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繁殖性能的比较曾乐平 詹应祥(杭州市种猪试验场 311115) 摘要:为了解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在繁殖性能上的特点和差异,用杭州市种猪试 验场所饲养的长白猪繁殖成绩 1114 窝,其中美系481窝,英系455 窝,新丹系188 窝,就妊 娠天数、产仔数等 12 个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新丹系母猪平均妊娠天数为 115.35 天,比英系多0.46天,差异显著(p<0.05 ),比美系多0.2天,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 品系的繁殖间隔16 6 . 2 6 -167. 07天,新丹系的总产仔平均每窝1 0 . 4 4头,比美系多 0.82头, 比英系多 0.52 头 35 日龄断奶仔猪数,英系最多,平均每窝为 8.86 头,比新丹系多 0.06 头,比美系多 0.33 头关键词:品系、长白猪、繁殖性状 长白猪在世界各地已培育出不少适合当地需要的新品系,我场为选育适合国内饲养条件的 长白猪新品系的需要,在1995 年同时从美国、英国、丹麦引进三个品系的长白种猪在相同 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下,对它们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观察比较,发现三个品系的长白 猪在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有关长白猪品系间的差异研究不多,李家骅等[1,2](1997) 报导了美系长白与 80 年代初丹麦长白的比较,王家圣等[3](1998)报导了新老丹麦长白的比较, 钱成刚等[4](1999)报导了美系、英系、新丹系长白猪在生长发育性能上的差异比较本文就 三个品系长白猪在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为全面认识和更好的利用它们提供参 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资料取自杭州市种猪试验场1996—1998年间美系(M)、英系(E)、新丹系(K)三个品系长白 母猪的繁殖记录共1 1 14窝(其中美系 481 窝,英系 445窝,新丹系 188窝)三个品系的母 猪饲养环境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方法一样,分析的性状为:总产仔数、活仔数、初生窝重 20 日龄窝重、 35 日龄断奶窝重、断奶头数、妊娠天数、第一胎断奶至第二胎配种受孕平均间 隔天数(简称 1—2 胎间隔天数)、三胎以上的平均间隔天数、平均繁殖间隔(前次配种受孕 下一次配种受孕的间隔时间)等 12 个全部数据资料用 SAS 软件进行多因子方差分析统计分析模型为:Yj.kh=p+L.+T+N +e..式中:卩为群彳体平均数,L为第I个品系的固定效应,T为第J个胎次的固定效应,N为I j k第 K 个年份的固定效应。
2.结果与分析2.1 繁殖间隔:三个品系母猪的妊娠天数和繁殖间隔(不分胎次)如表 1 所示:表 1 美系、英系、新丹系母猪的繁殖间隔品 系妊娠天数一胎至二胎间隔(天)三胎以上间隔(天)繁殖间隔(天)E114.89±.16b20.2 ±.85a10.31 ±.85a166.81 41.39aK115.35 ±.14a16.62 ±.89a8.79±.60a167.06 ±.03aM115.15±.09ab18.95d1.99a9.07±.73a166.26 ±.32a注:品系间同一性状上,有相同字母为差异不显著,以上同由表 1可见,新丹系母猪的妊娠期较长,平均为 115.35天,英系母猪较短,平均为 114.89 天,两者间显著差异(pv0.05)新丹系在1—2胎间隔天数及第三胎以上的间隔天数这两个性 状上虽都短于英系和美系,但差异不显著2.2 产仔能力:三个品系的产仔能力(不分胎次)见表2所示: 表 2 美系、英系、新丹系母猪的产仔能力品 系总产仔数(头)产活仔(头)初生头重(Kg)初生窝重(kg)E9.92 ±.13b9.21±.13a1.32±.01b11.39±.18aK10.44 ±.19a9.34±.22a1.33±.01b11.77 ±.32aM9.62 ±.13b8.84±.14a1.39±.01a11.49±.18a由表2可见,新丹系有较高的产仔能力,平均总产仔数为10.44头,比美系多产0.82头, 比英系多产0.52头,并且差异显著(pv0.05),美系的产仔数虽少,但平均初生头重却最大,与 英系、新丹系差异显著(pv0.05)。
2.3 哺育能力:三个品系母猪的哺育能力(不分胎次)见表 3表 3 美系、英系、新丹麦母猪的哺育能力品 系20日龄窝重35日龄断奶头数 (头)35日龄断奶头重(kg)35日龄断奶窝重(kg)E51.79 ±.68a8.86 ±.097a9.89 ±.073a87.75±.16aK52.58 ±.08a8.80±.15b9.76±.12a86.44 d1.89aM50.74±.64a8.53 ±.096b9.89±.072a84.77±.19a由表3可见,英系在20日龄窝重上虽略亚于新丹系,但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在断奶 头数上,英系长白母猪平均为8.86头,比新丹系、美系分别高出0.06和0.33头存在显著的 差异(pv0.05)3 讨论3.1 在种猪育种工作中,对繁殖性能的提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对外来品种都希望在保证 高瘦肉率的前提下有较高的繁殖性能,以便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长白猪在引进的瘦肉型猪 品种中繁殖性能是很好的表现为产仔数较高在本次比较分析中,新丹系的平均总产仔达 10.44 头,比美系和英系分别多 0.82 头和 0.52 头李家骅[1]等(1997)报道,美系长白母猪经 产平均每窝产仔数也达 10 头以上,这可能与统计方法的差别有关。
但一样表明长白猪都有较 好的繁殖性能这对规模猪场提高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利的3.2 哺育性能好坏是评定母猪种用价值中的重要性能能生不能养、不能带好仔猪也同样不 是一头好母猪纵观三个品系母猪的哺育性能,在20 日龄窝重性状上三个品系不分上下,在 35 日龄断奶头数上,英系母猪明显占有优势,断奶时平均每窝获得8.86 头仔猪,而且平均头 重也较高,表明英系母猪具有较好的哺育性能在生产中人们也可以发现,英系仔猪长得快, 在外观上也好看,这与母猪的哺育性能好是密切相关的新丹系母猪的哺育性能不及英系优 秀,但若能提高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则哺育成绩也会有所提高,这是我们的经验3.3 繁殖间隔也是衡量母猪的繁殖性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繁殖间隔的长短受营养、 管理和遗传因素等的综合制约,在相同条件下,新丹系母猪的妊娠天数是最长的,虽然一胎 至二胎、三胎以上的间隔都较短,但总的繁殖间隔还是最长,然而三个品系间的差异并不显 著参考文献1. 李家骅等:养猪(2)33-3、19972.李家骅等: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97年第 4期3.王家圣等:当代畜牧1998 年第 6期 4.钱成刚等:《英、美、新丹系长白猪肥性能的比较》,上海畜牧兽医。
2000 年第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