革”系列报道宣传,通过电视公告、新闻报道、政策解读、制作宣传册、注册人员讲解、巡查人员上门宣传等方式,使改革政策更加接地气、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

6、社会反响。三、存在的问题(一)“先照后证”尚未全面实施。由于“先照后证”涉及前置审批清理,需要法律制度许可和相关审批部门协同完成。(二)后续监管任重道远。“宽进”后的市场主体后续监管比较复杂,矛盾较多,综合性强,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改革破解难题,更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应对。最大的困难是各行政审批部门对于“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的理解和认识尚有差距,监管理念尚未转变,对配套制度建设和监管力量建设尚不重视。(三)基础保障压力增大。人员培训、办公设施、经费支撑等基础保障有待加强,以保障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落实和效能提升。四、下一步改革工作打算(一)稳步推进“先照后证”。对现有前置审批事

7、项进行全面清理归纳,结合工作实践与地区实际,形成改革建议上报上级部门,促进相关法律制度修订。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沟通协调,扫除改革障碍,为“先照后证”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进一步优化我县投资软环境。从登记制度、服务方式等方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投资环境,建立宽松、平等、便捷的投资政策平台,实现招商引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平等准入,进一步畅通投资渠道。(三)探索建立与改革相配套的市场监管体系。抓紧出台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办法,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厘清部门监管职责,试行以“职能部门为主、市场主体自律、镇街协同配合、社会组织参与”的监管新模式;加快跨部门信息共享制度建设,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形成市场主体“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严管”机制,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查处未取得行政审批的经营行为,确保责任到位,实现审批与监管相统一、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五、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一)加强组织协调。建议成立以政府牵头的工商登记改革领导小组,联合各行政审批部门,尽快出台我县市场准入前置及后置审批目录,推动相关部门制定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配套制度及后续监管方案,切实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确保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得全面实效。(二)加强保障举措。请求政府在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对此项改革工作给予支持。第 4 页 共 4 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