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365901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案例靖边县东坑镇宋渠小学 杨耀梅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教学观点。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也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方式。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探究中,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交互学习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变,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自主性、探究性、

2、合作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作为新型的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教学观点。转变原有的枯燥、乏味的、古板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就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当前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同时,在平时的课堂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现就自己在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践中谈一谈自己的初浅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指

3、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辅助教师的“教”,而更主要的是要辅助学生的“学”。那么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单靠老师单一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在语文课教学中,重要的是情境的统一,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有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验。可以利用现有的一些课件资料,或者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如把卜算子 咏梅的景物,利用课件播放出自然中的梅花图,使学生可以清新而鲜活地感

4、受到梅花的美。这样就更人性化、感性化了。学生们看到这如诗如画的景物,宛如身临其境,仿佛正在与作者对话,产生共鸣。 其他各学科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非以往教学模式所能比。 二、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强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

5、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在探究学习每个阶段的运用则为学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提供快捷、高效的工具。 我在进行世纪宝鼎教学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以及其他途径收集大量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选择、分析、处理。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发现光靠世纪宝鼎这篇课文的文字介绍是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在需求。所以,我认为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将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使学生在这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学自悟,

6、对世纪宝鼎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领略世纪宝鼎 的美,了解它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世纪宝鼎的资料。对世纪宝鼎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领略世纪宝鼎的美,了解它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中,我利用网络优势,借助多媒体的声像功能,播放介绍世纪宝鼎的录像,并配上生动的解说词,撩开世纪宝鼎的神秘面纱,将学生带进情境,有身临其境地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向往。并适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问:“通过对世纪宝鼎一课的学习以及课前对世纪宝鼎的研究,你对世纪宝鼎了解了些什么?那你还想了解些什么?”一下子激起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这就为本课

7、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不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而主要是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工具。这堂课正是通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伙伴的新型课堂模式。课堂上孩子们真正活跃起来,课堂再不是几个人的空间,而是每个人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充分树立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多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

8、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中,单凭个人的力量很难有大作为,学会和他人团结协作,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取得成就的机会也会更大些。 要培养这种合作精神,就要从小开始,从我们的教育着手。小组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在语文课上,以大任务为驱动,分工合作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在教学世纪宝鼎一课时, 课前我制作、收集了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录像、文字资料等制成了资料库,在里面建立了十大专题,可供学生查询。学生在上网浏览了学习建议后,进行自由组合,由于

9、网络为多个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机会,能集思广益,百家争鸣,所以协作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合作精神非常重要。然后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方案:研究什么?怎样研究?怎样分工?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学生便可以利用网络功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了。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会学,我还建立了“质疑问难”模块,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疑问时便进入到其中的留言板,把疑问写下来,上传,教师也随时关注这一块,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 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发展到“学会知识”,而且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10、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适应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有不同的分工,搜集材料、整理资料、图片制作、动画制作,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每人都成为小组内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在收集、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自主合作学习的乐趣,不但学会了知识,更拓展了视野。每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都把自己当成了学习的小主人,学习的热情也达到了极点。 在当今课改的推动下,新型课堂教学的探讨下,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交互学习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变,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