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364692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白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一天上午,那位忙录的医生皱皱灰色浓眉,把休易叫到过道里。B . 要是她能问起今年冬天大衣的衣袖时行什么式样,那么我对你说吧,她的希望就不是一成,而是两成。C . 但听到这般白痴似的胡想,他连鄙薄带挖苦地叫了一阵。D . 后来,夜幕降临,北风又紧,雨敲打着窗户,也从矮矮的荷兰式屋檐上倾泄而下。2. (2分)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听完演讲,张华由衷地说:“久闻大名,今天听到你的演讲真是三生有幸!”B . 那笛声从远

2、处传来,婉转、悠扬,听了真是令人赏心悦目C . 辩论会上,他抓住要点,随机应变 , 击败对手。D . 别看他其貌不扬 , 说起话来可头头是道,真是才子啊!3.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B .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C .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了汪曾祺。D .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的青少年足球事业。4. (2分)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 B . C . D . 5. (2分) 对社戏、安塞腰鼓、绝唱、在声音的世界里、摆渡五篇文章体裁判 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散文 散文 小说 散文 小说B . 小说 散文诗 小说 散文 寓言C . 散文 散文诗 长篇小说节选 小说 短篇小说D .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哲理散文二、 默写 (共1题;共14分)6. (14分) (2015漳州) 按要求填空。(1) 月光淡淡,笼罩

4、着村外的松林。_,_。(郭沫若静夜)(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蒹葭)(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长歌行)(4)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诸葛亮出师表)(6) 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7) 生活中被他人误解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拥有“_,_”的豁达心胸,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7. (3分) 我在充满_的年华,与游云作伴,过着俭朴如同_的日子,因此而得到与自然相_的爱护。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8. (3

5、分) (2017七下卢龙期末) 请写出我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时间和相关活动)。(1) 清明节:_(2) 端午节:_(3) 中秋节: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9. (11分) 古诗词欣赏。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注】公元765年,杜甫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写下了这首诗。(1) 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 写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阅

6、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是( )

7、A . 方(正)出神B . 项为之强(通“僵”,僵硬)C . 徐(慢慢地)喷以烟D . 鞭打数十(鞭子)(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故时有物外之趣 驱之别院B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C . 以虫蚁为兽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D . 学而时习之 思而不学则殆(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追忆作者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B . 课文第二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 眼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

8、境界。C . 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 蚊子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拟人的修辞手法。D . 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目力过人,善于观察周围细小的事物,并且富于幻想。(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 (20分) (2017八下平顶山期中) 阅读下面现代文。美妙的羚羊峡谷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

9、妙的羚羊峡谷。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

10、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

11、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科罗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继续塑造着大峡谷。科罗拉多高原上数不清的季节性河流也无定时地冲过羚羊峡谷之类的狭缝谷,把它们不断地加深加宽。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再过几百万年,科罗拉多大峡谷将变得宽得望不到对岸,深得与海平面平齐。那么到那时,如今的缝隙般的羚羊峡谷会不会被溪水开凿成新的大峡谷呢?(1) 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羚羊峡谷的?(2) 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阅读选文第段,请简要写出羚羊

12、峡谷呈现美妙色彩的原因。(4) 请具体分析选文第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12. (20分) 阅读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完成后面小题。1949年9月22日,我出生在哈尔滨市安平街一个人家众多的大院里。父亲目不识丁。祖父也目不识丁。母亲也是文盲。但母亲与父亲不一样,父亲是个崇尚力气的文盲,母亲是个崇尚文化的文盲。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则注重在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方面。值得庆幸的是,父亲常年在大西北,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至今仍对我为人处世深有影响。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听过一些旧戏,乐于将书中或戏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我们。母亲

13、年轻时记忆强,什么戏剧什么故事,只要听过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母亲善于讲故事,讲时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从五六岁起,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家将、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是个很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大多喜欢悲剧。母亲尤其愿意、尤其善于讲悲剧的故事:秦香莲、风波亭、赵氏孤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母亲边讲边落泪,我们边听边落泪。我们长大了,母亲衰老了20世纪60年代我想买红旗谱,只有向母亲要钱。为了要钱我去母亲做活的那个条件低劣的街道小工厂找母亲。那个街道小工厂里的情形像中世纪的奴隶作坊。A二百多平方米的四壁颓败的大屋子,低矮、阴暗、天棚倾斜,仿佛随时会塌下来。几扇窗子一半陷在地里

14、,无法打开,空气不流通,闷得使人头晕,耳畔脚踏缝纫机的声音响成一片。五六十个家庭妇女,一人坐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旁,一双接一双不停歇地加工棉胶鞋鞋帮。到处堆着毡团,空间毡绒弥漫。所有女人都戴口罩。夏日里从早到晚,一天戴八个乃至十个小时的口罩,可想而知是种什么罪。女工们彼此说话,不得不摘下口罩,扯开嗓子。话一说完,就赶快将口罩戴上。她们一个个紧张得不直腰,不抬头,热得汗流浃背。有几个身体肥胖的女人,竟只穿着件男人的背心,大概是他们的丈夫的。我站在门口,用目光四处寻找母亲,却认不出在这些女人中,哪一个是我的母亲。负责给女工们递送毡团的老头问我找谁,我说出了母亲的名字。B母亲瘦削的憔悴的脸,被口罩遮住二分之一。口罩已湿了,一层毡绒附着上面,使它变成了毛茸茸的褐色的。母亲的头发上衣服上也落满了毡绒,母亲整个人都变成毛茸茸的褐色的。这个角落更缺少光线,更暗。一只可能是100瓦的灯泡,悬吊在缝纫机上方,向窒闷的空间继续散发热。一股蒸蒸的热气顿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