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365901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一、选择题1. 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 的抗侵蚀能力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能力越强。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 岩,在经过多年外力侵蚀作用以后的形状。读下图,图中沉积岩最可能形成于该河流的( )A. 峡谷处 B. 下游 C. 凹岸处 D. 上游【答案】B【解析】峡谷处、凹岸处及河流上游,往往水量大,水流急,携带能力强,沉积物颗粒较大, 且规律性不如下游。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携带能力弱,沉积物颗粒小,沉积物往往 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结合图示选 B。【点睛】河流沉积地

2、貌,沉积物的颗粒与河流的携带能力相关。水量大,水流急,携带能力强,沉积 物颗粒较大。水量小,流速慢,携带能力弱,沉积物颗粒小。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 所以沉积物主要分布在下游。2. 黑子和耀斑所对应的太阳大气层分别是()A. 光球、日冕 B. 光球、色球 C. 色球、光球 D. 色球、日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温度、厚度由小变大, 亮度、密度由大变小。在光球层上有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耀斑,日冕层上有太阳风。光球 层用肉眼可见,色球层在日全食时或利用特殊的望远镜可见,日冕层在日全食时或利用特制 的日冕仪可见。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

3、阳活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即可作答。3.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 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B. 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A错。在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B错。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然后又上升,横波则迅速 减小,直到完全消失,C错。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从地壳向下传播过程中,传播速度都 明显增加,D对。考

4、点:该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 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A. B.C. D. 5. 两种循环()A. 能量来源相同B. 共同使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C. 均实现了圈层间的物质交换D. 对地表形态改造的结果相同【答案】4. C 5. D【解析】4. 图中表示蒸发、表示水汽输送、表示降水、表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可塑造地表形态,形成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与岩石圈有直接联系,D正确。5. 水循环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能;水循环使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与岩石圈物质循环无关;均实现了圈

5、层间的物质交换,C正确;对地形形态改造的结果不同。6.读下图-# -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地球经过了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D.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7. 下图是欧洲部分地区某月15日14:00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左侧气压中心自A处向东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下题。0*若16日14:00气压中心移到B地,则每小时移动的距离大约为(A. 10km B. 20kmC. 30km D. 40k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若 16日14:00气压

6、中心移到 B地,则用时24小时。读图,低压中心到 B 点的经度差约10,赤道上经度1距离是110千米,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可以计 算距离约是550千米。每小时移动的距离大约为22.9千米,最接近 B, B对。【考点定位】经纬度差与距离计算。【名师点睛】记住赤道上经度1距离是110千米,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读图估算出大致距离。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推断出图上移动距离用时是24小时。计算出速度,选项中最接近的为正确答案。F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6*50*8. 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A.自然带生产量小B.河流水量变化小C.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 地形坡度小9. 图

7、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A.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C.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答案】8. B 9. A【解析】试题分析:8. 读图,根据经纬度,该岛是马达加斯加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东侧比西侧地区自然带生产量大,A错。河流水量变化小,B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少,C错。东侧河流较短,说明地形坡度大,D错。9. 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A对。沿岸受暖流影响,B错。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信风带交替控制,C错。背风坡,地形对气流不是

8、抬升作用,D错。考点:区域气候类型等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及原因。10. 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OA.B.C.D.【答案】B【解析】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划分四个层次,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如下示意图:总星系t银河系t太阳系t地月 系,其中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同级别,故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系和地月系。故C正确。11. 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全球相 比差异最大的地区在()千 r/TA20*25*30*35* 斗(T 15*A. 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答案】

9、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在30纬度附近,我国110E沿线与全球的年太阳辐射总量 的差异最大。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12.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有关。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与太阳活动无关,无关。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对。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是冷锋引起,无关。C对,A B、D错。点睛: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黑子活动与降

10、水有相关性,降水的变化影响树木年轮的变化。耀斑爆发的高能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 无线电信号传递。读图“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3. 下列有关图中各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为金星、B为水星,二者均属于类地行星B. D为火星,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C. E、F、G H为远日行星,质量大、密度大D. A H这八颗行星沿着近圆形轨道绕日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14.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A. 稳定的太阳活动B.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D. 地球公

11、转周期适中15. 下列选项中与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条件无关的是A. 日地距离适中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地球的自转方向适宜D.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不长【答案】13. D 14. B 15. C【解析】试题分析13. 根据距日远近,可以推知A为水星,B为金星,C为地球,D为火星,E为木星,F为土星,B错误;EF为巨行G为天王星,H为海王星,A错误;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星,C错误;八大行星公转轨道接近圆形,公转轨道同一平面上,D正确。14. 图示表明了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所处的轨道及轨道形状,其中距日远近适宜,且太阳光照稳定,且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供了安

12、全的宇宙环境,所以B正确。15.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 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约为150C,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小。自身条件有适合生物呼吸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 并经过漫长的大气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定位】太阳系、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13、【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一从地球自身的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考虑;二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光照和行星际空间考虑。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 题:16. 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A.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日饵17. 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18. “黑气”活动的周期为()A. 23.5 小时 B. 11年C.一个回归年 D. 个恒星年【答案】16. A 17. A 18. B【解析】试题分析:16. 根据题意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

14、大如钱,居日中央。”所阐述的说明的是,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到的是太阳光球中的黑斑、黑气,根据“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可判断该黑气现象不是日全食,而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在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 黑色斑点,温度比周围要低,看上去就显得暗一些,所以古人才把太阳黑子说成太阳上的黑 气,据此,本题选 A。17. 根据上题,黑气为太阳黑子,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选Ao18. “黑气”即太阳黑子,据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选Bo考点:本题组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太阳活动。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和1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5 E- J1r1 * r*严* f /r;f*/01 .r 一,-1hf十, _、10弋(込丿乞十十十*qTj -H十一一j一一亠1 034百帕10326 帕I D30百帕30。N图例;-一等温线一等压线19. 图示区域是我国()A.最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B.温带落叶阔叶林面积最广地区C.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 图中等温线的正确判断是(D.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A.甲、丙两地相对高度可能超过50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