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 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 响临床表现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 烧灼憊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和全身症状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治疗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I)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咲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 三代头抱菌素抗菌药物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后, 尿菌可转阴2)对症治疗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 胱炎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 炎,或3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日。
如果用药 后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周对发热超过38.5°C、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 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小时后,再改用口 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三代头抱菌素类等)完成2周疗程药物选择:①第3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 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抱菌素类,如头抱他啶、头抱哌酮等对铜绿 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时药和ESBs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 次用药必须使用8 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 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4•无症状菌尿(ASB)的治疗推荐筛查和治疗孕妇或准备接受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出血的侵入 性操作的ASB患者不推荐对绝经前非妊娠妇女、老年人、留置导尿管、肾造痿管或 输尿管导管、脊髓损伤等患者的ASB进行治疗5.复发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治疗①再感染:可考虑用低剂量长疗程抑菌疗法作预防性治 疗。
在每晚睡前或性交排尿后,口服以下药物之一:如SMZ-TMP半片或一片、TMP 50mg、咲喃妥因50mg (为防止肾功能损害,在长期使用以上药物时应适当增加液 体摄入量)或左氧氟沙星100mg等,此外,亦可采用每7-10天口服一次磷霉素氨丁三醇 方法对已绝经女性,可加用雌激素以减少复发本疗法通常使用半年,如停药后仍反复 再发,则再给予此疗法I〜2年或更长②复发: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 物用最大允许剂量治疗6周,如不奏效,可考虑延长疗程或改用注射用药6•男性急性单纯性泌尿道感染通常只需接受7天治疗方案但合并前列腺感染,其他发 热性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反复感染,或怀疑存在复杂尿素导致感染的成年患者,推荐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2周,并排除其他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性尿路感染定义和分级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疾病,例如泌尿生殖 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 及表15-1所列1条或I条以上的因素按照伴随疾病将其分为两类:1.尿路感染并发的因素能通过治疗而得以去除的患者,如结石的去除,留置导管的拔 除2•尿路感染并发的因素在治疗是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去除的患者,如永久性留置导管,治 疗后结石残留或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表现 复杂性尿路感染可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 肋脊角压痛、耻骨上疼痛和发热)除了泌尿系疾病之外,复杂性尿路感染常伴随其他疾 病,如糖尿病(10%)和肾功能衰竭复杂牲尿路感染的后遗症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 一是尿脓毒症,二是肾功能衰竭诊断1 •病史采集(推荐)复杂性UTI的病史采集包括:①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 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及腰痛和(或)下腹部痛等;②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 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③伴随疾病本身引起的症状:如尿路结石、糖尿病引起 的症状;④先前的治疗史,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应用史2•体格检查(推荐)3. 辅助检查(1)尿常规(推荐);(2)尿培养(推荐);(3)血液检查(可选):血液白细 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增快若怀疑伴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免疫缺陷等潜在 性疾病,必须进行相关的血液学检查当患者现脓毒血症先兆症状时,还需进行血液细 菌培养和药敏试验4)影像学检查(可选)。